• 论苏州园林空间的艺术特征

    论苏州园林空间的艺术特征

    倪苏宁[1]2002年在《论苏州园林空间的艺术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苏州园林甲天下,集自然美、艺术美、形式美之大成。苏州园林作为一门空间艺术具有独特的魅力,作为文化载体,它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本文主要就其庭院式的空间布局,建筑与自然、室内与室外融为一体的环境设计;充满人文精神的中国儒道“天人合...
  • 城市·基因·形态——传统住区形态更新

    城市·基因·形态——传统住区形态更新

    唐由海[1]2002年在《城市·基因·形态——传统住区形态更新》文中研究说明传统住区是城市中最具特色、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传统住区更新日益为人们所关注;而传统住区形态更新作为整个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涉及的学科领域目趋广泛,成为城市住区的研究主题...
  • 现代观演建筑前厅设计研究

    现代观演建筑前厅设计研究

    岳华[1]2002年在《现代观演建筑前厅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现代观演建筑作为公共建筑中的重要类型,正发生着内容和形式上的变革。大型化、综合型是其总的发展趋势,满足现代观众多元化、多方位的文化需求使其涵盖越来越多的社会功能。现代观演建筑的前厅作为观演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已开...
  • 高校校园公共空间的涵意

    高校校园公共空间的涵意

    赵得功[1]2002年在《高校校园公共空间的涵意》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追溯现代高等教育思想的演变,比较了中外高校的历史和大学理念的转变过程。通过探讨公共领域到公共空间的转型,研究了校园公共空间的根源,结合社会学、环境行为学、心理学及其他建筑理论,从公共空间的交往、内容和意义等横断面解析了校园公共空间...
  • 结合气候的重庆地区住宅设计研究

    结合气候的重庆地区住宅设计研究

    祁乾龙[1]2016年在《绿色建筑评价引导下的重庆生态小区建筑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环境压力的日趋严峻,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传播。面对当今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叁分之一的现实问题,绿色建筑的相关研究与实践逐步兴起。人类在面对“人口激增,环境污染,能源短缺”叁大世...
  • 城市商业步行空间外部环境设计

    城市商业步行空间外部环境设计

    张翼飞[1]2007年在《城市商业中心区公共空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商业中心公共空间是城市开放空间的一个特殊分支,是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市民的购物、游憩、休闲场所,同时也是展示城市形象、人文风貌、社会观念的窗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商业中心公共空间以其日新月异的面貌和特有的优势在...
  • 山地人居环境建设简史(西方部分)

    山地人居环境建设简史(西方部分)

    谢力[1]2002年在《山地人居环境建设简史(西方部分)》文中提出在城市建设用地日益紧张的今天,对山地环境资源的开发显得格外重要,而对山地人居环境建设的研究成为了规划建筑界广泛关注的课题。由于山地人居环境的建设与诸多因素有关,使问题研究起来比较复杂,目前的研究成果还不能完全满足实际的需要。由于对历史...
  • 旧建筑的改建与再利用

    旧建筑的改建与再利用

    张宁[1]2002年在《旧建筑的改建与再利用》文中提出旧建筑不同于有着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的历史文物建筑。它有着自身的特定意义:分布的面广量大,是建筑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的原因独特,是一定的社会生活方式的记录与承载者;标志的内涵丰富,甚至是一些城市的特殊肌理的决定性组成部分。对旧建筑进行恰当的...
  • 山地人居环境建设简史(中国部分)

    山地人居环境建设简史(中国部分)

    刘征[1]2002年在《山地人居环境建设简史(中国部分)》文中指出山地人居环境是指在山地区域中,由人、构筑物、自然环境以及相互间关系构成的复杂系统。山地人居环境是人类最早的栖息地之一,他的发展历史与其他地区的人居环境一样久远,然而却长期受到忽视。本文将山地人居环境这一系统中的各组成要素简单概括为人与...
  • 巨型框架悬挂结构的QR法及其稳定性分析

    巨型框架悬挂结构的QR法及其稳定性分析

    王晓[1]2002年在《巨型框架悬挂结构的QR法及其稳定性分析》文中提出本文作者提出巨型框架悬挂结构静力及动力分析的QR法,并用该算法编制了相应的静力和动力(地震时程分析)程序。此外,根据巨型框架的受力特点,推导了二种专用于稳定分析的单元。第一种单元用于在初步设计中估算巨型框架—子框架的整体稳定性,...
  • 沿街建筑边界的双重性研究

    沿街建筑边界的双重性研究

    谢祥辉[1]2002年在《沿街建筑边界的双重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促进了城市化步伐的加速。这对我们广大建筑人员来讲,既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又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我们的手中笔下,会有多少条街道在短期内被建造出来,又有多少幢旧建筑被拆除而代之以新建筑。不过,在我们陶醉于“一年一个样,叁年大...
  • 现代雕塑与现代建筑的共融

    现代雕塑与现代建筑的共融

    王岩[1]2002年在《现代雕塑与现代建筑的共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筑与雕塑作为叁度空间中的立体作品,因它们都适应视觉活动的一般规律而密不可分。现代主义艺术运动随着时代的发展的蓬勃兴起,现代建筑也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新的形式法则而从复古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建筑在徘徊与迷惑中重新转向了雕塑,它从现代雕塑...
  • 彼得·艾森曼的建筑话语

    彼得·艾森曼的建筑话语

    王又佳[1]2002年在《彼得·艾森曼的建筑话语》文中研究表明摘要l关键宇王又佳[2]2006年在《彼得·艾森曼建筑话语的句法规则》文中指出现代语言学包括叁个组成部分:句法学或语法学、语义学、语用学,其中句法学是研究语言符号之间的结构关系。彼得·艾森曼虽然在不在断地批判...
  • 厦门地域建筑形态及设计方法研究

    厦门地域建筑形态及设计方法研究

    李苏豫[1]2002年在《厦门地域建筑形态及设计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国际化促成了文明的传播和发展,却危及着文化。各地的建筑在雷同、单一的“全球文明”影响下,成为相似的“无国界建筑”,别具一格的地方特色和“场所精神”无形中被湮没。因此,自觉回归地域逐渐成为建筑界的共识。在各个地域城市,建筑文化的标志应是...
  • 以阴阳五行学说来看金属材料及其创作作品

    以阴阳五行学说来看金属材料及其创作作品

    任训民[1]2002年在《以阴阳五行学说来看金属材料及其创作作品》文中提出金属是一种人类自青铜器时代以来就已经很熟悉的材料,其种类多样,使用范围广泛。这种材料不仅本身具有特殊的色泽与质感,而且拥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与工艺性能,这就使得其在造型以及其他艺术领域上日益受到人们的欢迎,尤其是在材料加工技术发达...
  • 张谷英大屋——对当代住宅及环境设计的启示

    张谷英大屋——对当代住宅及环境设计的启示

    谷涛[1]2002年在《张谷英大屋》文中认为作者认为要真正理解中国传统建筑,要从外在的建筑形式和内在的建筑文化两方面进行分析。这也是研究张谷英大屋建筑环境的基本方法。张谷英大屋是明清民居古建筑群,本文从建筑形式和建筑文化两个角度对张古英大屋进行了研究。其建筑形式独特之处主要有:合“中”向心的总体布局...
  • 高大厂房分层空调技术的应用研究

    高大厂房分层空调技术的应用研究

    杨露露[1]2002年在《高大厂房分层空调技术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大空间建筑应用分层空调技术具有显着节能效益和经济效益。与日俱增的高大工业厂房正在成为分层空调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场所。本学位论文首先通过检索、查阅大量相关科技文献和工程调研分析,摸清国内外高大空间分层空调技术应用的历史、现状、发展...
  • 从建筑功能的动态特征谈城市广场设计

    从建筑功能的动态特征谈城市广场设计

    张阳[1]2000年在《从建筑功能的动态特征谈城市广场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广场是最具魅力的建筑外部空间,它是体现城市生活模式与社会文化内涵的舞台。由于在城市文化的认知上,价值观念以及设计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使得我国城市广场的发展相对滞后。鉴于此,本文围绕创造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富有生命力的广场空间,提...
  • 中国传统沿水建筑形态初探

    中国传统沿水建筑形态初探

    熊琳[1]2001年在《中国传统沿水建筑形态初探》文中指出定居是人们对环境和自身存在的表达方式,人类的定居又和水有着密切关系。建筑帮助人们在世界中居住,其意义远远超越避风遮雨的作用,而蕴含丰富的含义。人们将对世界及自身存在及其意义的认识“表达”于具体的建筑、环境形态之中,“砌筑”于具体元素与细节之中...
  • 大连市住宅建设发展战略研究

    大连市住宅建设发展战略研究

    黄延[1]2001年在《大连市住宅建设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大连市的住宅产业发展迅速,影响很大,已经成为城市面貌改观和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和“晴雨表”。总结我市住宅建设发展历程,吸收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分析预测住宅市场的需求与供给,在此基础上确定未来我市住宅产业的发展战略,对于迈向21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