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转债在中国的发展、定价及投资实证研究

    可转债在中国的发展、定价及投资实证研究

    呼振翼[1]2003年在《可转债在中国的发展、定价及投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可转债的概念入手,对可转债在中国的发展和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现在市场的缺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市场规模过小,市场规模的不大,机构投资者匮乏,交投不够活跃,缺乏做空机制,可转换债券的套利策略难以实现等。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相...
  • 我国股票指数期货研究——运作模式与合约设计

    我国股票指数期货研究——运作模式与合约设计

    王伟[1]2004年在《我国开展股指期货交易的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股指期货是一种重要的金融衍生工具。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得到广泛的应用,是投资者规避股市风险的重要工具。我国资本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规范程度得到提高。目前已经基本具备推出股指期货的基本条件。我国股票市场系统...
  • 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模式研究

    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模式研究

    宋晓宁[1]2007年在《我国票据市场运行特征与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影响我国票据运行特征的两大主要因素。并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了一系列的结论,表明:货币供给量变动是票据市场规模发生变动的原因,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并不是决定票据市场运行特征的主要因素。票据贴现规模和全部贷款规模存在着...
  • 对证券市场技术分析的思考

    对证券市场技术分析的思考

    姚滨[1]2002年在《论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认识价值是一切投资活动的依据和前提。投资价值分析即评估一个公司的内在价值,从某种角度讲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需要综合运用经济学、财务会计、投资学等方面的知识,也要求对企业经营管理、实际运作有所了解,更重要的是要有对证券市场的深入认...
  • 金融工具会计计量问题研究

    金融工具会计计量问题研究

    王珏[1]2012年在《我国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模式选择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金融工具会计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两个准则制定机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金融工具问题上密切配合,共同应对难题,做了许多扎实的基础性工作,包括金融工具确认、计量...
  • 资产证券化跨国运作中的风险研究

    资产证券化跨国运作中的风险研究

    包嘉博[1]2008年在《我国跨国资产证券化运作模式分析及其改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跨国资产证券化是资产证券化的一种特殊形式,是资产证券化的结构融资特性超越国界的一种体现。充分的理解跨国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流程和本质,对加快金融市场开放的步伐,参与国际资本运作,并在对外投资中更好的认清和防范风险具...
  • 公司证券设计与信息分析

    公司证券设计与信息分析

    庞任平[1]2002年在《公司证券设计与信息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公司证券设计是伴随企业融资的需要而产生的。当企业融资方式发展到一定程度,特别是在股份公司成立以后,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围绕公司现金流量和剩余索取权配置的控制权问题产生矛盾冲突,严重地影响公司的财富增长。合理的公司证券设计是解决这些矛盾的重要...
  • 试论股指期货在中国的发展

    试论股指期货在中国的发展

    司璞[1]2002年在《试论股指期货在中国的发展》文中研究指明论文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既结合了国际通行的做法,又充分考虑我国客观实际,设计出股指期货合约这一新型的金融衍生工具。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股指期货的定义、功能、产生背景及其发展态势。正文由叁大部分组成,第一章从正反两个方面分...
  • 股票指数期货市场监管研究

    股票指数期货市场监管研究

    曹忠忠[1]2007年在《股指期货风险测算及监管研究》文中提出经过25年的发展,股指期货已经成为国际期货市场最成功的期货品种之一。自1982年美国堪萨斯市期货交易所(KCBT)推出堪萨斯价值线指数期货以来,股指期货在规避证券市场系统风险、促进证券市场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由于交易机制的特点,...
  • 股票指数期货及其在我国应用前景研究

    股票指数期货及其在我国应用前景研究

    吴斌[1]2002年在《股票指数期货及其在我国应用前景研究》文中指出股票指数期货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型投资工具,具有价格发现、套期保值和资产配置等市场功能,能够有效完善资本市场的功能与体系结构。我国资本市场近几年的长足发展,也对股票指数期货产生了巨大的需求。当前,无论是证券公司、封闭式基金...
  • 国际货物买卖中的风险转移问题研究

    国际货物买卖中的风险转移问题研究

    盛开军[1]2014年在《国际货物买卖中风险转移问题的研究》文中认为对于国际货物买卖来说,我们所关注和研究的重点或许是货物贸易过程中的风险何时转移以及如何转移的问题。也就是在经历一系列的运输方式之后,货物由于各种不可归责于买卖双方当事人的事由而遭致毁损、灭失的风险后,如果买卖双方当事人之间就货物毁损...
  • 证券信用交易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建议

    证券信用交易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建议

    宋亦珺[1]2002年在《证券信用交易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建议》文中研究表明证券信用交易因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供市场流动性的优点成为国际上成熟证券市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国的证券市场与国际趋势接轨是必然的发展方向。同时信用交易也有利于解决许多制约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问题,并可以逐步实现金融业和证券业的融...
  • 金融衍生工具的会计问题研究

    金融衍生工具的会计问题研究

    巴彤[1]2007年在《中国上市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研究》文中认为衍生金融工具本质是一项合约,合约签订时其未来发生的可能性及其以何种价格进行交易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传统的会计理论,由于资产、负债的定义是就“过去的交易事项”而言,故很难将其定义为资产和负债,也无法对其确认与计量,只能将其作为表外内容进...
  • 国际金融衍生工具监管问题研究

    国际金融衍生工具监管问题研究

    王刚[1]2007年在《国际金融衍生工具市场法律监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金融衍生工具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全球金融创新浪潮中的高科技产品,它是在传统金融品(如货币、股票、债券等)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新兴金融工具。金融衍生工具本身的杠杆性、未来性、虚拟性等特征使得其本身存在隐藏着极大的风险,如果运用不当、...
  • 我国商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我国商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汤勇[1]2017年在《我国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的发布,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企业信用体系的建设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在当今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大环境下,我国很多企业由于各种经济环境因素加上自身的信用管理问题,出现了各种失信...
  • 并购中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

    并购中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

    谢旻[1]2008年在《并购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研究》文中指出并购是企业提升竞争力和获得发展的重要方式。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并购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全球每年企业并购重组市场交易额高达叁万多亿美元,涉及交易数目达叁万次之多。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以及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完善,我国企业并购活动也...
  • 电子商务中供应链管理的分析与研究

    电子商务中供应链管理的分析与研究

    何升轩[1]2016年在《基于B2B平台的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价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相互结合产生出各种新的经营模式。其中,传统供应链交易模式和商业银行贷款模式与电子商务技术相结合,产生了基于第叁方B2B电子商务平台的线上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模式。基于第叁方B2B电...
  • 人民币自由兑换及我国金融业发展对策

    人民币自由兑换及我国金融业发展对策

    于翔[1]2001年在《人民币自由兑换及我国金融业发展对策》文中研究指明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持续顺差,资本项目保持净流入,外汇储备持续增长,国际收支呈现良好态势,人民币对内、对外币值的基本稳定为世人所称道,这对稳定和繁荣国内经济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金融自由化、资本国际化趋...
  • 股指期货市场研究

    股指期货市场研究

    王敏[1]2012年在《沪深300股指期货与沪深300股票指数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研究了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后,股指期货和股指的相关性。文章首先检验了沪深300股指期货和股指的价格关系,接着分析了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推出对股指市场波动性的影响。然后文章是对沪深300股指期货和股指两个...
  • 国外资产证券化运作研究及在我国的试行分析

    国外资产证券化运作研究及在我国的试行分析

    刘文锐[1]2001年在《国外资产证券化运作研究及在我国的试行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国外资产证券化运作研究及在我国的试行分析主题词:资产证券化特殊目的机构信用升级风险与收益国王晓珉[2]2007年在《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模式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资产证券化作为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