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学生人际交往性格类型的研究与教育引导

    中学生人际交往性格类型的研究与教育引导

    王小平[1]2001年在《中学生人际交往性格类型的研究与教育引导》文中认为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法、量表法和文献法,分析研究了中学生人际交往性格类型及其分布状况和特点,以及进行教育引导的策略和措施。中学生人际交往性格类型分布状况是:从总体分布看,社交态度型的分布比例最高,其次是社交感情型和社交理智型,社...
  • 口语元认知,考试焦虑和口语成绩的相关研究

    口语元认知,考试焦虑和口语成绩的相关研究

    李京肽[1]2013年在《理工科大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控制与焦虑之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研究大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控制与焦虑的关系。根据大一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社会角色的适合性和研究现状的需求性,选择理工科大一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接着,对古今中外的有关自我控制和焦虑的部分文献作了梳理,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启发...
  • 创造性个性特征的公众观的调查研究

    创造性个性特征的公众观的调查研究

    郑显亮[1]2004年在《中学生创造性内隐观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采用调查分析的方法,在预调查的基础上,编制问卷对中学生的创造性内隐观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中学生认为高创造性者的特征所涉及的范围广泛,涵盖了认知、人格的许多方面,这种认识与专家的观点相似,也与普通公众和大学生的观点相似...
  • 教育激励及其策略研究

    教育激励及其策略研究

    何金辉[1]2001年在《教育激励及其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首先揭示了我国中小学教育实践中教育激励的现状,以及教育理论中对有关教育激励的理论研究现状,揭示出现阶段教育实践中教师忽视教育激励,不能正确运用教育激励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对教育激励的理论研究不成体系,对教育激励的本质及价值的认识...
  • 美国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探析

    美国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探析

    谢登斌[1]2001年在《美国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探析》文中提出以多尔、派纳、卡普拉、斯拉特瑞的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为基础,对美国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以予综合探析,并从美国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获得有益的启示谢登斌[2]2001年在《美国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探析》文中研究说明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综观近年来...
  • 控制工程技术及MCAI的设计

    控制工程技术及MCAI的设计

    李洪霞[1]2001年在《控制工程技术及MCAI的设计》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针对高校工科类本科的控制工程课程涉及的控制工程技术设计并开发了控制工程课程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MultimediaComputer-AssistedInstructionofControlEngineeringCourse,C...
  • 西方教育理论在近代中国的移植应用和现实思考

    西方教育理论在近代中国的移植应用和现实思考

    杜觉民[1]2001年在《西方教育理论在近代中国的移植应用和现实思考》文中指出西方教育理论在近代中国的移植应用对中国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教育实践的变革都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回顾和反思这一历史进程,吸取经验教训,不仅具有理论上的价值,而且对当前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
  • 弗洛姆人道主义伦理学及其教育学意义

    弗洛姆人道主义伦理学及其教育学意义

    钱晓丽[1]2001年在《弗洛姆人道主义伦理学及其教育学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埃利希·弗洛姆是现代西方着名的人道主义伦理学家。其伦理学体系的构建主要受制于他独特的个人经历、所生活的时代背景以及多元的思想。弗洛姆以促进人的健康发展、人的幸福实现为依据和宗旨,进行了广泛的理论借鉴,主要有弗...
  • 父母教养方式、青少年的父母权威观/行为自主期望与亲子关系研究

    父母教养方式、青少年的父母权威观/行为自主期望与亲子关系研究

    王美萍[1]2001年在《父母教养方式、青少年的父母权威观/行为自主期望与亲子关系研究》文中认为青少年期亲子关系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经典课题之一。国外有关研究发现,青少年期个体父母权威观/行为自主期望的变化是导致亲子冲突增加、亲合度降低的重要原因。随着自主期望的增强及对父母权威认同程度的减弱,亲子冲突...
  • 合作道德教育初探

    合作道德教育初探

    向玉贞[1]2001年在《合作道德教育初探》文中提出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日趋信息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的新时代,合作将成为未来世界的主流,因此,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发展合作的能力和培养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就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本文共分叁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合作与合作道德。首先是通过对合作内涵的不...
  • 计算机自适应测验软件模型研究

    计算机自适应测验软件模型研究

    吴军其[1]2001年在《计算机自适应测验软件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是现代测验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它对于提高测验效率与质量有着重要意义。传统的测验,不论考生水平高低全部要接受同一批题目的测验,结果对水平低的考生来说,那些难度大的题目,根本无法作答,反而引起焦虑。对高水平考生...
  •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

    姚巧红[1]2001年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文中认为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的实施,新观念、新方法、新技术在教育领域的高度渗透与密切整合,现代教育技术日益历史地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新的增长点和支撑点,教育改革的突破点和制高点。探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推...
  • 高中生自尊研究

    高中生自尊研究

    杨辉[1]2016年在《高中生自尊、成就动机及其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采用文献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结合分层取样和整体取样的方法抽取山东省肥城市587名高中生被试,采用《自尊量表(SES)》、《成就动机量表》、《中学生学习倦怠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用以了解当前高中生的自尊、成就动机与学习倦怠...
  • 刺激材料的呈现方式对儿童青少年分类活动影响的研究

    刺激材料的呈现方式对儿童青少年分类活动影响的研究

    阴国恩,戴斌荣[1]2001年在《刺激材料的呈现方式对儿童青少年分类活动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机选取盐城市初中、高中和大学等叁个年龄段共180名视力、智力均正常的青少年学生为被试,以感性特征互不相同的叁套共50张图片作为刺激材料,采用叁种呈现材料方式,以被试分类的结果和解释的理由为依据,...
  • 论网络时代的教师角色

    论网络时代的教师角色

    张宏涛[1]2001年在《论网络时代的教师角色》文中指出人类社会进步的希望在教育,教育质量的关键在教师,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更在教师。教师在教育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关系到教师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教育目的的实现。在网络已日益改变教育的方方面面甚至人类的生存状况的时代,探讨教师角色的转变是有...
  • 余家菊国家主义教育思想探析

    余家菊国家主义教育思想探析

    王雅芳[1]2008年在《余家菊和森有礼国家主义教育思想之比较》文中研究指明余家菊是民国时期一位有影响、有特点的教育家。国家主义教育思想是其核心内容。作为国家主义思想的首倡者之一,余家菊写作、出版了一批教育论着进行宣传和鼓吹,从理论上进行了系统建构,成为中国国家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对中国教育产生...
  • 中国和俄罗斯教育权问题的研究

    中国和俄罗斯教育权问题的研究

    张琦[1]2001年在《中国和俄罗斯教育权问题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发展,教育法制建设的深入,有关教育权问题的研究愈显重要。教育权是指为实现公民学习权利和接受教育的义务而由各教育关系主体享有的各项权利,是反映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也是教育法学研究和教育法制建设中的基本问...
  • 论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论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王传金[1]2001年在《论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文中研究说明综观教学改革史,古今中外每次重大的教学改革都是以教学观念的变革为先导的。教学观念的变革伴随着教学实践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反过来又会推动教学实践的发展。每位教师实质上都有其教学观念,犹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观念一样。教师的教学行为总是自觉不自...
  • 我省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研究

    我省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研究

    代强[1]2009年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现状的反思》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江西省各地市的重点中小学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现场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11地市的80所重点中小学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现状进行研究,其中问卷调查涉及11地市的80名体育教研组组长和400名...
  • 我国网络大学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我国网络大学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张慧慧[1]2014年在《我国大学校友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大学办学自主权的不断扩大,大学之间关于办学资源的竞争日趋激烈,校友作为重要的办学资源开始受到重视。大学与校友的关系日益密切,校友是大学发展的潜在资源,大学是校友永远的精神家园,校友会则是大学与校友关系磨合的产物。校友会是校友在学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