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新时期我国教育体制改革

    论新时期我国教育体制改革

    李新志[1]2000年在《论新时期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文中研究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与教训,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我国的教育事业也进入了改革发展的新时期。本文对二十多年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及教育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进行全面总结...
  • 三门峡市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及改革对策研究

    三门峡市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及改革对策研究

    付新生[1]2000年在《三门峡市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及改革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科学文化的传播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在现代学校教育系统中,教师在教书育人方面始终起着至关重要的主导性作用,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培养合格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
  • 导学式五步教学法的研究

    导学式五步教学法的研究

    郭庆兰[1]2000年在《导学式五步教学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面对21世纪这个信息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以及现行教学方法所潜存的危机,“教会学生学习”就显得非常的迫切与重要。要真正把“教会学生学习”落到实处,必须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早在1992年就受到郑州市表彰、推广的导学式五步教学法是笔者以一定的理论为依...
  • 郑州市中小学择校问题研究

    郑州市中小学择校问题研究

    聂章艳[1]2000年在《郑州市中小学择校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择校现象是当前基础教育领域内的一个热点问题,教育界内外对此问题莫衷一是,因此疏理思路、澄清是非、正本清源,正确认识择校问题,寻求有效解决途径是每一个教育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研究择校问题的逻辑起点。通过追根溯源、由表及里的择校问题背景分析,...
  • 个体面对灾害行为反应的心理基础及教育对策

    个体面对灾害行为反应的心理基础及教育对策

    陈兴民[1]2000年在《个体面对灾害行为反应的心理基础及教育对策》文中提出本文用社会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讨论了个体对灾害冲击的心理行为基础和教育对策。本文第一部分主要研究了灾害及其成因,认为自然灾害的发生有纯自然的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易损性的增加,人为因素更是自然灾害的发生原因,尤...
  • 创造力及学生创造力培养问题探讨

    创造力及学生创造力培养问题探讨

    王列富[1]2000年在《创造力及学生创造力培养问题探讨》文中指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已过三载,但人们在谈论我国应试教育的弊端时,往往谈论的只是学生的负担过重问题,一时间减负成了热门话题,而对于应试教育忽视甚至扼杀创造力的致命缺陷却未予以足够的重视。其实,在知识经济时代,...
  • 质性课程评价研究

    质性课程评价研究

    高臣[1]2016年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研究》文中认为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中介,是实现学校教育教学目标的基本保证。也正因为如此,教育改革也总是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
  • 现代课程的价值取向研究

    现代课程的价值取向研究

    杜光友[1]2014年在《我国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早在上世纪90年代,针对我国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就有学者提出,其原因在于我国的教育价值取向存在偏差。教育的价值取向存在着偏差,作为整体教育基本组成部分的课程,其价值取向自然也会出现偏差。过去我国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是否存在着偏差...
  • 发现式学习研究及CAI课件的实现

    发现式学习研究及CAI课件的实现

    王锋[1]2000年在《发现式学习研究及CAI课件的实现》文中研究说明发现学习自50年代就由布鲁纳提出,也一直为人们所认可,但在以知识传授为目的的课堂教学中却难有用武之地。本文在绪论部分,从传统课堂教学的教学过程各要素入手,分析了传统课堂教学实现发现学习困难的原因,并提出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来提供发...
  • 网络教学在教师继续教育中的应用——教育技术网站的建设

    网络教学在教师继续教育中的应用——教育技术网站的建设

    陈燕[1]2000年在《网络教学在教师继续教育中的应用——教育技术网站的建设》文中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实质上就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以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中心的信息技术为21世纪所需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理想的教学环境。信息时代的“知识爆炸”与21世纪所面临的社会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