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实业家对教育的思考与追求——卢作孚与中国的教育现代化]()
秦毅[1]2002年在《一个实业家对教育的思考与追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实业家、社会活动家卢作孚同时也是一位着名的教育家。在1925年筹建民生公司以前,他是典型且真诚的“教育救国论者”,置力于民生实业建设后仍以教育的发展作为企业的核心,以实业促进教育的事业。从办《群报》致力于民众社会教育,川南...
![隐性课程发挥德育功效的心理学基础研究]()
张喜梅[1]2002年在《隐性课程发挥德育功效的心理学基础研究》文中提出1968年,美国学者杰克逊(F.Jackson)正式提出隐性课程。几十年来,国内外的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课程研究也产生了一个质的飞跃。但隐性课程的概念仍众说纷纭,在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学习和借鉴基础上,本文对隐性课...
![论家庭辅导教学价值取向的误区]()
马增彩[1]2002年在《论家庭辅导教学价值取向的误区》文中指出家庭辅导教学已成为一个与千千万万个有学子的家庭密切相关的问题,然而教育理论界对它的研究却少之又少,仅有的一些研究也是浅尝辄止。在此,笔者试图选用价值取向的误区这一纬度对家庭辅导教学的现状、原因及出路做比较深入的分析。论文对家庭辅导教学的...
![论教育公正]()
苏君阳[1]2004年在《论教育公正的本质》文中指出教育公正是社会公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具有不同于一般社会公正的本质与特征。教育公正具有很强的复合性,它是由教育系统内部公正与教育系统外部公正通过一定的制度形式有机地整合起来的一种伦理实在。教育系统外部公正主要体现的是一种制度上的公正,而教育系统...
![科教电视传播策略]()
蔡春红[1]2011年在《科教电视节目传播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人才竞争成了国际竞争的新焦点。伴随着人才观念的转变,科教素养成了人才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科教素养水平,也成为了新时期衡量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原因,我国公民科教素养水平整体偏低,严重影响了国际竞...
![四川藏区可持续发展战略及教育问题研究]()
邓旭[1]2002年在《四川藏区可持续发展战略及教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70年代,在人类生存和发展总体环境不断恶化的挑战面前,国际社会开始全面反思工业革命以来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及其经济增长方式,形成了举世瞩目的“未来发展研究思潮”,并于20世纪80年代演变成为可持续发展思想,认为发展应该是“...
![网络课程《摄影》的设计、开发和评价]()
孟庆娜[1]2008年在《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产生了变化,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潮流的优秀人才成为当务之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课程是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重要载体,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高等教育课程资源的分布,在我...
![基于Web的自适应考试系统研究]()
赵月芳[1]2015年在《虚拟维修训练中自适应测试系统的应用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基于虚拟维修训练的计算机自适应测试系统的研究,计算机自适应测试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热门研究领域,其在解决自主考试对考生能力进行综合评估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本文是基于现有自适应测试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并将研究引入到...
![基于系统观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实现]()
陆美玉[1]2008年在《基于Moodle平台的信息化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很多学校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构建信息化校园,实现了“校校通”工程。但是具体应用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效果并不理想,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有效的整合,提高教育信息化的效益成为了...
![《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网络课程设计与研究]()
黄璐[1]2007年在《无障碍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网络化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存在,在日益被渗透的教育领域中,网络教育已成为我们研究的重心。其中,网络课程作为网络教学重要的教学资源,国内外学者们对它的研究似乎一直很热衷。但是研究发现,现行的网络课程解决了时间和空间问题,却没有将不同生理、年龄...
![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及其发展特点的研究]()
王滔[1]2002年在《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及其发展特点的研究》文中认为研究大学生心理素质既是大学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又是构建有中国特色素质教育心理学理论的重要课题。但是,目前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其研究成果相对比较零散,理论研究薄弱,多偏重于思辨的探索,将理...
![学生健全人格及其培养的研究]()
杨通宇[1]2006年在《贵州省高校学生人格因素与创新精神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当前心理学领域对创造力研究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向。对创造力的认知层面的探讨逐渐深入,许多研究者都支持创造力的多侧面的本质,建议从人格、过程、情景、产品四个角度来发展创造行为的操作定义;对创造力的人格、社...
![高中生团体心理辅导方法初探]()
舒敏熠[1]2002年在《高中生团体心理辅导方法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们已经认识到,在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并对此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自身成长的内在需要。近年来,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很快,也取得了明显的成绩。由于当前...
![中国近代教会女子教育发展的回顾与反思]()
刘丽平[1]2002年在《中国近代教会女子教育发展的回顾与反思》文中认为本课题以近代化理论为指导,以学校教育为主,对中国近代教会女子教育的发展进行了回顾与反思。通过回顾可以认识到:中国女子接受学校教育始于教会创办的女塾。中国近代教会女子教育的产生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
![主体发展性德育模式的构建]()
徐海蓉[1]2005年在《关于德育模式的理论思考》文中研究说明模式方法是现代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将模式方法引入德育领域,研究和探讨德育模式,可以丰富和发展德育理论,指导德育改革实践。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德育模式因其脱离社会生活实际、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培育和发挥而受到人们的普遍责难。在这种情况下,对传统...
![民办学前教育体制政策研究]()
张冉[1]2017年在《我国民族教育体制政策研究》文中提出民族教育体制政策作为协调各级各类教育管理的政策是民族教育政策中重要的一部分,对民族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本研究从内容分析的视角展开研究,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引言。包括问题提出、研究目的、研究内容、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研...
![学校德育制度论]()
刘超良[1]2006年在《制度德育论》文中研究表明今日中国正处于由制度变革而引起的社会转型之中。社会转型在深层次上的反映是人们价值观的转变,传统的道德标准已经失去了对人们道德生活的统摄力,道德价值的多元性将人们置于道德生活的困惑之中。当人们反思社会道德问题时,无不寄望着德育对社会道德建设有所作为。不...
![后现代主义视野中的学生观研究——关于学生观的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张洪彬[1]2002年在《后现代主义视野中的学生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学生观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基本认识和看法。学生观可分为学生的生命观、发展观、潜能观、差异观、权利观、地位观、评价观等。有什么样的学生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观。目前,关于学生观的研究,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理论层面,着重从现代理论的视角阐述学...
![论教师组织的知识管理]()
李灵莉[1]2002年在《论教师组织的知识管理》文中研究说明知识管理是随着知识经济的端倪而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新兴管理理论。简单地讲,知识管理就是对组织的知识资产进行专门的管理,以使知识价值最大化。在以知识为经济发展基础的今天,组织的最大价值决定于无形的知识资产而不是其它的有形资产,由此,对知识...
![创新意识及其社会培育]()
刘春学[1]2002年在《创新意识及其社会培育》文中提出创新活动是在社会激励与主体充分发挥能动性的统一过程中实现的。创新意识在这两者统一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当然,创新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多种变量和因素的影响。它是一个由意识和潜(无)意识、理性与非理性、物质与精神等因素交融和统一的过程。在这些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