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军[1]2001年在《基于RS和GIS的黄河叁角洲海岸线动态变化监测与模拟预测研究》文中认为黄河叁角洲地区环境演变快速而复杂,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地区海岸线的淤进蚀退。遥感(RS)技术作为一种监测手段,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相结合,对于准确及时地从宏观上研究黄河叁角洲海岸线的动态演变非常...
齐永华[1]2001年在《莱州湾南岸咸水入侵区生态环境恢复与调整研究》文中指出莱州湾南岸咸水入侵不断发展,对当地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很大危害,严重影响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从恢复生态学角度出发,以恢复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分析了莱州湾南岸咸水入侵区生态环境的特征,结合大量数据资料,采用定性与定量...
李世华[1]2001年在《小流域景观虚拟现实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虚拟现实技术是一门人与信息科学相结合的高新技术,它由计算机生成的人机交互的叁维空间环境构成,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使参与者足不出户就感受到身外的世界。本项研究以“数字地球”为指导思想,结合地形可视化和虚拟现实等高新技术研究和开发...
吴立蕾[1]2008年在《基于绿视率的城市道路绿地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我国城市道路系统的迅猛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观的深入,人们对城市道路的要求已不仅仅局限于交通运输等基本功能,提高道路使用者对自身及所处的道路环境的认识,建立环境、心理及行为之间的和谐关系,进而形成人性化的城市道路绿地系统显得尤为...
刘洪志[1]2017年在《四川古典园林植物景观营造及传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四川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不仅仅得益于优越的自然风景条件,更因为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沉淀而引人注目。四川古典园林在此基础上萌芽发展,历经慢慢的历史长河,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鲜明的个性。遗憾的是这方面的研...
李智广[1]2001年在《区域土壤侵蚀遥感定量监测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结合全国第二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与信息系统建设和《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编写等项目,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研究了全国土壤侵蚀遥感调查中的土壤侵蚀遥感分类分级、定量监测技术,以及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的结构、...
温永权[1]2001年在《深圳校园物质文化景观建构初探》文中研究指明人都有环境知觉,在环境知觉的指导下,人在空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解读,理解持征和人类社会本身,并对空间作出自觉的安排和使用,从而使地面上形成各种各样的物质文化景观。校园物质文化景观是一种特殊的物质文化景观,它积淀着巨大的...
黄吉[1]2001年在《GIS支持下的区域耕地分级评价研究——以闽侯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区域的耕地分级评价研究,目的是揭示区域耕地质量等级状况及分布,其对当地政府制定农业发展政策、耕地开发利用、农田基本建设以及耕地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闽侯县为例,在对该县实际情况深入了解和分析...
陈晓明[1]2011年在《景观生态学理论与方法在小城镇总体规划的实践》文中认为小城镇是我国农村产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往往是所在区域的经济文化中心,城乡联动的关节点。而作为小城镇建设与管理重要纲领的小城镇总体规划,对促进城镇的协调发展,优化城镇用地布局,规范各项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新时期,以追...
李文[1]2001年在《深圳、北京、哈尔滨植物景观探讨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社会日益重视人类的生活空间。城市景观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植物景观。植物景观设计,是集于美学、生态学及文化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以及经济发展状况的综合体。它既是一种科学行为,又是一种文化行为。随着...
王丹[1]2001年在《城市居住小区的规划和室外空间环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年来,中国住宅建设发展迅速,住宅小区的规划和外部空间环境设计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通过对古今中外有关居住环境的建筑史料入手,对文脉传统的体会和感动,系统地研究居民的生活行为特性,深入探讨居住环境与室外空间的关系,并结合...
齐卓彦[1]2001年在《城市滨河景观与滨海景观的对比研究》文中提出在今日社会中,景观研究已远非早期意义上的概念界定,它在涵盖了越来越多相关学科的同时发展成为一个日渐庞大的体系,即“广义景观建筑学”;另一方面,在生态与环境呼吁日益强烈的今天,景观与生态自然势必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在两方面的前...
梁玲玲[1]2001年在《小城镇建设中文物古迹保护研究》文中提出文物古迹与历史环境保护是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课题,我国小城镇数量众多,小城镇文物古迹保护是全国历史文物保护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基础部分。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保护好小城镇的文物古迹尤为重要。本文总结了人类对文物古迹保护认识的历程,阐...
高泽兵[1]2008年在《基于RS技术的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和近自然度评价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选取秦岭火地塘林场为研究对象,以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和场内次生林的林分近自然度为主要研究内容,以RS和GIS技术的集成应用为主要技术手段,综合研究区1956年航空遥感影像和2004年SPOT5卫片、地形图以及小班调...
高振国[1]2012年在《基于舒适性设计的高层住区景观环境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用地紧张、人口聚集等问题日益突出。土地集约化发展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而人居环境作为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部分,被给予了极高的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层住区出现在了我们的生活中。但片面的追求高容...
严昕[1]2007年在《厦门近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文中认为本课题来源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近代城市规划史(1840-1949)以及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中国近代城市规划范型的历史研究,属于城市案例的个案研究课题。本文从城市规划历史研究的角度出发,着重考察了厦门近代城市规划发展...
王树声[1]2001年在《绛州古城保护与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历史文化名城是祖先馈予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华夏古老城市文明的生动见证。在历史文化名城的现代化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实现历史文化名城的现代化,是一个十分紧迫而又现实的问题。本论文以山西绛州古城(即今新绛县城)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建筑...
马剑[1]2001年在《基于“3S”技术的森林草地动态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3S”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遥感(RemoteSensing)以及全球定位系统(GloblePositioningSystem)的总称。目前,“3S”技术已经广泛地应...
王光新[1]2007年在《现代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变得越来越拥挤,人们的公共交往空间也正在减少。城市广场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城市空间环境中最具公共性、最富艺术魅力的开放空间。广场景观设计不仅仅反映了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水平,更加折射出城市的文化内涵和精神面...
刘志民[1]2001年在《植物适应干扰机制和干扰对植被过程影响的若干例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干扰对植被的作用可概括为两个方面:植物种或植被对干扰的适应和干扰对植被的作用。植物在物种水平适应干扰时表现的可塑性反应、在种群水平适应干扰时表现的均衡反应、在群落或植被水平适应干扰时表现的功能类型的分异以及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