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TO体制下我国对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的策略

    WTO体制下我国对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的策略

    邵元伯[1]2004年在《WTO体制下我国对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的策略》文中研究指明为促进金融服务贸易的开放,建立一个全球性、规范性的国际金融服务贸易发展秩序,世界贸易组织体制界定了金融服务、金融服务贸易提供方式及有关影响金融服务贸易措施的概念。成员方达成了国际金融服务贸易有关最惠国待遇、市场准入、国民...
  • 存款保险法律制度研究

    存款保险法律制度研究

    夏晓艳[1]2008年在《论我国存款保险机构的制度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金融业产生以来,金融风险就相伴而生,二者如影随形。银行维持经营的基础是具有较强流动性的公众存款。正是由于金融市场机制本身的问题,也就产生了金融体系内在的脆弱性。为了有效地预防挤兑造成的银行恐慌和倒闭,许多国家的政府当局为金...
  • 竞争法的基本功能研究

    竞争法的基本功能研究

    宾雪花[1]2011年在《产业政策法与反垄断法之协调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产业政策法与反垄断法作为政府调节经济的两种方式,他们的冲突在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反垄断思想、理念,与后发展国家的产业政策调控权之间发生的矛盾和冲突。即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急需反垄断法来规制垄断行为和限制竞争行为,消除...
  •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研究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研究

    杨巧敏[1]2007年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随着金融全球化、国际资本流动的加速以及一些国家的转制,无论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还是转轨国家,都出现了大量的银行不良资产。尤其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引起了各国人士的广泛关注。我国国有商业银...
  • 董事冲突利益交易的规制

    董事冲突利益交易的规制

    黄芬[1]2004年在《董事冲突利益交易的规制》文中研究表明董事的冲突利益交易是董事在从事交易的过程中使自己处于一种对其公司所承担的义务与自身利益项相冲突的位置的交易。具体包括董事的自我交易行为、董事的竞业行为、董事的篡夺公司机会的行为等几种形态。董事对公司负有忠实义务,应竭尽忠诚为实现公司的最大利...
  • 我国银行金融风险防范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我国银行金融风险防范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古春歌[1]2004年在《我国银行金融风险防范若干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给各国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并由此产生了金融安全问题,使各国不得不面临如何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确保本国能够抵御内外冲击,保持金融制度和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行与发展问题,保障本国金融安全成为各国政府高度关注的焦...
  • 中国《政府采购法》基本问题研究

    中国《政府采购法》基本问题研究

    刘树燕[1]2004年在《中国《政府采购法》基本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依法治国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基本方略。其重要内容之一为依法行政。为理顺政府消费过程中各类矛盾关系,迫切需要以法制来规范,即建立和完善中国政府采购法律体系。2002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颁布出台并于2003年1月1日起实...
  •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及其法律地位研究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及其法律地位研究

    治晓冰[1]2004年在《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及其法律地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一个发展中农业大国,中国的“叁农”问题始终是悬在国人项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以他国经验观之,支持、促进农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增加投入,而这又赖于一个适合农业经济发展需要的健全的农业金融体系,无疑,农业先天的特性又使得农业政策...
  • 上市公司收购法律制度研究

    上市公司收购法律制度研究

    袁江[1]2007年在《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的法律规制》文中研究指明2006年中国证券市场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使上市公司股权全流通这一历史遗留问题得以彻底解决;二是新《公司法》和《证券法》的实施。中国证监会根据新《公司法》和《证券法》发布了新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法律的变化丰...
  • 证券内幕交易法律控制研究

    证券内幕交易法律控制研究

    李湛[1]2008年在《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的法律预防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内幕交易作为证券市场的一种衍生物,从证券市场建立之初,就伴随着证券市场的成长与发展而兴风作浪,至今已有200年的历史。内幕交易不仅损害上市公司及广大投资者权益,对证券市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都会产生巨大的危害。法律是同内幕交易作斗争...
  • 中小企业融资法律问题研究

    中小企业融资法律问题研究

    杨诚[1]2007年在《我国中小企业银行融资相关法律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企业数量上占有优势,而且在提供就业机会、扩大市场内需、进行技术创新、拉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具有大企业无法替代的作用。在其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却始终难以突破诸多瓶颈,融资困难就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问...
  •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研究

    杨席[1]2010年在《中国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法律重构》文中认为各国公司治理的完善主要围绕强化公司监督职能而展开,我国也不例外,2001年独立董事制度的引进正是为了改变我国监事会虚化的状况。但从目前来看,独立董事与监事会并存的中国公司内部监督模式并没有显示出理想中的效果,独立董事的引进并不成功,并且...
  • 现物出资制度研究——兼论我国立法完善

    现物出资制度研究——兼论我国立法完善

    胡洁[1]2004年在《现物出资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物出资,即非现金出资。在股份公司发起设立(或新股发行认购的场合),发起人(股份认购人)除使用现金出资外,还可以采用其他一些出资方式作为股份的对价,它与现金出资一样承担着筹措资金的功用。这些法律许可的现金以外出资方式也就是现物出资。现物出资在现代...
  • 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法律问题研究

    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法律问题研究

    唐英[1]2004年在《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法律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司利益相关者是指对公司享有重大合法权益从而对公司产生重大影响或公司对其重大合法权益存在重大影响的自然人或组织体,公司债权人以其对公司享有的重大、合法的债权权益而成为公司的主要利益相关者。根据公司契约理念、公司社会责任理念、...
  • 票据行为形式要件研究

    票据行为形式要件研究

    袁飞[1]2004年在《票据行为形式要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票据法作为一门极具操作性、业务性的部门法,其相较其它法域所独具的非论理性特征所演化出极强的技术性思维模式令许多人视之为学术研究的畏途。而作为支撑市场经济叁大法制之一的票据法在实务中所显示出举足轻重的地位,凸现出对其进行剖肌析理般的解析之必要性...
  • 论要约收购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

    论要约收购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

    李丹[1]2005年在《论要约收购中小股东权益的司法救济》文中研究表明2003年,我国资本市场上出现了多起要约收购的案例,如复星集团要约收购南钢股份、迪康集团对成商股份发起全面要约收购等等。要约收购作为国外资本市场最常用的收购方式之一在中国资本市场初露头角。回顾过去证券市场上类似和真正意义上的要约收...
  • 公司出资问题研究

    公司出资问题研究

    郭宏[1]2017年在《论隐名出资人的股东资格认定》文中提出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公司法上涌现出越来越多的“隐名出资”现象。隐名出资作为对公司出资的新型方式,因在不暴露出资人真实身份的情况下享受收益,而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采纳。隐名出资现象的产生和兴盛有其自身的土壤,这是人趋利避害的本性的体现,也...
  • 中国股票期权制度的法律探析

    中国股票期权制度的法律探析

    许萍[1]2004年在《公司经营者股票期权制度的法律探析》文中研究表明股票期权制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美国,其主要目的是用于对公司经理人和核心技术人员进行奖励。作为近年来在西方国家中行之有效的一种企业激励机制,股票期权制度在我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那么,在我国现行的公司法律体系下,推行股票期权...
  • 伪造票据背书法律问题研究

    伪造票据背书法律问题研究

    王冰[1]2013年在《票据背书瑕疵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的票据立法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于1995年5月10日颁布,施行九年后,于2004年8月28日修改并重新公布施行。新票据法的颁布实施,在规范我国票据流通活动、保障票据权利人的权利顺利实施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推动了我国商事法律制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