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制度创新与民营经济发展——温州制度变迁研究]()
麻晓莉[1]2003年在《地方政府制度创新与民营经济发展——温州制度变迁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地方政府为研究视角,用新制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描述、解释温州民营经济制度变迁的历史与过程。着重探讨了在权力中心与微观经济主体之间起双向代理角色的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描述与分析地方政府政策在民营经济发...
![论证券市场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
王辉[1]2012年在《股票融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到2009年,我国的经济总量已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然而,在我国经济总量高速增长的同时,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和矛盾也开始凸显:比如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创业投资与传统产业结合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余晓东[1]2003年在《创业投资与传统产业结合研究—以浙江省为例》文中认为本文首先通过对创业投资与传统产业结合的理论分析和实证考察,提出浙江省创业投资与传统产业两者结合,不仅可行而且非常必要。接着考察浙江省创业投资与传统产业结合的现状与问题,并给出相应的结合对策。第一部分,论文研究背景、目的及其意...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直接投资效应研究]()
郑磊[1]2011年在《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叁十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综合国力有了极大增强。在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经济战略指导下,中国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已得到大幅度提高。放眼全球,在众多的可供中国直接投资的区位之中,东盟是不容被忽略的。中国是世界...
![制度创新与中国产业结构优化]()
邹圆[1]2016年在《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质量影响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人口红利与旧的改革红利逐渐消失,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的瓶颈约束日益凸显,新的改革红利还处在孕育环节,加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外部市场的持续低迷,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并面临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叁...
![对中国东南沿海国际化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林明[1]2001年在《对中国东南沿海国际化竞争力的实证分析》文中指出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东南沿海区域(包括:上海、江苏、山东、浙江、福建和广东)的国际化竞争力(引进吸收和对外输出扩张的能力)进行实证分析,揭示了这一区域国际化竞争力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进、出口贸易总额,进、出口贸易差额和吸引外资...
![突破性创新评估体系及管理模式研究]()
李良德[1]2002年在《突破性创新评估体系及管理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社会已经跨入21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因此,突破性创新对于企业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有效地进行突破性创新成为保持企业未来长久竞争力的关键。首先,本文对国外有关突破性创新的研究进行了综述,阐述他...
![区域产业投资结构优化与河北省实证分析]()
张永开[1]2002年在《区域产业投资结构优化与河北省实证分析》文中提出产业投资结构优化对于区域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益,同时也会影响区域国民经济的运行效果。本论文在查阅和整理大量国内外有关产业投资结构研究文献的基础...
![中国居民适度消费率研究]()
赵永刚[1]2002年在《中国居民适度消费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紧紧围绕我国居民适度消费率中的“适度”两字展开分析研究,在合理阐释适度消费率的内涵基础上,通过与钱纳里“标准结构”中有关消费率的数据比较,得出中国居民消费率非适度的客观事实。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居民消费率非适度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若...
![九江市绿色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陈凯[1]2002年在《九江市绿色经济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促使人类社会的发展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21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各国、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经济落后地区,在新世纪新形势下,把握机遇,制定适宜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促进区域社会、经济、...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亢凯[1]2007年在《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我国资源型城市曾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由于资源枯竭、市场变化和经济体制改革等原因,一些城市出现经济衰退、环境恶化、大量社会群体性事件发生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
![技术创新与市场互动——中国创新模式选择研究]()
张薇[1]2002年在《技术创新与市场互动——中国创新模式选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技术创新对现代经济增长起着决定性的影响,而不发达经济的显着问题就在于创新资源稀缺,创新能力不足,改变这一格局的基本方式是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模仿创新,并进而走向合作创新和自主创新。日本是这方面的成功典范,我...
![全球化对中国社会的负面影响及对策研究]()
谢宏忠[1]2010年在《基于文化多样性视野的大学生价值观导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伦理学和社会学理论,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分析文化多样性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导向的影响,力求把握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联系,探寻在文化多样性的环境下,如何处理...
![商人与近代中国西南边疆社会——以滇西北为中心]()
周智生[1]2002年在《商人与近代中国西南边疆社会》文中指出近代滇西北商人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在寻求自身的发展与壮大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对原有的社会体系形成了不同程度、不同范围、不同性质的冲击与突破,对近代滇西北地区的社会发展产生一系列深远的影响。本书就是以这些活跃于近代中国西南边疆商贸舞...
![试论政府的经济职能]()
贺南华[1]2002年在《试论政府的经济职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一篇集中讨论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如何定位,履行其职能的专题论文。应该说它是法律经济学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所以本文运用经济学的相关知识,以对中西方国家政府经济职能定位的历史回顾为出发点,将政府经济职能分为一般经济职能和特殊经济职能,并分...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制度分析]()
韩敬云[1]2017年在《制度创新与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中研究指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治理的新思路,是针对我国供给体制这一关键领域所进行的一次深化改革,旨在以改革创新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
![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制度]()
林胜[1]2012年在《我国公务员收入分配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收入分配问题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2006年公务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开始启动,至今改革还在进行之中。这次改革,我国公务员收入分配问题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公务员的工资水平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发达国家在经济衰退时期,为了应对日益庞大的财...
![论全球发展的公正性]()
冯颜利[1]2002年在《论全球发展的公正性》文中研究表明90年代后,关注全球发展问题成为当代哲学的中心视界,发展哲学也发生了全球学转向。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公正问题在全球不断凸显。人类当今的发展不仅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公正性问题:对自然的发展不公正、对同时代其他人的发展不公正、对后代的发展更不公正...
![国家宏观调控演变]()
刘振彪[1]2002年在《国家宏观调控演变》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市场与国家关系的角度分析了国家宏观调控的演变。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宏观调控理论主要有“纯粹的”自由经营论,“纯粹的”国家干预论和适度的国家宏观调控论。凯恩斯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大规模干预,西方国家从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发展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