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城镇贫困问题研究]()
王朝明[1]2003年在《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提出配合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中国的扶贫计划,已经推进了10多个年头,其成就是举世公认的,主要体现在农村反贫困行动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贫困人口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2亿多人,锐减到目前的3000万人左右。虽然如此,中国反贫困的任务仍是十...
![津冀区域联合系统分析及对策研究]()
肖艳颖[1]2000年在《津冀区域联合系统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在河北省科委软科学基金的资助下,本论文选择了“津冀区位优势互补及合作模式研究”这一贴近实际的课题。津冀区域有着特殊的经济关系,又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能,如何从省市经济整体协调发展的高度把握总体战略,既是一个省市十分关注的问题,又是一个颇...
![区域政府科技投入结构与强度研究]()
于海涛[1]2000年在《区域政府科技投入结构与强度研究》文中认为当今世界,一国(或一个地区)的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日益取决于其科技与经济的发展水平。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科技水平的提高。努力提高国家(或地区)科技的发展水平,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是推动社会经济进步的重要战略措...
![21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
宋群[1]2000年在《21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世界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的大趋势和中国开放型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度的日益提高,使得将国际经济与中国经济综合起来研究显得更加重要和必要。本论文着重在对经济全球化进行理论思考的基础上,对21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发展主要趋势及对中...
![中国经济国际一体化进程的实证研究]()
赵亚南[1]2014年在《基于贸易效应视角的美国TPP发展前景研究》文中提出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主导经济的典型模式,表现为主要国家和区域集团特别关注发展区域和次区域经贸安排,推动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的同时也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在此背景下,一贯支持推进多边贸易体制的美国也顺应大潮流,利用...
![产业核心能力研究]()
王宏起,杨仲基,武建龙,李玥[1]2018年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能力形成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核心能力是构筑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的基石,本文基于综合优势理论思想,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运用解释性案例和专利计量嵌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揭示基于主导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能力形成机理。研究表明,伴随...
![试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论文化消费的发展与对策]()
李伟[1]2000年在《试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论文化消费的发展与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力求从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中,探寻物质产品生产与消费和精神文化产品生产与消费和谐发展的可能性,并适当讨论中国文化消费的现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由于我国对文化消费的理论和政策研究相对薄弱...
![温州龙湾外向型经济发展与预测分析]()
李玲[1]2000年在《温州龙湾外向型经济发展与预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区域经济协调、稳定、快速发展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为研究主线,着重研究了温州市龙湾区的外向型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问题。文章首先对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亚洲“四小龙”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实践,指出了发展外向型经济是...
![90年代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转移与中国的对策]()
赵永成[1]2000年在《90年代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转移与中国的对策》文中认为战后,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在迅速增长的同时,其结构不断变化。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战略变化,90年代以来,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转移对中国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因此,研究本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县域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研究]()
雷家金[1]2000年在《县域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沙洋县为个案,对县域非公有制经济的涵义、特点、地位、作用、县域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动因、县域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和县域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前瞻等四个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讨和研究。文章重点阐述了县域非公有制经济的涵义、特点、地位、作用...
![中国城镇居民住房消费研究]()
李四美[1]2007年在《城镇居民住房消费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住宅消费是住宅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既是住宅生产的起点,也是住宅生产的归宿点。住宅业能否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能否起到拉动相关产业发展的作用,关键在于住房能否成为一个消费增长点。近年来,我国政府为了拉动内需...
![日本在东亚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及中日经济合作的前景展望]()
朱永权[1]2004年在《日本在东亚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及中日经济合作的前景展望》文中提出在冷战结束、世界新格局逐渐形成的今天,我国的现代化事业也进入到关键阶段。在新的挑战与机遇面前,审时度势,拓展思维空间,立足国情,博采众长,是使我国在不远的未来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的重要条件。冷战结束后,世界总的趋势是...
![对我国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关系的历史剖析]()
刘冠军[1]2013年在《我国转型期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互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后工业化社会和体验经济时代背景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主导产业,越来越呈现出发展潜力大、产业融合性强、资源消耗低与科技含量高的特性。在全球化与文化经济语境下,文化创意产业实现自身跨行业、跨地区和跨国界的跨...
![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研究]()
宋丽萍[1]2007年在《江苏省居民收入差距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党的富民政策的进一步落实,江苏省居民收入逐年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成为收入分配领域和经济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居民收入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对于...
![1978—1998年我国消费状况分析——兼议目前消费需求不足]()
王高社[1]2000年在《1978—1998年我国消费状况分析——兼议目前消费需求不足》文中研究指明《197—1998年我国消费状况分析─兼议目前消费需求不足》一文,旨在分析我国1978—1998年期间消费状况演变的基本情况,以判断我国最终消费规模及其结构变化,居民消费水平及其结构的变化,以及变化的...
![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历史经验]()
张淑珍[1]2016年在《从学习苏联模式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文中研究说明关于落后国家在革命胜利后走什么样的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恩格斯没有进行过系统的研究,需要社会主义国家在实践中继续探索。苏联模式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探索出来的社会主义模式。它一度成为各社会...
![中国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研究]()
吴林海[1]2000年在《中国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技园区演绎了高技术时代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造就了知识经济这一新经济形态,不仅成为20世纪高技术产业化方面最重要的创举,而且将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形态。因此,对科技园区的研究已日益引起国内外的高度重视。科技园区的理论与实...
![政府与市场:理论、实践和中国的选择]()
季卫兵[1]2016年在《国家治理的价值取向及其培育研究》文中认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当代中国正在着力推进的第五个现代化。国家治理及其价值问题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前沿领域和现实课题,研究、培育和传播国家治理的价值取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社会职能。治理的价值取向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处于顶层引领地位,在...
![大连市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李理[1]2008年在《大连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指出21世纪人类面临着许多的挑战,其中最主要的是如何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缺水将制约全球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而节水型社会的建立是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全面阐述国内外水资源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重点分析节水及...
![知识经济时代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张高臣[1]2000年在《知识经济时代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世纪德国的伟大诗人和思想家海涅曾经说过,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的重大课题,解决了它就把人类社会向前推进一步。在世纪之交之际,一个新的课题——“知识经济”展现在世人面前,它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江泽民同志指出:“当今世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