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建华[1]2000年在《东亚经济发展中的政府干预机制评析》文中指出具有强烈经济建设意识的政府的积极干预是构成东亚经济现代化系统模式的基础要件。从低劣的初始条件到奇迹般的经济腾飞,政府干预使东亚经济的迅速发展既与西方国家强烈放任自由的经济发展道路形成鲜明对比,又与拉美、非洲若干国家的有限繁荣形成强烈...
王秀霞[1]2000年在《亚洲金融危机对山东省区域经济的影响及防范对策》文中认为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迄今为止已两年有余。在此期间,整个东亚及东南亚地区的经济,经历了高速增长、迅速下降、徘徊低迷、逐步好转的历程。它不仅对这些地区的经济,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产生了强烈波及。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国际投...
李哲敏[1]2007年在《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及营养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未来一段时期,是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也是合理引导食物生产、调整食物消费结构、进行营养干预的关键时期。在未来食物发展不容乐观、食物消费增长不可逆转、城乡居民食物消费差异日益扩大等严峻形势下,如何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和引导...
杨艳云[1]2000年在《人口生活质量研究——以济南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当今世界各国存在着激烈的竞争,竞争的结局,从某种意义上说将取决于谁能拥有较高的人口素质,谁能以较快的速度改善人口的生活质量,跻身于世界上各国排序的前列。近年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经济增长本身并不是目的...
范氏周红(PHAM,THI,CHAU,HONG)[1]2017年在《中越两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和越南都开启了改革之路。在理论上,两国都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实践上,两国都坚持以市场化为手段,坚持走适合本国特点的道路。...
曹扶生[1]2000年在《东西部地区经济合作与联动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重大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在这一进程中,东部地区扮演着重要角色,东西部地区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经济合作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重要组成部分,是缩小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举措。世界一些大国在发...
赵越[1]2000年在《广西产业结构高级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业(?)结构高级化是通过扩张、收缩、改组、创新等方式,不断优化各产业的生产联系和数量比例,对各产业进行动态的资源配置,使生产要素从低效率产业部门向高效率产业部门流动,提高生产效率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实际上是产业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
胡嘉滨[1]2003年在《论中国森林资源产权法律制度》文中认为森林是以乔木为主体的植物群落,包括林地及林区内野生的动物和植物。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的可再生资源,森林必须进入商品市场方可发挥其复合效益。森林资源的外部不经济性与内部单一的产权结构形式已成为其进入市场交易领域的主要障碍,为此就必须...
周学谦[1]2017年在《贵阳城镇居民消费质量预测分析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立足于中国奋斗全面小康伟大进程的大背景下,主要针对贵阳城镇居民的消费质量问题展开深入研究,通过阅读大量与消费质量有关的文献资料,在前人研究生活消费质量的基础上,从消费主体、客体和环境即消费活动的三要素出发,构建了一套比较完...
郭利平[1]2000年在《滇东南99个特困乡的类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1984年,国家统计局公布中国的贫困标准线以来,贫困日益引起各方的关注。中国面积广大,人口众多,自然条件差异很大,贫困一直困扰着中国的经济发展。贫困有多种理解和解释。在西方,贫困研究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开始了。由于国情不同,西...
李欣[1]2018年在《美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及相关政策研究》文中认为机器人技术作为现代热门的高新技术在全球范围应用广泛,成为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诞生于1959年的美国工业机器人是现代机器人的发展开端。本论文将美国工业机器人在20世纪的发展情况分为三个阶段,从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及相关政策等方...
崔龙杰[1]2000年在《论科学技术在韩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文中认为当今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在当代经济中,科技进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新技术革命的爆发,使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质的飞跃。据国内外一些科学家预测,从目前科技进步的量的积累状况来看,90年代后半期至下个世...
黄远礼[1]2000年在《广东经济社会中级发展阶段的科技、教育、环境问题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分析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并重点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科技、教育、环境问题三个方面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把日本作为参照系,全面分析了日本在中级阶段科技、教育、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
崔研[1]2000年在《广东省率先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的设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历史重任,党中央交给广东人民来探索、来完成。这既是党中央对广东人民的信任,也是对广东人民的考验,任务光荣而艰巨。但是,什么是现代化,用那些指标来反映现代化,如何综合评价,广东现代化进程如何,有哪些问题,...
袁婕[1]2000年在《广东省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其评估》文中指出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干预自然的能力也大大增强。在人类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同时,带来了生态环境遭受严重损害的负面效应。“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一经提出,立即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同,并作为人类发展的共同目标。在“可持续...
朱峰[1]2000年在《中国第三经济增长轴发展态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区域经济发展空间的差异主要是在受到经济规律作用的同时,亦受到自然环境条件、历史累积、社会制度和人口素质等因素对它的制约。由于任何区域之间在不同的程度上都存在着上述差别,故而区域经济增长的实现并不能在所有地方同时发生,而是在一些条件比...
黄保红[1]2000年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的代价问题》文中认为本文在对代价的基本涵义、代价的普遍必然性及其本质特征等一般问题探讨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的代价的根源、地位和性质及其在一些基本领域里的主要表现形式进行分析和研究,对我国社会的开放与代价的问题和如何防止目...
牛飞亮[1]2000年在《制度变迁中的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分析》文中指出本文立足于体制过渡时期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这一假说,以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为分析的理论基础,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对过渡时期我国城镇居民分配状况进行了系统和比较深入的分析,希望构建一个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余欣荣[1]2000年在《鄱阳湖区开发研究》文中指出本文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采用理论分析与实地调查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模型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在分析了国内外有关区域开发的理论、模式和实践后,研究了鄱阳湖区11个县(市、区)资源开发的经验和教训,特别是1998特大洪水所给予的启迪。在此基础上,应用...
喻新强[1]2006年在《国有经济主导地位与控制力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国有经济改革热点和迫切问题是国有经济的“退出”,但作为国有经济改革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国有经济的“进入”问题既有一定的前瞻性,又同样有着现实紧迫性。“进入”问题在当前虽不象“退出”问题那样存在巨大的体制和资源障碍并造成大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