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晓宜[1]2000年在《广州国际化的主导产业选择》文中研究表明论文共分5个部分(导言和正文)。导言部分简要论述了选题的依据与意义、论文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基本框架与主要内容。论文的正文共分4部分。第一部分首先综述城市国际化和主导产业的一般理论,并提出主导产业选择的一般指标。第二部分探讨广州国际化面临...
安莉[1]2004年在《世界不同体制国家政府质量研究——兼论中国政府质量优化问题》文中指出迄今为止,市场经济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即早期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和现代有政府干预调节的市场经济。划分这两个阶段的最为重要的标志,就是政府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根本变化。在市场经济的早期发展阶段,...
曲文轶[1]2000年在《俄罗斯过渡经济中的私有化》文中研究指明围绕着俄罗斯私有化问题,始终存在着激烈的争论。那么该如何正确看待俄罗斯的私有化?笔者通过实证考察私有化对俄罗斯所有制关系、微观经济绩效及宏观经济运行产生的影响,揭示出私有化的经济效应,然后结合社会政治效果对俄罗斯私有化的成效进行了综合评...
刘政[1]2007年在《我国政府经济职能定位的哲学考察》文中认为自从市场经济产生以来,有关政府作用的课题就一直为各个时代的经济学家所关注,并成为各个经济学派不断探索和争论的主要话题。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对政府经济职能的正确定位问题。政府经济职能是指政府从社会经...
赵光磊[1]2005年在《亚太经合组织机制创新的制度分析》文中提出区域经济集团化与全球化一样,已经成为推动世界经济进步的最重要的力量之一,但这一趋势在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亚太地区进展却相对缓慢。区域内各国及经济体之间由于相互依存产生的经济往来,使得亚太经合组织应运而生。本文认为,与传统的地区一体化模式...
王颖晖[1]2000年在《转型期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因素分析》文中指出本文以制度经济学理论为基础,运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转型期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历程中出现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主要针对在城镇私营经济和农村乡镇集体经济的发展时期中所发生的制度创新、产权变迁以及市场化程度逐步加深的民营...
赵昌彦[1]2000年在《高科技产业领域的政府行为分析》文中指出当今世界的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高科技竞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不仅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它和国家经济、社会、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有自身发生发展的规律,需要政府随着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更新政府行为,对其进行积极的扶持...
牛革平[1]2000年在《论我国当前生产过剩的特征、原因及其解决》文中研究说明1997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出现了生产过剩、有效需求不足的现象,生产能力大量闲置,库存不断增加,物价水平持续走低,货币资金大量闲置,就业形势趋于恶化。当前的生产过剩既是总量性的,又是结构性的。从需求方面看,有效需求不足是需求...
谢鲁江[1]2000年在《财产积累与经济增长》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的主旨在于:由于长达几十年的以国家为主体的资本积累,社会拥有了巨额的国有工业化资产;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社会多元化资本积累主体开始形成并有了长足的发展,广大社会成员的收入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这些社会历史条件,对转变整个社会的资本积累方...
李春生[1]2000年在《开阳县硒资源农业开发利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硒(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国内外许多人对硒的摄入量达不到维持健康的最低需要量或生理需要量,这些人为健康需要,必须补充硒。目前开发富硒农产品的地区少,生产的富硒农产品尚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开阳县地处富硒地区,据分析测试表层土壤许...
于亦文[1]2000年在《河南省产业结构分析与经济预测》文中研究说明区域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其调控是许多学者和政府决策者所关心的问题。如何在现有产业结构的基础上,结合区域自身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控优化,实现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保证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是一个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叶敏弦[1]2014年在《县域绿色经济差异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绿色经济在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中已进行不同程度的实践探索,正在成为县域经济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选择,同时呈现差异化发展新特点,成为县域避免同质化竞争、增强特色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导向。基于区域经济特色发展与差异竞争的需要,...
李哲懿[1]2016年在《马克思阶级理论及其当代价值》文中提出目前理论界虽然对马克思阶级理论研究较多,但综合来看,不难发现,对于马克思阶级理论思想内涵的解读还存在较大争议,部分学者要么质疑、批判马克思的阶级理论,要么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思想渐行渐远。理论界迫切需要进一步厘清马克思阶级理论的科学内涵,给...
赵根宏[1]2016年在《中国宏观经济预期管理研究》文中提出预期管理作为宏观调控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通过有效引导、协调和稳定社会预期,去追求经济政策正效用最大化、副作用最小化的效果组合。预期管理源起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成型于本世纪之初,在近年来各经济体应对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与持续疲弱...
黄金元[1]2005年在《国家系统安全理论初探》文中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面对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国际社会对复杂多变的安全形势,尤其是国家安全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日益广泛深入,从而形成了“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综合安全”、“均势安全”、“新集体安全”、“新综合安全”等各种...
秦伟江[1]2010年在《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区域自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族区域自治的发展与完善受到其制度空间的支持和约束。从制度空间的角度来讨论民族区域自治发展与完善的基本规律,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制度空间的多元参与主体,各参与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制度空间的不同存在形态,以及不同形态制度空间...
王成仁[1]2011年在《博弈与规制:中国风电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我国风电产业也是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的重点。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风电产业装机规模已居世界首位,新增装机连年保持高速增长。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风电并网难、技术突破难等问题一直存在。本文运用政府经济理论、...
哈斯塔娜,刘荣[1]2002年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文中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建立和完善,必然要求改变我国政府原有的经济管理职能。笔者通过政府经济职能的转换过程探索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职能转换的重要性、基本内容以及进一步深化政府经济职能改革的一些思...
孙常毅[1]2016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政府和市场关系》文中认为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再次提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且明确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王琼[1]2000年在《个旧市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替代产业选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对个旧产业结构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从个旧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以及个旧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工业城市,其发展历程所具有的规律性两个层面,论证了个旧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然后对主导产业的概念进行了理论探讨,并运用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