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慧[1]2002年在《一种提高PDA胶体相对分子质量的新方法探索》文中指出本文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与丙烯酰胺为原料,分别从活泼单体补加法和提高单体纯度方面入手,合成一种水溶性阳离子型共聚物PDA。对影响以活泼单体补加法合成的30%阳离子度PDA产物性能的工艺条件作了研究,所得产物PDA特征粘度为...
彭慧[1]2003年在《原子转移自由基乳液聚合及新型嵌段共聚物的合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乳液聚合法和溶液聚合法,分别可控合成了结构明确的聚甲基丙烯酸丁酯(PBMA)及一系列嵌段共聚物。采用IR、~1H-NMR、DSC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GPC对聚合物的分子量...
程振平[1]2003年在《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苯乙烯在微波辐射及常规加热作用下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文中提出本文首次尝试将脉冲微波辐射(PMI)及微波辐射(MI)技术应用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omtransferradicalpolymerization,ATRP),系统地...
孙梅[1]2004年在《由一维到多维双光子聚合引发剂的设计、合成、表征及性质》文中研究指明根据大量文献的调研得知,强双光子吸收材料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本论文设计合成了由一维到多维具有双光子效应的化合物,培养并解出4个新化合物的单晶。用元素分析,核磁共振谱,电喷雾质谱,有机质谱,IR等现代化分析手段进...
周安安[1]2003年在《有水条件下环硅氧烷开环聚合机理及动力学研究》文中认为碱催化连续法制备羟基聚硅氧烷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际上出现的新工艺,其工艺本质为有微量水条件下环硅氧烷开环聚合一步合成羟基聚硅氧烷。有关环硅氧烷开环聚合的研究,前人多在无水条件下进行,而在有水条件下的环硅氧烷开环聚合研究报...
何晓梅[1]2001年在《微波辐射下MMA原子转移自由基本体聚合》文中提出本文首次将微波技术应用于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ATRP)。采用溶剂回流法控制恒温状态,进行了微波辐照下恒温恒功率的MMA的本体ATRP的研究。合成了有可能作为ATRP引发体系配体的雷(同,(吕吕))形化合物:四苯基卟啉和铜酞...
王曦[1]2001年在《醋酸乙烯聚合过程数学模型》文中指出聚合物分子量分布的在线控制问题,是目前化工生产中尚未圆满解决的一大难题,而建立聚合反应过程的数学模型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前提和关键。为此,本文以一个工业化的醋酸乙烯聚合生产过程为对象,结合聚合反应的反应机理及实际的工艺状况,利用浓度法和生成函数技...
阳庆元[1]2001年在《聚合物导热系数的模型化研究》文中认为聚合物的热传递性质在聚合物的工艺加工和使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聚合物的热传递性质进行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使我们能够进一步了解聚合物的内在结构,而且还可以帮助我们在实际应用中预测聚合物的性能。聚合物的导热系数是用来表征其导...
楚卫东[1]1998年在《表面界面生长中的两因素的理论探讨》文中提出本文介绍了表面界面生长领域的问题和研究方法,其中详细描述了动力学重整化群方法和作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课题——表面界面生长过程中的表面弛豫效应以及点缺陷对生长表面构形的影响。本文的结构是:第一章概述了表面界面生长领域的研究工作,介绍了动...
商利容,王健红[1]2003年在《PET聚合反应器建模及在聚合流程动态模拟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该文提出了用通用的反应器模型来模拟PET聚合反应流程中各阶段的反应器。采用“链节分析法”建立的聚合反应器模型真实地反映了聚合过程中不同阶段反应器的动态特性,通过在全流程仿真模拟中的成功应用验证了此...
商亚娟[1]2000年在《超常价态过渡金属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镍(IV)氧化还原引发自由基聚合反应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着重对超常价态过渡金属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镍(IV)(简称DPN)用于自由基聚合新型引发体系方面进行了研究。一般文献认为Ni(Ⅳ)→Ni(Ⅱ)的过程是一步双电子转移过程,无中间产物自由基...
王临才[1]2007年在《后过渡铁、镍金属有机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迄今为止,对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核方面,有关双核后过渡金属催化剂方面的报道较少。双核聚烯烃催化剂内的两个金属中心之间存在特殊的协同效应,使得双核催化剂表现出与相应单核催化剂不同的催化性能,例如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