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竹君[1]2003年在《中国传统庙市空间在当代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再生》文中提出论文通过回溯庙会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的起源及集市作为庙会活动的衍生物的产生,分析庙会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通过“市”的介入开始发生量变,直至庙市的形成完成第一次质变的过程,找到庙市空间的内部结构“庙—市”。并通过对湖州新市觉...
李舸[1]2003年在《居住社区环境·建筑一体化营造初探》文中提出“居住社区环境·建筑一体化营造”是研究居住社区空间结构整体营造的重要课题和组成部分。是居住社区规划领域和建筑设计领域之间的一种“中介领域”。通过这种中介领域,个体与社区、建筑与居住社区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契合得以发生。...
康峰[1]2003年在《阳城上庄村聚落及民居形态分析》文中认为乡土建筑研究的目的在于开发乡土建筑本身蕴含的价值。乡土建筑有多方面的价值,主要有:使用价值,认识价值,审美价值,情感价值和启发建筑设计者在内的一切人的智慧的价值。乡土建筑研究包括与乡土生活相对应的各个种类的建筑,这些建筑存在的基本形态是形...
窦思[1]2003年在《黄土高原沟壑区人类关于传统山地村落的记忆消失初探》文中提出本文在分析黄土高原沟壑区社会、经济、生态背景的基础上,提出黄土高原沟壑区人类关于传统山地村落的记忆正在逐渐消失,应立刻引起建筑界注意;并在研究分析其保护意义之后,进行了记忆保护的方法研究初探。通过以上研究,论文得出结论...
刘和[1]2003年在《滨水城市中心公共环境的活力》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针对部分已经建成的滨水城市中心公共环境缺乏活力的现状,探讨提高滨水城市中心公共环境活力的方法。文章从分析使用者、场所和活动之间的关系入手,归纳了两种模式,并以此作为基础分别从规划设计和场所经营管理两个角度阐释与滨水城市中心公共环境活...
刘荣凤[1]2003年在《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建构解析》文中指出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环境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在城市环境的改善和城市景观风貌的营造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合理的布局城市绿地和准确的测定城市绿量可以保证其在城市环境系统中充分发挥改善环境的作用;科学定位城市绿化风格、客观把握城市绿地关键环节的设计,...
周宁[1]2003年在《传统场镇的肌理分析与整合思考》文中提出重庆地区的传统场镇是该地区人民世代生息繁衍的物质载体,同时它也体现着这一特定地域的自然地理生态和社会历史文化。不同历史时期场镇片段的交织迭加形成了现存的肌理特征,它记载了场镇的兴衰历程。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今天,许多富有历史意义的原有肌理被...
唐文跃[1]2003年在《广州城市景观演变机制探析》文中指出当前我国许多城市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城市景观的建设,但是由于我国城市景观方面的研究刚起步,理论和方法都滞后于景观建设实践,导致许多城市的景观建设出现了严重的偏差,甚至走入了某些误区,也逐渐丧失了城市的特色与个性。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强城市景...
肖飞[1]2003年在《洪湖湿地结构与生态功能评价及系统稳定性研究》文中提出湿地结构、生态功能和系统稳定性是湿地研究的重要方面,其评价与研究是湿地保护、开发和进行湿地生态恢复的重要基础。本文利用3S技术对洪湖湿地类型结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湿地景观格局;并对洪湖自然湿地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类型结构动...
何瑛[1]2003年在《现代商业业态探析》文中认为本文分别研究了单体商业业态的演化规律和商业业态结构的演进规律,从静态、动态和静动态结合角度全面综合分析了商业业态的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考察了目前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适合我国转轨型市场经济和经济发展现状的叁种典型现代商业业态一大型连锁超市、连锁便利店和网...
江汇[1]2003年在《我国电力工业产业结构与关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工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3年全国的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85亿千瓦,全国发电量达到19080亿千瓦时,用电量达到18910亿千瓦时,电力供需形势总体紧张,缺电较为严峻。电力工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和矛盾,不...
孟庆玉[1]2003年在《工业建筑设计方法及观念的变迁》文中研究表明工业建筑本质上作为现代新技术和新材料的主要载体,作为一种公认的房屋类型始于19世纪下半叶,开始成为建筑师工作的一个新的领域,同时促进了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人类的居住、生活条件,为大规模的商业活动、集会、教育学习、政治...
李志英[1]2002年在《黔东南南侗地区侗族村寨聚落形态研究》文中指出贵州省黔东南州南部侗族村寨以其浓郁、古朴的民族文化正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在贵州省大力发展旅游业振兴民族地区经济的同时,民族村寨风情探奇游已纳入了贵州省旅游业“十五”规划中的“叁个主题品牌旅游产品”之一,面对市场经济的强力渗透,该地...
唐由海[1]2002年在《城市·基因·形态——传统住区形态更新》文中研究说明传统住区是城市中最具特色、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传统住区更新日益为人们所关注;而传统住区形态更新作为整个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涉及的学科领域目趋广泛,成为城市住区的研究主题...
岳华[1]2002年在《现代观演建筑前厅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现代观演建筑作为公共建筑中的重要类型,正发生着内容和形式上的变革。大型化、综合型是其总的发展趋势,满足现代观众多元化、多方位的文化需求使其涵盖越来越多的社会功能。现代观演建筑的前厅作为观演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已开...
张翼飞[1]2007年在《城市商业中心区公共空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商业中心公共空间是城市开放空间的一个特殊分支,是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市民的购物、游憩、休闲场所,同时也是展示城市形象、人文风貌、社会观念的窗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商业中心公共空间以其日新月异的面貌和特有的优势在...
谢力[1]2002年在《山地人居环境建设简史(西方部分)》文中提出在城市建设用地日益紧张的今天,对山地环境资源的开发显得格外重要,而对山地人居环境建设的研究成为了规划建筑界广泛关注的课题。由于山地人居环境的建设与诸多因素有关,使问题研究起来比较复杂,目前的研究成果还不能完全满足实际的需要。由于对历史...
刘征[1]2002年在《山地人居环境建设简史(中国部分)》文中指出山地人居环境是指在山地区域中,由人、构筑物、自然环境以及相互间关系构成的复杂系统。山地人居环境是人类最早的栖息地之一,他的发展历史与其他地区的人居环境一样久远,然而却长期受到忽视。本文将山地人居环境这一系统中的各组成要素简单概括为人与...
谢祥辉[1]2002年在《沿街建筑边界的双重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促进了城市化步伐的加速。这对我们广大建筑人员来讲,既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又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我们的手中笔下,会有多少条街道在短期内被建造出来,又有多少幢旧建筑被拆除而代之以新建筑。不过,在我们陶醉于“一年一个样,叁年大...
李静[1]2009年在《大城市低收入人口空间分布及其聚居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开始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并带来产业结构与就业制度、社会财富和分配制度等社会经济领域的一系列变化,其中最根本的变化就是中国社会开始由整合型社会向分化型社会快速转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