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论文

  • 多种蛋白质组学技术策略用于人血清蛋白质组分析的比较研究——国际人类蛋白质组组织血浆蛋白质组合作研究项目

    多种蛋白质组学技术策略用于人血清蛋白质组分析的比较研究——国际人类蛋白质组组织血浆蛋白质组合作研究项目

    巩燕,李晓海,应万涛,蔡耘,钱小红[1]2006年在《血液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技术及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人血液含有来源于几乎所有细胞、组织、器官的蛋白质,可以直接反映病理、生理状态,是各种疾病诊断、生物标志物发现的最有价值的标本。因此,长期以来,血浆蛋白质组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并被人类蛋白质组组织(HU...
  • 口腔鳞癌VEGF及PCNA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口腔鳞癌VEGF及PCNA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成洲[1]2003年在《口腔鳞癌VEGF及PCNA表达及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运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VEGF、PCNA在口腔鳞癌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探讨这两种细胞因子在口腔鳞癌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收集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1999-2001年手术后石蜡包埋的原...
  • 鼻咽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的分子分类

    鼻咽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的分子分类

    王爽[1]2004年在《鼻咽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分子分类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鼻咽癌(nasopharyngealcarcinoma,NPC)是我国南方五省及东南亚地区常见的一类恶性肿瘤。病因学研究表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EB病毒感染均与NPC的发生有关。由于NPC的组织形态学比较复杂,目前对于NP...
  • EGFR及PCNA在口腔粘膜上皮异型增生及口腔鳞癌组织中表达意义及相关性研究

    EGFR及PCNA在口腔粘膜上皮异型增生及口腔鳞癌组织中表达意义及相关性研究

    陈乔尔[1]2002年在《EGFR及PCNA在口腔粘膜上皮异型增生及口腔鳞癌组织中表达意义及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口腔粘膜上皮异型增生及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意义及其相互关系,探讨EGFR及PCNA表达在口...
  • CD44v6、E-cadher in与口腔鳞状细胞癌预后——临床与病理研究

    CD44v6、E-cadher in与口腔鳞状细胞癌预后——临床与病理研究

    王德勇[1]2013年在《P-Akt和P-mTOR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Akt/mTOR信号通路中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proteinkinaswB)P-Akt及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Phosphorylatedmammaliantarget...
  • Ⅰ.骨形成蛋白及其单抗的研制与应用的综合研究 Ⅱ.正常及异常状态口腔粘膜上皮的形态定量学研究

    Ⅰ.骨形成蛋白及其单抗的研制与应用的综合研究 Ⅱ.正常及异常状态口腔粘膜上皮的形态定量学研究

    金岩[1]1991年在《Ⅰ.骨形成蛋白及其单抗的研制与应用的综合研究Ⅱ.正常及异常状态口腔粘膜上皮的形态定量学研究》文中认为骨形成蛋白(BoneMorphogeniticProtein简称BMP)是一种高效的诱导物质,它能诱导间充质细胞分化成软骨和骨细胞,使之在非骨纽织中形成骨组织。BMP在骨修复中...
  • 口腔鳞状细胞癌不同区域病理学分级及增殖活性的差异

    口腔鳞状细胞癌不同区域病理学分级及增殖活性的差异

    张强[1]2000年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不同区域病理学分级及增殖活性的差异》文中提出目的: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不同区域的病理分级及细胞增殖活性的差异,并探讨其临床意义和理论意义。方法:对15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标本按照统一标准分为表面区,中心区,深层浸涧区,癌周组织,正常组织。分别对表面区,中心区,深层浸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