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栋[1]2013年在《教师行动学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育变革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着诸多的机遇和挑战。随着世界范围内课程改革的实施,提升教师素质已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决定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所在,而教师素质的提高则需要通过教师学习得以实现。然而,传统的教师学习存在学习方式单一、学...
吴文[1]2012年在《英语教学生态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统英语语言教学要么从人——主体的角度出发,偏向极端的主观性,过度强调人的自主性、自觉性和能动性;要么从语言——客体的角度出发,囿于纯粹的客观性,消极看待人的他主性和受动性;要么从环境——外在的因素出发,侧重外因的决定性,无视语言的生成性和学...
顾露雯[1]2013年在《通识教育视野下我国大学外语课程改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化时代,外语是世界交流与沟通的桥梁。我国大学毕业生如果具备较高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对异质文化的理解与包容能力及宽广的国际化视野,不仅可以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也有助于促进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了解与交流,增...
张永梅[1]2003年在《恭维及其反应:英汉对比研究》文中认为在人类的言语交际中,恭维语是一种使用频率较高的言语交际行为。中美两国语言都有丰富的恭维语,他们起着问候、鼓励、致谢、开启话题及缓解矛盾等作用。但是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不同于其它民族的语言和文化,这种语言和文化都具有本民族特有的表现模式和内容,...
张艳红[1]2012年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动态评价研究》文中指出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大多以终结性的测试为主导,这种评价方式内容单一,标准机械,过分强调结果,忽略学习过程,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发展。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专门对教学评估内容进行了补充,强调评估的...
师云芳[1]2014年在《非言语交际在泰国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着全球经济贸易和文化的不断交流和融合,中外交流的渠道变得更加丰富,中国的改革开放程度也越来越深,经济发展飞速,中国综合国力和地位也得到不断提升,对世界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这一切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对中国这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
李航[1]2011年在《外语课堂师生意义协商:互动与优化》文中研究指明“外语课堂的师生意义协商互动”是指师生“共同体”在外语课堂教学情境中预见、感知、或体验到理解困难时共同做出努力,对所使用的目的语(外语)进行交互调整,以保证课堂交互活动的顺利进行,最终达到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发展之目的。作为一种特殊的...
王晓音[1]2013年在《对外汉语教师素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针对对外汉语教师队伍现存的基本素质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专业素质有待完善等问题,以及当前研究中对教师素质界定的视角微观、内涵模糊等缺憾,提出“大素质”概念,从基本素质、专业素养两个大的方面着眼,对对外汉语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人格素养以及...
王海霞[1]2002年在《社交语用失误:跨文化交际观》文中指出语言表达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防止语用失误。语用失误不是指一般遣词造句中出现的语言运用错误,而是说话不合时宜的失误,或者说话方式不妥,表达不合习惯等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失误。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出现发音、用词或结构错误都是表层错误,...
王晓音[1]2013年在《对外汉语教师素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针对对外汉语教师队伍现存的基本素质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专业素质有待完善等问题,以及当前研究中对教师素质界定的视角微观、内涵模糊等缺憾,提出“大素质”概念,从基本素质、专业素养两个大的方面着眼,对对外汉语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人格素养以及...
唐智芳[1]2012年在《文化视域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动和世界文化的多元发展,大力推广本国语言,传播本国文化己成为世界各国语言教育的一种共同的价值取向。对外汉语教学是促进汉语国际推广、传播中国优秀文化的主要途径,它强调以语言的理解和运用为前提,整合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
卢加伟[1]2014年在《中国英语学习者二语会话中语用非流利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二语习得领域,学习者二语会话中出现的停顿、修正等各种非流利现象往往被看作是二语口语能力欠佳的表现。然而,就像在母语中会经常出现非流利现象一样,二语会话中的一些非流利现象并不一定是由语言能力问题导致的。相关研...
邓一恒[1]2002年在《国际条约句子层次英译中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旨在研究国际条约在句子层次上的英译中问题。作者试图借鉴普通翻译理论和语言学方法来分析条约的翻译。确切的说,作者结合了语用学的言语行为理论,交际翻译法和奈达的叁步翻译步骤来构建理论框架,进行条约翻译的研究。在法律翻译领域长期以来一直存...
刘丹[1]2012年在《英汉礼貌语对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礼貌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在语言中表现出一个民族内在的文化传统。对比英汉礼貌语言,可以从招呼语及告别语,交谈中的起首语和结束语,请求、感谢及道歉词语入手,谈论英汉礼貌称呼语的异同。还要从语法方面研究英语礼貌语在人称代词、时、体、态及句法中的特殊...
孙寅[1]2013年在《初中英语语法知识输入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语法教学历来都是外语教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在新课程标准的影响下,交际法成为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的主流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强调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虽然师生关系越来越融洽,课堂氛围也变得热烈起来,但是语法教学受到了淡化。教师不讲授语法...
杨庆[1]2013年在《论中美时间观差异及在语言词汇方面的体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世界上掀起了一股学习汉语的热潮,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关注中国,关注中国文化。作为东西方代表的中美两国,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与美国热情开放的文化相比,中国文化显得内敛而神秘。在这样不同的文化背景...
唐智芳[1]2012年在《文化视域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动和世界文化的多元发展,大力推广本国语言,传播本国文化己成为世界各国语言教育的一种共同的价值取向。对外汉语教学是促进汉语国际推广、传播中国优秀文化的主要途径,它强调以语言的理解和运用为前提,整合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
陈云端[1]2013年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研究》文中认为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对大部分英语学习者来说,跨文化交际语用能力主要是在英语课堂学习中获得的。而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只重视语言教学,强调语音、语调、语法、词汇及句型的练习和掌握,却忽略了跨文化交际语用能力的培养、英语文化背景知识...
付蓉[1]2015年在《从跨文化的角度探讨汉语新词新语的英译》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我国和世界各国之间的来往不断,经济发展的同时,国与国之间不断地相互了解,各国的文化水平差异巨大,跨文化的沟通常常会因为不同地区的风土习俗不同而引起纠纷。因此,语言沟通成为必不可少的交流方式。英语是国际公...
朱光胜[1]2001年在《论对外汉教学中汉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采取文献阅读和经验总结法,从培养外国学生汉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出发,对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的界定及相互关系进行论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培养汉语交际能力的宏观指导和微观指导,旨在促进对外汉语教学的改进,将培养汉语交际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