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国人颈椎钩突的螺旋CT测量研究]()
朱建兵[1]2004年在《正常国人颈椎钩突的螺旋CT测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螺旋CT测量,获得颈椎钩突、椎体以及椎间孔大小的数据资料,分析总结颈椎钩突大小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相关解剖结构的相关性,为今后颈椎病的研究打下基础。材料与方法:选择120名无颈椎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志愿者,根据年龄分为6组...
![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评价左室整体舒张功能的临床研究]()
孙兆家[1]2003年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评价左室整体舒张功能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测定二尖瓣环的舒张早期和晚期运动速度(Em与Am)以评价左室整体舒张功能,并与二尖瓣前向血流频谱以及肺静脉血流频谱方法进行对比,确定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在评价左室整体舒张功能方面的临床应用...
![胸腺肽α1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临床应用]()
汪家敏[1]2003年在《胸腺肽α1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临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胸腺肽α1(thymosinα1,简称Tα1)是含有28个氨基酸的酸性多肽,具有乙酰化的氨基端。它最早是由牛胸腺中提取的一种称为胸腺组分5中分离出来的多肽,普遍存在于哺乳动物的各种组织细胞中,具有极强的提...
![低剂量MSCT气管支气管树重建的动物实验研究]()
刘鑫[1]2003年在《低剂量MSCT气管支气管树重建的动物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前言低剂量CT技术从出现至今有10余年的历史,已经在胸部体检方面展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检出率及检测结节直径上均具有明显优势,对于早期和Ⅰ期可切除期肺癌检出能力显着提高,而其辐射剂量仅为传统螺旋CT的1/10~1/6。...
![~(131)I-MIBG肾上腺髓质显像诊断儿茶酚胺增多症的临床价值]()
葛永斌[1]2003年在《~(131)I-MIBG肾上腺髓质显像诊断儿茶酚胺增多症的临床价值》文中提出[目的]:评价~(131)I-MIBG肾上腺髓质显像诊断儿茶酚胺增多症的临床价值,提高临床对~(131)I-MIBG肾上腺髓质显像诊断价值的认识。[方法]:以1997-2002年在我院接受~(131...
![不同程度心肌缺血与左室室壁运动异常关系的实验研究]()
孙晖[1]2003年在《不同程度心肌缺血与左室室壁运动异常关系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背景和目的:随着冠心病发病率的不断上升,寻求无创检测心肌缺血的新方法变得越来越迫切。室壁运动异常(ventricularwallmotionabnormality,VWMA)是心肌缺血的特征性表现,因而寻求更加灵敏地检...
![早期缺血性脑水肿的AQP4表达规律与磁共振成像机制的相关性研究]()
鲁宏[1]2003年在《早期缺血性脑水肿的AQP4表达规律与磁共振成像机制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4(AQP4)在早期缺血性脑水肿过程中的表达规律。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4只、假手术组12只和手术组(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24只。将后2组再进一...
![人脑语言认知的功能磁共振成像实验研究]()
刘子旺[1]2007年在《肝气郁结证患者功能磁共振成像和脑电非线性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肝气郁结证是中医常见的证候,伴随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因此,本研究利用行为医学、脑功能成像和神经电生理方法对肝气郁结证患者进行研究,探讨肝气郁结证患者在个性特征改变,以及脑功能成像和神经电生理方面变化的可视化客观...
![健康教育对外科腹部手术病人焦虑情绪及术后肺功能影响的研究]()
侯睿[1]2003年在《健康教育对外科腹部手术病人焦虑情绪及术后肺功能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PulmonaryComplications,PPC)是腹部外科手术后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12%-60%,严重者可诱发ARDS、MODS。手术对组织的损伤、麻醉...
![颅颈结合区薄层断面影像解剖学研究]()
陈现红[1]2003年在《颅颈结合区薄层断面影像解剖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正常人群颅颈结合区解剖结构作系统的薄层断面影像解剖学研究,以探讨不同年龄段低位脑神经、枕下海绵窦及相关血管MRI的最佳显示方法及正常参考值,分析正常人体低位脑神经及枕下海绵窦与相关血管的关系;并以首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薄...
![HBV DNA和HCV RNA的全血联合快速检测]()
赵翎皓[1]2016年在《乙肝病毒(HBV)对于肝癌宿主基因组的插入整合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和目的: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在全世界范围内均位居发病率最为普遍的恶性实体肿瘤前列,其在全球范围内的癌症发病率中高居第五,并且其肿瘤导致的相关死...
![术前肠内营养对术后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吴胜东[1]2003年在《术前肠内营养对术后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文中指出外科手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去除病灶的同时亦必然对机体产生负面影响,创伤会给机体造成巨大的有时是永久性的损害。因此,手术本身引起的创伤仍旧是患者康复的隐患。由于麻醉、手术操作、失血等刺激往往对机体造成强烈应激,导致应激激素大量释放和...
![肝脏的血液供应: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研究]()
张龙江[1]2003年在《肝脏的血液供应: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单次注射对比剂期间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spiralcomputedtomography,MSCT)行肝脏血管结构叁维重建的可行性;评价CT血管造影(CTangiography,CTA)显示肝动脉...
![周围性肺栓塞的影像学评价及病理学对照研究]()
朱力[1]2003年在《周围性肺栓塞的影像学评价及病理学对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DSA、HCT、MRI和ECT等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系统观察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周围性肺栓塞的显示情况,评价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对周围性肺栓塞的诊断作用,分析各种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学改变之间的联系,探讨肺栓塞发生后机体修...
![新疆部分地区麻疹野病毒分离与基因型测定分析(2001~2002)]()
俞雪莲[1]2003年在《新疆部分地区麻疹野病毒分离与基因型测定分析(2001~2002)》文中提出目的:了解我区麻疹病毒现状,完善我国麻疹病毒基因型别,探索麻疹病毒分离成功所需的各种技术要求,为在我区控制与消除麻疹提供本底材料。方法:采集麻疹疑似病例咽拭子和尿液标本,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出版的《麻疹病...
![早期缺血性脑梗死磁共振扩散加权和灌注加权成像的实验研究]()
吕涵青[1]2003年在《早期缺血性脑梗死磁共振扩散加权和灌注加权成像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和目的:脑梗死是一种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的常见脑血管病,为了提高生存率、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显得至关重要。磁共振成像新技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
![结核杆菌的培养特性及快速检测研究]()
赵建文[1]2003年在《结核杆菌的培养特性及快速检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压电石英传感器发展迅速,出现了许多种类的压电石英晶体生物传感器,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环境监测、工业生产以及食品卫生监督等领域,压电生物阻抗传感器检测微生物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方便、快捷、灵敏、操作简单等优点,而目前...
![对成年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的评价和修订]()
任晓琳[1]2003年在《对成年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的评价和修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翻译和修订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癫痫患者生活质量调查表,通过对成年癫痫患者的调查,评估翻译修订后的QOLIE-31(中文版)量表的信度和效度,以达到准确评估我国成年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对象预调查从2001年10...
![代谢性及内分泌性骨质软化的影像学研究]()
田小丽,蔡跃增,李景学[1]2005年在《代谢性及内分泌性骨质软化影像学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代谢性及内分泌性骨病所致骨质软化的一些影像学表现的成因及其在鉴别诊断上的意义。方法:收集X线平片上具有骨质软化表现的病例36例,进行骨结构及骨密度的影像学分析。对6例平片发现有假骨折线的病人行局部薄层CT...
![类风湿关节炎的腕关节MRI及临床应用研究]()
刘新爱[1]2013年在《MRI检查技术在腕关节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及目的目前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主要依赖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以及血清学检查;影像学检查中,X线可以发现骨质改变,但不能发现关节内软组织病变和关节软骨受损,当X线出现关节间隙的变窄、关节面侵蚀等异常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