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年,林家伟,师光禄[1]2017年在《不同树龄枣园节肢动物群落动态研究》文中认为枣树树冠较大,覆盖度较宽,与其他农田粮食作物生态系统比较起来,较为复杂。另外,枣树本身的生理学、生物学及其生化特点、物理性状、树冠大小、结构及树龄对枣园节肢动物的影响相对复杂,其中大量的工作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了解枣林...
陈光升[1]2002年在《重庆缙云山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与环境的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运用相关分析,对缙云山常绿阔叶林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质、全N、水解N、有效P、有效K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过氧化氢酶、转化酶、酸性磷酸酶活性与有机质、全N、水解N、有...
罗孟军[1]2002年在《枯斑盘多毛孢菌生物学特性及毒素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松赤枯病是松树幼龄林上常见的病害,分布广,危害严重,自1974年开始发生危害,到1980年流行以来,已成为四川主要林木针叶病害,居林木病害首位。开展枯斑盘多毛孢菌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毒素的研究对深入探索松赤枯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发...
张华新[1]1996年在《油松种子园优质高产的遗传和栽培基础》文中研究指明提高油松种子园种子产量和品质是种子园管理的核心,也是当前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于1985~1995年在河南卢氏和内蒙古宁城黑里河油松种子园,观测了雌雄球花在树冠中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了光环境对雌雄球花空间分布的影响,探讨...
田晓瑞[1]2000年在《防火林带阻火机理研究》文中认为防火林带在我国南方普遍推广应用,目前它已成为我国一项主要的森林防火对策。但防火林带在技术上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抗火树种选择的方法、防火林带的造林密度、防火林带的结构、防火林带的最佳位置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开展了防火林带阻火机理研究,为完善防火...
潘怡[1]2000年在《不同经营毛竹林土壤生化性质及其变化动态》文中认为本实验在毛竹产区五个实验点上对不同林分类型和经营措施的样地进行土壤生化性质的测定。分析了毛竹林中土壤酶,土壤微生物及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经在不同年份除草剂处理后竹林土壤生化指标的变异规律;毛竹混交林和毛竹纯林中土壤微生物,土壤酶的...
何艺玲[1]2000年在《不同类型毛竹林林下植被的发育状况及其与土壤养分关系的研究》文中提出在福建建阳溪头村、浙江富阳庙山坞林场、浙江淳安县姥山林场、浙江安吉县港口乡、永和乡五个试验区,对林下植被在不同毛竹林中的发育差异及与土壤养分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毛竹林分因子与林下植被的相关性;毛竹...
苗平[1]2000年在《马尾松木材高温干燥的水分迁移和热量传递》文中提出木材干燥过程从本质上讲是一个能量传递和质量传递的过程,尤其是在干燥过程中的水分状态的变化,直接反映了干燥速度的快慢和木材内部应力的发展规律。但是至今还没有一种成熟的理论对其进行定量的描述。特别是我国在建立高温干燥过程中的热质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