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年代美国经济中的通胀和失业

    90年代美国经济中的通胀和失业

    庄芮[1]2001年在《90年代美国经济中的通胀和失业》文中研究指明90年代,美国宏观经济运行出现了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一高两低”的特征。其中,通胀和失业在“一高”背景下持续保持“两低”最令人瞩目。针对这一现象,本文结合相关的通胀理论、失业理论和菲利普斯曲线理论,逐一分析了90年代美国经济实现低...
  • 试论亚洲汇率制度的选择

    试论亚洲汇率制度的选择

    陈小凡[1]2001年在《试论亚洲汇率制度的选择》文中研究说明进入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领域发生了两大事件:一是,一系列金融危机不断发生,亚洲金融危机使亚洲各国的货币与经济受到极大冲击,资产缩水,经济倒退,人民生活水平大为下降,甚至引发政治危机与社会动荡。这表明旧的国际货币体系面对流动性极强的国际资...
  • 中国贷币政策传导机制分析

    中国贷币政策传导机制分析

    曾宪久[1]2004年在《国外贷币政策传导模式借鉴(之四)——启示及中国贷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总体模型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国外贷币政策传导模式借鉴(之四)——启示及中国贷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总体模型设计@曾宪久$人民银行成都分行!成都市邮编:610041曹赢[2]2017年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研究》文中指出量...
  • 论金融衍生交易的法律规制——以美国法为研究中心

    论金融衍生交易的法律规制——以美国法为研究中心

    丁晓华[1]2001年在《论金融衍生交易的法律规制》文中提出全文分为导言、主文和结束语叁个部分。主文分为四章。第一章对金融衍生工具的内涵、沿革、功能以及金融衍生交易引发的法律问题作了概要性的介绍。金融衍生工具是规避汇率风险、利率风险及其他市场风险的有效工具,它具有未来性、表外性、杠杆性等诸多特点,能...
  • 论当前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困境及其出路

    论当前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困境及其出路

    欧林宏[1]2001年在《论当前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困境及其出路》文中研究表明企业债券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IS—LM模型、资产需求理论和资本结构理论及我国实际推断出,我国应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的结论。但是,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一直比较滞后,相关的理论和政策与实际还有较大距离,这对经...
  • 中国金融业经营模式探讨

    中国金融业经营模式探讨

    刘新华[1]2008年在《中国金融业经营模式走向分析》文中指出金融业的经营模式大致可以分为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两种。中国目前的经营模式属于分业经营模式,而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的经营模式属于混业经营模式,或逐渐向混业经营模式迈进。对于中国应当实行何种金融模式,众多学者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这一方面说明这一问...
  • 衍生交易的法律监管

    衍生交易的法律监管

    王刚[1]2007年在《国际金融衍生工具市场法律监管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金融衍生工具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全球金融创新浪潮中的高科技产品,它是在传统金融品(如货币、股票、债券等)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新兴金融工具。金融衍生工具本身的杠杆性、未来性、虚拟性等特征使得其本身存在隐藏着极大的风险,如果运用不当、管理...
  • 银行业务与证券业务的“合业经营”与“分业经营”

    银行业务与证券业务的“合业经营”与“分业经营”

    葛彦[1]2001年在《银行业务与证券业务的“合业经营”与“分业经营”》文中研究表明引言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在一国的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通常扮演的是一个金融中介人的角色:从社会中吸收大量的闲置资金,再将其贷给企业,以弥补他们的资金不足。它一方面使存款得以流动,另一方面又提供了清偿和风险分担...
  •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及其对我国住房金融业的启示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及其对我国住房金融业的启示

    肖连魁[1]2000年在《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及其对我国住房金融业的启示》文中研究表明论文摘要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促进了资本市场与房地产市场的结合,对美国的经济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但在我国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事物。在我国,一方面,存在着巨大的住房需求,另一方面,又空置着约6400万平方米的住宅空房。住...
  • 亚洲金融危机对山东省区域经济的影响及防范对策

    亚洲金融危机对山东省区域经济的影响及防范对策

    王秀霞[1]2000年在《亚洲金融危机对山东省区域经济的影响及防范对策》文中认为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迄今为止已两年有余。在此期间,整个东亚及东南亚地区的经济,经历了高速增长、迅速下降、徘徊低迷、逐步好转的历程。它不仅对这些地区的经济,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产生了强烈波及。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国际投...
  • 国际金融衍生产品法律制度研究

    国际金融衍生产品法律制度研究

    赵大志[1]2007年在《我国金融衍生产品监管法律制度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国际化,金融衍生工具迅速发展。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发展步伐已远远超过了其他金融市场,一国是否有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已成为衡量一国金融市场是否完整和成熟的标志。不过,金融衍生工具在促进全球金融一体化的同时,也为风险的积...
  • 《案例》:亚洲金融危机——金融风险及其防范

    《案例》:亚洲金融危机——金融风险及其防范

    杨国庆[1]2007年在《从亚洲金融危机看美国金融霸权》文中研究指明国际金融危机背后隐藏着各国之间的权力与利益争夺,每一次国际金融危机都是国家间权力与财富重新分配的过程。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是二战以来影响最大、破坏作用最深的一次国际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根源在于美国的金融霸权。在前...
  • IMF的金融危机救援机制

    IMF的金融危机救援机制

    郑平[1]2000年在《IMF的金融危机救援机制》文中研究说明金融危机是生产和金融部门的各种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后集中爆发的结果,对当事国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带来重大的破坏。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金融危机更容易发生,程度也更严重,常常超出了危机国家的解决能力;而伴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深的各国之间的经济...
  • 借鉴美国经验发展我国投资基金业

    借鉴美国经验发展我国投资基金业

    江刚[1]2000年在《借鉴美国经验发展我国投资基金业》文中研究表明纵观投资基金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投资基金见证和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从兴起到高度发达的全过程。短短的一百多年,投资基金伴随着个人理财观念的发育和证券市场的发展而成长,从仅仅作为一种简单的投资工具发展到今天与银行、保险公司共同...
  • 经济运行中的资金流动

    经济运行中的资金流动

    杨晓丽[1]2009年在《中国区域资金流动机制与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资金是反映实物资产流动和金融资产流动的金融流量,资金流动是影响经济增长水平的重要因素,任何区域的经济运行事实上都离不开资金的参与。区域间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是我国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以区域资金流动问题为切入点,无疑抓住了问题的主要矛盾...
  • 当前中国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综合作用的分析——由加工贸易引发的思考

    当前中国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综合作用的分析——由加工贸易引发的思考

    庞波[1]2000年在《当前中国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综合作用的分析——由加工贸易引发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的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在改革开放后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市场机制的引入和发展使得国内的比较优势产业得以形成、壮大,在带动GDP增加的同时使中国经济日益趋向国际化。然而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当中...
  • 东亚金融危机问题的研究

    东亚金融危机问题的研究

    阿布都瓦力·艾百[1]2015年在《中国—中亚金融合作的理论、基础与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在经济与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和金融联系更加紧密。中亚各国大多属于发展中国家,相同的文化背景使得中亚各国贸易往来和经济合作不断加强,尤其是金融领域的合作对维护地区经济稳定和保护本国经济利益起到了较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