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领导与大国崛起的安全_中国崛起论文

    政治领导与大国崛起的安全_中国崛起论文

    政治领导与大国崛起安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国论文,政治论文,领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中图分类号]D815.5[文献标识码]...
  • 论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当代解释力_帝国主义论文

    论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当代解释力_帝国主义论文

    论列宁帝国主义论的当代解释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帝国主义论文,当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帝国主义问题,是近百年来受到普遍关注并存...
  • 政治发展的主题与逻辑:国家权力、公民权利与国家治理能力建设_政治论文

    政治发展的主题与逻辑:国家权力、公民权利与国家治理能力建设_政治论文

    政治发展的主题与逻辑:国家权力、公民权利、国家治理能力建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公民权利论文,国家权力论文,逻辑论文,能力论文,政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
  • 美国华人女性作家的民族情结

    美国华人女性作家的民族情结

    何力[1]2004年在《美国华人女性作家的民族情结》文中提出本文是研究华人女性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论文。作者选择,于梨华、查建英、谭恩美作为美国华人女性作家的代表,从文化主题,文本中的中国传统文化,边缘的多重性,女性文学与封建传统意识四个方面,围绕华人女性作家的民族情结展开讨论。美国的华人女性文...
  • 马库斯·加维黑人民族主义思想探析

    马库斯·加维黑人民族主义思想探析

    岳志强[1]2004年在《马库斯·加维黑人民族主义思想探析》文中指出马库斯·加维(以下简称加维)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黑人运动的杰出领袖,他领导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黑人群众运动——加维运动,对当时及其以后的黑人运动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加维又是美国黑人历史上最有争议性的...
  • 民族问题与苏联解体——欧美学界的研究

    民族问题与苏联解体——欧美学界的研究

    潘广辉,吴婧[1]2006年在《民族问题与苏联解体——欧、美学界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将欧、美学界从民族问题的视角对苏联解体原因的研究归纳为八个方面,认为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我们更加深入地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更加全面地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探讨当代国际社会及多民族国家妥善处理民族问题的方...
  • 布什主义与伊拉克战争

    布什主义与伊拉克战争

    潘亚玲[1]2007年在《“9·11”后的美国爱国主义与对外政策》文中研究表明爱国主义往往被认为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但从学术角度考察,爱国主义的概念及其对象、手段及道德立场等都存在重大争议。本文认为,爱国主义是个人对国家的热爱,它是由祖国及其所代表的价值观念所激发的,并以对国家与同胞的福祉的...
  • 朝鲜半岛局势和多边安全合作机制的建立

    朝鲜半岛局势和多边安全合作机制的建立

    王士恒[1]2004年在《朝鲜半岛局势和多边安全合作机制的建立》文中研究表明朝鲜半岛与中国地理上相连,对中国有着极其重要的经济、政治和安全意义,在中国周边环境中居于特殊的地位。朝鲜半岛局势的发展对中国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朝鲜半岛特殊的地缘政治环境,半岛问题的解决不仅依赖于半岛南北双方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 英国的联合国外交

    英国的联合国外交

    贾健[1]2004年在《英国的联合国外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系统地梳理、分析、研究了战后半个世纪以来英国的联合国外交。描述了英国联合国外交的变化、发展过程,总结了英国联合国外交的阶段性特点和总体特点。从政治哲学的角度分析了影响英国联合国外交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展望了英国联合国外交的未来发展走向...
  • 冷战后印度亚太安全战略探析

    冷战后印度亚太安全战略探析

    廖辉芳[1]2003年在《冷战后印度亚太安全战略探析》文中提出本文对冷战结束后印度亚太安全战略作了比较全面与系统的论述。首先,对冷战时期印度亚太安全战略的历史演变作了回顾。其次,对冷战结束后印度亚太安全战略内容进行分析,认为内容包括战略目标、战略措施和战略重点;战略目标有阶段性目标和终极目标,阶段性...
  • 对托尼·莫里森的《宠儿》的女性主义解读

    对托尼·莫里森的《宠儿》的女性主义解读

    姚佩芝[1]2010年在《多元文化语境下托尼·莫里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非裔美国小说家托尼·莫里森创作的复杂性与艺术风格的多元性一直是研究界探讨的焦点所在。本文在充分借鉴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揭示莫里森创作的突破口是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及由此形成的创作。本文试图综合运用叙事学...
  • 美国政党政治形成与黑人奴隶制废除过程中的新教福音派

    美国政党政治形成与黑人奴隶制废除过程中的新教福音派

    刘艳[1]2003年在《美国政党政治形成与黑人奴隶制废除过程中的新教福音派》文中认为一般认为,新教是当代美国宗教生活中影响力最大的教派之一,福音派是新教的一个主要派别,不仅在当今的宗教生活中,而且在美国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事实上,通过建国前后的两次大觉醒运动,福音派在美国社会政治中从...
  • 托尼·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中透视出的他者世界

    托尼·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中透视出的他者世界

    孟雷[1]2003年在《托尼·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中透视出的他者世界》文中研究指明本篇论文分析的文本是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着名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第一部小说《最蓝的眼睛》。这部小说虽然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就已出版,然而它的内涵与先锋意识至今仍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
  • 论美国多元文化主义的形成及其与自由主义民主的相互影响

    论美国多元文化主义的形成及其与自由主义民主的相互影响

    詹晋洁[1]2002年在《论美国多元文化主义的形成及其与自由主义民主的相互影响》文中认为多元文化主义是当今美国社会极为关注的问题之一。随着20世纪90年代国际政治格局的激烈变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美国思想界出现了一股“历史终结论”的思潮,以弗朗西斯·福山为代表,认为“人类的意...
  • 早期殖民地时代北美清教主义问题再探讨

    早期殖民地时代北美清教主义问题再探讨

    赵巍[1]2002年在《早期殖民地时代北美清教主义问题再探讨》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学界许多人都认为,清教是美国文化的灵魂,要对美国精神追根溯源,就要对清教的产生和发展有连续性的认识。16世纪20—40年代,对英国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清教徒不堪忍受压迫,为寻找实现其宗教理想的“上帝之国”开始了大移民。...
  • 战后初期苏联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的转变

    战后初期苏联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的转变

    王瑶[1]2000年在《战后初期苏联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的转变》文中指出战时经济转向和平经济,是二战后许多国家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苏联作为受损失最大的反法西斯国家之一,其经济转变的任务尤为艰巨。苏联是如何面对这一要求,推行了哪些政策,其效果又如何?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长期以来,中外学术界都没有做出令人...
  • 美国进步主义运动与政治现代化进程

    美国进步主义运动与政治现代化进程

    唐书明[1]2001年在《美国进步主义运动与政治现代化进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借鉴国内外相关的现代化理论去探索美国进步主义运动时期的政治变动情况,把美国进步主义时期的政治改革视为政治现代化的重要进程,认为引起美国进步主义运动时期政治改革的根本原因为19世纪晚期美国工业化的迅速推进并要求实现与之相应的政...
  • 论美国对外关系中的文化因素

    论美国对外关系中的文化因素

    范德尚[1]2001年在《论美国对外关系中的文化因素》文中研究说明在信息科技的推动下,全球化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不同文化间的交流空前频繁,文化因素在国家对外关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对于国家对外关系的研究,人们通常采取政治、经济、军事以及相互之间关系和作用的视角定位,这种方法无疑能够直接反...
  • 冷战时期美国的国家安全与国内民主

    冷战时期美国的国家安全与国内民主

    张建[1]2017年在《冷战时期的美国战略思想家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美国的战略思想家群体是影响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因素。本论文以冷战时期的两组战略思想家,即20世纪40-50年代的乔治·凯南和保罗·尼采、6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基辛格和布热津斯基,与冷战时期美国...
  • 重构非洲裔美国人奴隶史

    重构非洲裔美国人奴隶史

    马粉英[1]2014年在《托妮·莫里森小说的身体叙事研究》文中认为托妮·莫里森(1931—),杰出的美国当代作家,也是最有影响的非裔美国作家之一。她的小说关注非裔美国黑人以及他们的生活,表达了她对黑人种族生存的冷静而又深刻的思考,她将自己的思考融入精心刻画的人物和精湛的叙事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