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德抗位:先秦儒家在理想与现实间的抉择论文

    以德抗位:先秦儒家在理想与现实间的抉择论文

    以德抗位:先秦儒家在理想与现实间的抉择谢耀亭摘要:“德位合一”是先秦儒家思想中非常重要的原则,体现着他们的政治观念与政治理想。郭店简填补了先秦儒家德位关系思想演进中的缺环,由此...
  • 论孟子“好辩”的话语依据及来源论文

    论孟子“好辩”的话语依据及来源论文

    论孟子“好辩”的话语依据及来源刘全志孟子把自己“好辩”的原因归结为对杨朱、墨翟等人的批判,这使他为战国儒家赢得了“好辩”的名声,但孟子的这种解释无法回答为什么他在儒家内部以及与...
  • 先秦儒家弘道理念的建构与变迁论文

    先秦儒家弘道理念的建构与变迁论文

    先秦儒家弘道理念的建构与变迁周学熙(阿坝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汶川623002)摘要:自孔子开创出早期儒学顺时因类的弘道理念,并在其所主导的周代哲学突破中成功运用起,直至...
  • 中西文明互鉴下的儒家与基督教道德修养论之比较-以孟子和圣保罗为例论文

    中西文明互鉴下的儒家与基督教道德修养论之比较-以孟子和圣保罗为例论文

    中西文明互鉴下的儒家与基督教道德修养论之比较——以孟子和圣保罗为例□王治军(民政部培训中心生命文化研究所,北京101601)[摘要]孟子与圣保罗之道德修养论,在显性层面上存在着...
  • 孟子“乐育英才”的内在理路及儒家传统中的人文化成论文

    孟子“乐育英才”的内在理路及儒家传统中的人文化成论文

    孟子“乐育英才”的内在理路及儒家传统中的人文化成□黄彦伟(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北京100029)[摘要]孟子“乐育英才”终极目的是将“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人格修...
  • 孟子、荀子和董子的“天人合一”思想探究论文

    孟子、荀子和董子的“天人合一”思想探究论文

    孟子、荀子和董子的“天人合一”思想探究桑延海(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12000)摘要:天人关系,是中国文化当中的一个重要论题。在中国秦汉之前儒学史中,天人关系的主要代表有孟子...
  • 孟子“居仁由义”的政德观及新时代启示论文

    孟子“居仁由义”的政德观及新时代启示论文

    孟子“居仁由义”的政德观及新时代启示张永怀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谈到:“传统文化中,读书、修身、立德,不仅是立身之本,更是从政之基。”政德事关国家政治生态及社会道德的建设...
  • 孟子思想的“迂阔”浅析论文

    孟子思想的“迂阔”浅析论文

    【传统文化】孟子思想的“迂阔”浅析张进玺摘要历来,人们对孟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他的仁政思想、民本思想和性善论方面,同时看到了孟子思想与当时所处年代的乖离。本文将从与时俱进的观点出...
  • 论儒学之“变”论文

    论儒学之“变”论文

    论儒学之“变”戴铭婧扬州大学文学院摘要:儒学自春秋战国成熟起,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发展。对于儒学自原始儒学的转变,本文认为是从汉代董仲舒正式显现。而对于儒学发展的态度,笔者认为...
  • 孟子的仁政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探析论文

    孟子的仁政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探析论文

    孟子的仁政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探析康汉卿李嘉(广西大学广西南宁530000)摘要:社会的兴衰及民生是古今的政治家、思想家一直关注的问题,孟子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一直坚持仁政思想并...
  • 孟子与荀子的教化思想对比论文

    孟子与荀子的教化思想对比论文

    孟子与荀子的教化思想对比唐佳淇(哈尔滨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哈尔滨150080)[摘要]“儒学”是由孔子创立的学说,后经孟子、荀子等人继承发展,成为春秋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思想流...
  • 试论孟子“仁政”学说的思想内涵论文

    试论孟子“仁政”学说的思想内涵论文

    国学研究试论孟子“仁政”学说的思想内涵⊙江梓晨[扬州大学文学院,江苏扬州225009]摘要: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战争频繁的战国中期,作为儒家学说自孔子以后又一代表人物,他继承了...
  • 《孟子》六则论文

    《孟子》六则论文

    《孟子》六则文/孟子一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
  • 孟子君子之道的内涵本质论文

    孟子君子之道的内涵本质论文

    孟子君子之道的内涵本质许建武武威大景区管委会摘要:孟子学说,在继承孔学、发扬孔学的基础上,以浩然之气整合心性,求天道、省本心、明性善,立足仁、义、礼、智“四端”,中和孝、悌、忠...
  • 浅析孟子的语言交流艺术论文

    浅析孟子的语言交流艺术论文

    浅析孟子的语言交流艺术林晨内容摘要:孟子作为战国时期儒学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理论和言行举止都值得研究,《孟子》这本著作中也集中反映了孟子其人其事其言,从散文的角度来讲,孟子的语...
  • 左右逢源论文

    左右逢源论文

    左右逢源□王蒙孟子讲:“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同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这本来是好话,是说人的学问积累得深了,得了道,居之安,有了定力啦,可以俯拾即是,无往而不通,无往...
  • 先秦儒家“为政以德”思想及其启示论文

    先秦儒家“为政以德”思想及其启示论文

    先秦儒家“为政以德”思想及其启示侯文莉(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四川成都610071)摘要:先秦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提出“为政以德”的思想,“为政以德”指的是在治国理政...
  • 以意逆志与西方文学理论之比较论文_周丽娜

    以意逆志与西方文学理论之比较论文_周丽娜

    舒兰市第一高级中学校132600摘要:我国解读诗词的活动和方法不乏经典之论,但是提到理论层面,影响深远的解诗方法,不得不提及孟子的以意逆志法。本文主要从西方文学理论的视角来探讨...
  • 浅析孟子民本思想及其借鉴意义论文

    浅析孟子民本思想及其借鉴意义论文

    浅析孟子民本思想及其借鉴意义罗松(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550000)摘要: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发展当中,可以说孟子的民本思想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政治哲学思想...
  • 由丁茶山的儒学诠释论东亚伦理学的发展论文

    由丁茶山的儒学诠释论东亚伦理学的发展论文

    由丁茶山的儒学诠释论东亚伦理学的发展蔡振丰(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台湾台北10617)[内容摘要]本文旨在讨论“东亚伦理学”这个概念成立的可能性,为了说明17世纪以来的东亚儒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