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多元文化共生与民族关系和谐发展模式探析顾文兵(河西学院,甘肃张掖734000)摘要:河西走廊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最为独特也最具典型意义的文明过渡地带,世居此地和中原腹地与...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辩证统一关系探讨张慧卿,李亚军(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镇江212013)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
地方性互惠与共同体意识的塑造*——以沙镇为例哈正利云中【摘要】沙镇的形成与发展,始终伴随的是具象的共同体意识。而地方性互惠作为共同体意识的具体表达,从人群集聚开始就扮演着一定的...
东汉时期西部边疆汉羌民族关系述论朱映占,孙雪萍摘要:东汉时期,汉与匈奴不再是民族矛盾的主要方面。分布在凉州刺史部各郡的羌人,与朝廷不断出现矛盾冲突,汉羌民族关系成为东汉王朝民族...
论马恩民族理论的当代意义*——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例张紫东(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100081)[摘要]《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形成过程中一座里程...
汉代中南部政区扩展与民族关系变化研究*王文光,孙雪萍(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云南昆明650500)[摘要]汉代,多民族中国的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历史上的一些边疆成...
基于网络舆情情感分析的民族关系监测预警研究张劲松黄华章凤君摘要:民族关系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是民族关系监测预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互联网上收集各类与民族相关的信息,并对其进行情感...
贯通、整体与经世:论吴其昌边疆民族研究的思想路径*□段金生,张华明[摘要]1941年开始,吴其昌在《边政公论》发表关于《历代边政借鉴》的系列文章,其研究内容与学术转向值得深入探...
论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人口流动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赵罗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北京100035)[摘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经历了几次规模较大的跨区域人口流动...
“断烂朝报”何尝有?——从王安石的公案说到古籍校勘的以不阙为阙王瑞来“断烂朝报”一语,最早出自王安石之口。自宋代以来,几乎众口一词,认为这个比喻是王安石对经书《春秋》的指斥。这...
从相交到相融:一个多民族交错聚居村寨族际互动与混融的民族学探讨*袁东升【摘要】民族之间的和谐有赖于一种良性的族际互动的文化及社会生态。作为一个多民族交错聚居村寨,贵州省怎雷村为...
互惠与共融:共食习俗中的族际互动生态——基于贵州省怎雷村的调查与分析袁东升(贵阳学院西南山地生态与文化研究中心,贵州贵阳550005)摘要:怎雷村水、苗两族分寨分族交错而居,呈...
唐墓壁画中民族交往的文化辐射与影响研究雷晓辉(西安美术学院,陕西·西安710065)摘要: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长达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民族问题始终是...
[摘要]《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形成过程中一座里程碑。结合当代中国具体国情理解马恩的民族思想是必要的。在此基础上应形成对我国民族问题的全面认识,结合城乡劳动分工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