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纳米生物技术治疗肝癌:p53-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和转染的研究

    纳米生物技术治疗肝癌:p53-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和转染的研究

    郭妍[1]2004年在《纳米生物技术治疗肝癌:p53-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和转染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制备白蛋白纳米粒,评价白蛋白纳米粒做为p53基因载体的可行性。用p53-白蛋白纳米释控系统体外转染HepG2细胞,观察其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应用复凝聚法制备白蛋白纳米粒,通过静电吸...
  •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无机纳米粒子原位复合材料的研究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无机纳米粒子原位复合材料的研究

    贾宏涛[1]2004年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无机纳米粒子原位复合材料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为基体,以凹凸棒土、纳米CaCO_3和微米CaCO_3作为无机填料,采用原位复合法缩聚合成了PET/无机材料复合材料。根据PET聚酯缩聚反应特点,设计制作了1L的缩聚反应釜。采...
  • 分子组装法配合物凝胶的制备与特性研究

    分子组装法配合物凝胶的制备与特性研究

    吴燕[1]2004年在《分子组装法配合物凝胶的制备与特性研究》文中指出可注射原位成型支架是组织工程支架的一种,其在注射前呈液态,可包裹活性细胞和治疗药物,当注射到指定位置后,在体温、pH值、离子浓度或其它条件作用下,在注射位置发生相转变形成支架。可注射原位成型支架具有易于操作、塑型方便、可降低手术难...
  • 复合光辐照条件下生物组织表面温度控制方法研究

    复合光辐照条件下生物组织表面温度控制方法研究

    庞薇[1]2004年在《复合光辐照条件下生物组织表面温度控制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复合光物理治疗仪作为癌症辅助治疗系统这一智能医疗仪器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在对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病症和治疗的不同部位提出不同的温度治疗方案。为确保治疗效果、得到准确的温度控制并保证患者的安全,本文对复合光辐照条件下...
  • 用于紫外光探测器的TiO2及其复合氧化物的结构和光学性质研究

    用于紫外光探测器的TiO2及其复合氧化物的结构和光学性质研究

    张爽[1]2004年在《用于紫外光探测器的TiO_2及其复合氧化物的结构和光学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紫外光探测器无论在军用还是在民用上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所以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近年来,随着材料制备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目前研究较多的是宽禁带半导体GaN基紫外光探测器,并且取得了大的进展。基于宽禁带...
  • 微孔晶体中纳米碳和纳米氧化锌的制备与表征

    微孔晶体中纳米碳和纳米氧化锌的制备与表征

    奚春宇[1]2004年在《微孔晶体中纳米碳和纳米氧化锌的制备与表征》文中指出微孔分子筛具有规则孔道和笼形结构,是作为模板合成纳米材料的重要主体材料。纳米碳材料如富勒烯,碳纳米管,纳米石墨等,由于具有奇特的物理化学和电子特性,一直是物理学家,化学家,材料学家研究的焦点。本文以微孔分子筛中均匀分散在孔道...
  • 聚苯乙烯掺杂纳米TiO2和SiO2材料的制备、表征和性能研究

    聚苯乙烯掺杂纳米TiO2和SiO2材料的制备、表征和性能研究

    桑晓明[1]2004年在《聚苯乙烯掺杂纳米TiO_2和SiO_2材料的制备、表征和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苯乙烯是惯性约束聚变(ICF)中最有前景的靶丸材料,在聚苯乙烯中掺掺入少量高Z(原子序数)元素,可具有某些特殊性能或能提供一定的诊断信息。直接将纳米尺度的掺杂物引入聚苯乙烯体系,是靶材料...
  • 镍基摩擦复合镀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镍基摩擦复合镀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尹玫[1]2004年在《镍基摩擦复合镀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各种机电产品的过早失效破坏中,约有70%是由于摩擦和磨损造成的,因此提高材料的减摩耐磨性能尤为重要。复合电镀技术所需的投资少,操作简便,并可依据不同的使用要求来控制镀层的性能,因而具有广泛地应用前景。近年来,随着纳米科技...
  • 高能球磨法制备AgSnO2电接触材料的研究

    高能球磨法制备AgSnO2电接触材料的研究

    简德湘[1]2004年在《高能球磨法制备AgSnO_2电接触材料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采用高能球磨法制备了纳米级Ag-SnO_2电触头材料。通过对球磨工艺条件:球磨介质、分散剂,球料比和球磨时间等参数的研究,得到了高能球磨法制备纳米级Ag-SnO_2电触头材料的最佳工艺参数;并研究了稀土La_2O_3...
  • 含氟酸蚀液对牙釉质表面形态改变的扫描电镜观察

    含氟酸蚀液对牙釉质表面形态改变的扫描电镜观察

    洪玉华[1]2002年在《含氟酸蚀液对牙釉质表面形态改变的扫描电镜观察》文中认为目的在口腔正畸治疗中,固定矫治器以其高效性和精确性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在矫治过程中,由于矫治器的戴用,患者牙齿的自洁能力下降,菌斑更易于聚集;同时,为了提高托槽的抗剪切力而酸蚀釉质表面,经酸蚀后的釉质矿物质含量减少,...
  • Ⅰ.高配位A1的磷酸铝骨架之研究 Ⅱ.分子筛基纳米复合非线性光学材料的探索研究

    Ⅰ.高配位A1的磷酸铝骨架之研究 Ⅱ.分子筛基纳米复合非线性光学材料的探索研究

    张雷[1]2002年在《Ⅰ.高配位A1的磷酸铝骨架之研究Ⅱ.分子筛基纳米复合非线性光学材料的探索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1:以微孔磷酸铝AlPO-CJ2为基质掺杂稀土(RE)Eu的结构表征和性质研究;2:共模板剂法合成微孔磷酸铝AlPO—21及其结构分析与吸附研究。在本世纪4...
  • 钛基表面钙磷涂层的制备和生物活性研究

    钛基表面钙磷涂层的制备和生物活性研究

    张爱琴[1]2010年在《超声辅助微弧氧化镁与钛基新型生物涂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认为为改善镁合金耐蚀性差、钛合金生物活性差及骨修复速度慢等问题,本文采用超声波辅助微弧氧化新工艺,根据人体骨中所必需元素含量安全值,在含钙、磷元素的基础电解液体系中分别加入适当AgNO3、La(NO3)3、NaF及N...
  • 纳米TiO2光催化剂的改性及固定化研究

    纳米TiO2光催化剂的改性及固定化研究

    邸云萍[1]2003年在《纳米TiO_2光催化剂的改性及固定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针对纳米TiO2光催化剂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致力于TiO2光催化剂的改性研究及其固定化研究。采用复合半导体和金属离子掺杂的改性手段对TiO2光催化剂进行改性。采用溶胶-凝胶制备工艺,通过浸渍-提拉法将光催化剂固...
  • 纳米TiO2对Mg基复合材料储氢性能的改善

    纳米TiO2对Mg基复合材料储氢性能的改善

    高嵘岗[1]2003年在《纳米TiO_2对Mg基复合材料储氢性能的改善》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对国内外镁基储氢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着重对以下两方面内容进行了研究:(1)用过渡族元素Cr对Mg_2Ni合金进行了元素替换,研究了Mg-Ni-Cr叁元合金的晶体结构、微观特征以及吸氢动力学性能...
  • 氧化铁磁性纳米转运体系的研制及其在体内外基因转运中的应用

    氧化铁磁性纳米转运体系的研制及其在体内外基因转运中的应用

    向娟娟[1]2003年在《氧化铁磁性纳米转运体系的研制及其在体内外基因转运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因治疗在恶性肿瘤治疗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有望成为化疗、放疗和手术治疗之后的又一常规治疗手段。高效的基因转移和基因的表达是基因治疗的关键技术。目前的基因载体包括多聚阳离子聚合物、脂质体及其衍生物...
  • 表面效应对微管道中气体流动特性的影响

    表面效应对微管道中气体流动特性的影响

    丁英涛[1]2003年在《表面效应对微管道中气体流动特性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技术的迅猛发展,微流动特性的研究已成为当前流体力学研究热点。因此对微管道内流动特性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本文通过实验研究、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就微管道内气体流动的若干问...
  • DNA与过氧化物酶催化性质的差异

    DNA与过氧化物酶催化性质的差异

    周武[1]2003年在《DNA与过氧化物酶催化性质的差异》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分为实验报告和综述两大部分。实验部分主要是比较了DNA和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性质的差异。首先底物经催化后的吸收峰不同,如:以联苯胺与α-萘酚为底物,DNA催化产物吸收峰在450nm,而过氧化物酶催化产物的吸收峰在501nm。以...
  • CdS/有机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的研究

    CdS/有机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的研究

    姜姗[1]2016年在《钙钛矿铁电氧化物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微结构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钙钛矿铁电氧化物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在存储器、纳米发电机、光电器件及光催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开展钙钛矿铁电氧化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设计及合成,揭示复合材料界面结构及性能间的关联,对新型功能...
  • 硫化物纳米半导体材料的溶剂热合成及结构表征

    硫化物纳米半导体材料的溶剂热合成及结构表征

    寇华敏[1]2003年在《硫化物纳米半导体材料的溶剂热合成及结构表征》文中认为本文利用水热、溶剂热等液相法,在低温下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制备了不同尺寸和形貌的Bi_2S_3、CdS和ZnS纳米结构半导体材料,利用XRD、TEM、SAED等测试手段对每一种材料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研究了反应条件(所用溶剂、反...
  • PA66增强增韧改性的新途径及其改性机理研究

    PA66增强增韧改性的新途径及其改性机理研究

    丁雪佳[1]2003年在《PA66增强增韧改性的新途径及其改性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人们通过向PA6、PA66中添加聚烯烃、高性能工程塑料、无机非弹性体及PA间共混等方法来提高PA6、PA66的韧性,不断开发增韧PA6、PA66的新品种。特别是通过聚烯烃弹性体、纳米级材料方法研制开发高韧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