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字技术的间性论思考张先广/文杜丹张先广/译摘要:揭蔽数字技术的伦理指向需要新的理论视域。间性论和弗卢瑟的思想可堪此任。数字技术会孕育间性情怀或者说使之复兴。数字技术所构成的...
儒家人性论的争辨与成圣理想的两条路径廉天娇(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南京210023)摘要:儒家对人性的阐释,从早期的人性善恶之辨,走向后来的人性善恶互具的圆融,是一个过程。人性之...
理性利他主义的可能性探究——试论从康德到内格尔的逻辑进路康腾岳(南京大学哲学系,南京210046)摘要:康德和内格尔反对休谟等人将情感或欲望作为道德的基础,试图为道德动机寻找建...
自我的根源——原自我与前自我的关系辨微岳富林王恒【摘要】自我问题在胡塞尔现象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但目前学界对纯粹自我、人格自我、原自我(Ur-Ich)、前自我(Vor-I...
阿兰·巴迪欧是一位马克思主义者吗?——读阿兰·巴迪欧的《存在与事件》□雷禹阿兰·巴迪欧(AlainBadiou)是当今仍活跃在世的激进...
情怀与格局:《生生的传统——20世纪中国传统哲学认知范式研究》读后钟纯①【摘要】此书引进了西方哲学“范式”理论来认识、理解中国传统哲学,并有效地、客观地将二者相结合,形成了唯物...
论焦竑的身体与哲学——兼谈晚明哲学中的“认知”与“体验”代玉民(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南京210023)摘要:中国哲学研究中存在一种预设,即将哲学家视为身体健康、精力充沛的人,很...
王阳明传习的都是圣人之道徐小跃摘要王阳明的“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立言宗旨”全是为了建立起重道德本体,道德自觉,道德实践的思想体系,并以此净化心性,变化气质,淳化世...
论《楞严经》对《老子》诠释的影响凌幸安(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南京210023)[摘要]从南北朝起,佛教思想就提供了一个理解《老子》的新视野。晋唐时期,《老子》诠释主要受到般若中...
施密特自然与社会双向中介的解蔽与遮蔽——读阿尔弗雷德·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王鸽1,李庆霞2(1.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南京210023;2.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
马克思主义“物化”批判逻辑的再发现——基于对马克思、卢卡奇与法兰克福学派的概念史考察张义修〔摘要〕马克思用“事物化(Versachlichung)”与“物化(Verdingli...
交往资本主义、数字资本主义、加速主义——数字时代对资本主义的新思考蓝江(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南京210046)摘要:进入数字化时代之后,资本主义形态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
非规范性理由存在吗?陈嘉鸿,陈亚军摘要:关于非规范性理由存在三种典型误解,即认为非规范性理由(1)不存在、(2)不重要或(3)至少其重要程度远不及规范性理由。前两种误解实质上是...
迈斯纳视阈中的毛泽东及其思想——基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主义》的批判与反思罗馨摘要:在美国学者莫里斯·迈斯纳的理论视域中,毛泽东充分保持了对以追求未知...
新时代拓展和深化毛泽东《矛盾论》研究的路径和方法王振民尚庆飞【摘要】在“以我为主”进行开拓性研究的基础上,批判性地吸收和借鉴西方《矛盾论》研究的方法论,拓展和深化《矛盾论》研究...
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新“联姻”及其可能——新世纪以来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态势及理论评价顾梦婷(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南京210023)[摘要]近半个世纪以来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
当代中国历史主义批判——以胡塞尔历史现象学为视角邵德进1,2,潘建屯3(1.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南京210093;2.南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通226019;3.西南石油...
夷夏之辨的人文精神与中国儒道佛文化格局的形成杨本华【摘要】先秦夷夏之辨的展开奠定了夷夏之辨的人文精神传统,这塑造了中华文化面对外来文化时强调礼乐人文而非民族主义的主流传统。这种...
德性论的精英主义悖论——从亚里士多德的“公正”谈起曹嘉芮(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南京210023)摘要:亚里士多德在其德性论中,将“公正”视为一切德性之总汇,而追求公正的目的则是...
[栏目主持人]北京大学哲学系陈波教授[主持人语]本期所发表的两篇论文都与悖论有关。顿新国的文章《合理相信视角下的归纳悖论》讨论三个归纳悖论,认为它们都属于有关合理相信的确证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