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赵正吉[1]2008年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循环流动模型》文中指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业部门的转移是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也表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业部门转移是这些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的必经阶段,而且在缩小城乡收入...
  •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研究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研究

    李灿[1]2017年在《万州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于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效率、改善农民收入状况、促进农村消费动力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万州区位于长江中上游,既是三峡库区中部的经济中心,又是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地区。要实现万州区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关键。当前,万...
  • 常平仓:美国制度中的中国思想

    常平仓:美国制度中的中国思想

    李超民[1]2000年在《常平仓:美国制度中的中国思想》文中认为本研究论文是自选题目,后列入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青年课题中的博士课题项目(1999年JLI004号),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资助。论文写作还获得周松波中国经济思想史专项奖学金资助。作者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从大量...
  • 证券市场与农业投资

    证券市场与农业投资

    丁旭东[1]2011年在《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发展现状研究》文中指出我国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农业产业化,经过近20年理论探索和发展实践,农业产业化已经成为改造我国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遇到过一些障碍和问题,诸如资源配置、技术支持、装备设施、产品市场化等等,...
  •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吸纳模式比较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吸纳模式比较

    熊会兵[1]2005年在《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农民就业是我国面临的重大经济与社会问题。在人多地少、WTO对我国农业的影响等多种因素下,农业自身无法吸纳我国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只有实现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才能逐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本研究在全面透视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情...
  • 面向区域农副产品资源配置的博弈论及相关理论应用研究

    面向区域农副产品资源配置的博弈论及相关理论应用研究

    朱庆华[1]2000年在《面向区域农副产品资源配置的博弈论及相关理论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围绕区域农副产品资源配置,应用博弈论,以及预测、决策、寻找与选择等有关理论,尝试分析在信息化时代,农副产品决策者如何通过区域之间的博弈和区域内部的合作,合理配置资源,从而争取区域效益最大化。文章的主要工作可...
  • 1895—1936年华北农民与市场研究

    1895—1936年华北农民与市场研究

    袁钰[1]2000年在《1895—1936年华北农民与市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区域社会经济研究的趋势,有关方面的论著不断问世,其中关于华北近代农村社会经济变迁的研究尤其令人关注,短短几年,即有数部专著公开发表,中外学者从不同的侧百推动着这一研究领域的不断深入。综观已有的近代华北农村研究成果...
  • 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与农业跨世纪发展战略

    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与农业跨世纪发展战略

    韦继辉[1]2000年在《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与农业跨世纪发展战略》文中认为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现代化建设最艰巨、最迫切的工程。邓小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非常重视我国农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就此问题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思想和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
  • GIS支持下对高寒地区土地利用、土地生产潜力及人口承载力的研究——以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为例

    GIS支持下对高寒地区土地利用、土地生产潜力及人口承载力的研究——以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为例

    马安青[1]2000年在《GIS支持下对高寒地区土地利用、土地生产潜力及人口承载力的研究——以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为例》文中提出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区,体现出多个地理单元相互作用的边际效应,是一个典型的高寒山地水土流失区。本文通过研究人口与土地,尤其是作为人地关系的直接载体的...
  • 山东省水果业发展方向与对策研究

    山东省水果业发展方向与对策研究

    王彦珍[1]2000年在《山东省水果业发展方向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山东省素有“北方落叶果树王国”的美称。由于种植栽培历史早,形成了众多的名特优果品,烟台苹果、莱阳茌梨、肥城佛桃等驰名中外。解放后尤其改革开放以来,山东水果业发展迅速,果树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于全国首位,尤其苹果面积和产量在全国占很大比重...
  • 可持续农业优化生态模式及其景观生态学途径

    可持续农业优化生态模式及其景观生态学途径

    辛晓平[1]2000年在《可持续农业优化生态模式及其景观生态学途径》文中研究指明我国亚热带地带具有特殊的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条件,其农业生态-经济带系统与配置格局受到该地带植被生态学特点的制约,本研究第一部分对东亚热带、西亚热带山地、三峡地区进行了生态—经济带区划,设计不同地理单元上农业生态景观的优化...
  • 粮食安全目标下我国主要粮食品种结构分析

    粮食安全目标下我国主要粮食品种结构分析

    范梅鹤,冯继红[1]2017年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截至2015年末,我国粮食产量已经实现了"十二连增",虽然2016年产量比2015年略有下降,依然处在历史第二高的位置。然而在产量快速增加的同时,我国粮食的进口量和库存量也在连年递增,出现了"...
  • 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评判的研究

    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评判的研究

    张孟林[1]2000年在《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评判的研究》文中认为客观、准确地评判经济增长方式的存在状态是顺利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础。本论文研究了现代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本理论,对国内外衡量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几种方法进行了归纳和评价,建立并验证了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类型的细分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对改革开放...
  • 农业强省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研究

    农业强省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研究

    李晓燕[1]2000年在《农业强省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业强省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把它应用到研究我省农业发展状况的实际中,为科学指导我省的强省建设提供量化依据。在对农业强省的内涵和标志进行定性描述的基础上,讨论了“大”与“强”的辩证关系;结合这两方面内容及国...
  • 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户经济行为

    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户经济行为

    颜廷武[1]2005年在《中西部地区农户经济行为与农村反贫困研究》文中认为当前,区域发展不平衡加剧和居民收入差距拉大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遇到的严重障碍。新世纪头20年能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在中西部贫困地区。既往的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更多的倾向于区域面上的探索(诸如区域结构、...
  • 论农业合作社与中国农业产业化

    论农业合作社与中国农业产业化

    张广文[1]2000年在《论农业合作社与中国农业产业化》文中认为中国农业正经历着由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变。中国农业产业化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必由之路。而中国农业产业化又需要相应的产业组织形式去推动。本研究在有关产业化理论、合作经济理论、产业经济学及新制度经济学有关理论的指导下,对农业合作社与中国农业产...
  • 黑龙江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研究

    黑龙江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研究

    肖万飞[1]2000年在《黑龙江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系统研究科教兴农基本理论基础上,比较、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从黑龙江省实际出发,采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黑龙江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应注意的问题和对策。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科教兴农的基本理论。2.科教兴农的国内外比较与...
  • 黑龙江省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问题研究

    黑龙江省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问题研究

    吴翔宇[1]2013年在《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与治理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种互助性的经济组织,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前提条件下,由同性质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与利用者,或者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自愿联合组成,并进行民主管理的一种组织形式。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