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区土壤特性与植被恢复技术]()
张映翠[1]2005年在《乡土草本植物对干热河谷退化土壤修复的生态效应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土壤退化是指在各种自然,特别是人为因素影响下所发生的导致土壤的农业生产能力或土地利用和环境调控潜力,即土壤质量及其可持续性下降,甚至完全丧失其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学特征的过程,包括过去的、现在的和将来的退化...
![区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动态监测与生态影响评价研究]()
唐根年[1]2002年在《区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动态监测与生态影响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又是人类从事一切社会经济活动和休养生息的基本场所,随着人口增长、粮食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异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的日趋激化,全球性变化研究领域逐渐加强了...
![土壤溶质运移参数估计理论与应用研究]()
叶乐安[1]2002年在《土壤溶质运移参数估计理论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土地资源的日益减少和退化,使得人类必须提高土壤生产能力,改良和利用盐碱化土地,以增加粮食的供应。农业化肥和农药施用的日益增多,工业废水和其它废弃物质的不合理排放,给土壤和地下水带来了严重污染,直接威...
![紫色土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研究——地统计学方法]()
朱益玲,刘洪斌,谢德体,蔡国学[1]2002年在《江津紫色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研究——地统计学方法》文中认为利用地统计学,结合GIS研究紫色土土壤表层(0~20cm)的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4种养分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有机质、速效氮、速效钾为正态分布,速效磷为对数正态分布;半方差分析...
![低丘红壤水分特性和农田作物水分模拟信息系统研究]()
柳云龙[1]2002年在《低丘红壤水分特性和农田作物水分模拟信息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低丘红壤水分特性和农田作物水分模拟信息系统研究方堃[2]2008年在《典型红壤地区土壤环境中水分、养分变化及耦合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红壤地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2.7%。但红壤分布区域内降水时空分布不...
![基于RS与GIS的土地利用/覆盖及其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以黄土高原延河流域为例]()
刘京[1]2002年在《基于RS与GIS的土地利用/覆盖及其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文中指出本文在调查研究陕北黄土高原延河流域社会经济及自然状况的基础上,利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为主要技术手段,研究了区域生态环境评价因子信息提取技术,评价指标体系确定的方法,构造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模型,探讨了开发利用区域土地资...
![雅安山区耕地后备资源综合生产力评价]()
张岭[1]2015年在《耕地后备资源综合生产力评价》文中研究表明长期以来,我国都处于人多地少的情况,这对我国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挑战,加之,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需要越来越多的建设用地来维持、促进经济的增长,这就造成了大量耕地被占用,这也就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的人地矛...
![数字小流域构建的理论、技术及应用研究]()
李晓燕[1]2002年在《数字小流域构建的理论、技术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数字流域是数字地球、数字中国、数字黄土高原的缩影,是数字黄土高原在流域的扩大效果,是把数字地球的理论、技术和战略应用到流域的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论文以“数字地球”为指导思想,以3S、4D技术为手段,对构建数...
![胡萝卜类胡萝卜素及其品质的研究]()
储大燕[1]2009年在《烟草中类胡萝卜素及其异构体的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旨在建立烟草中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s)及其异构体的分离分析方法,并将其应用于烟叶调制过程中烟草类胡萝卜素降解变化的研究中。根据大量的文献调研并结合烟草化学成分分析的特点,研究建立了烟草中类胡萝卜素及其异构体的...
![硫磺与磷矿粉配合施用的肥效研究]()
尹云锋[1]2002年在《硫磺与磷矿粉配合施用的肥效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土壤培养和框栽试验,探讨了硫磺与磷矿粉配合施用肥效方面的问题。并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待我国磷肥资源,在发展高效复合磷肥的同时,根据我国的磷矿资源和土壤条件,生产、推广一部分硫磺—磷矿粉混合肥直接施用,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的磷素...
![可持续农地整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叶艳妹[1]2002年在《可持续农地整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实施农地整理不仅可以增加耕地面积,而且可以改善农地生产环境,这已被国内外乡村土地整理的经验充分证明。例如德国、日本、澳大利亚,我国的台湾地区、江苏、浙江、上海、安徽、山东等地的实践都表明,通过农地整理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5~...
![静电场处理油葵种子对其抗旱性影响的研究]()
郝廷杰[1]2011年在《电场处理油葵种子对抗旱性影响的显着性条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水资源短缺及其在全球时空分布不均造成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严重缺水干旱。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利用各种物理方法提高农作物的抗旱性已成为世界农业生产重要的研究课题。本课题用电场处理油葵种子,...
![多性状综合杂种优势测定方法的应用研究]()
张征锋[1]2002年在《多性状综合杂种优势测定方法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以9个玉米自交系和按4×5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组配的20个杂交种为材料,对多性状综合杂种优势测定方法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1.用多性状综合杂种优势并结合“产量因子”主成分杂种优势筛选出5个强优势杂交组合:RP1...
![农田土壤空气CO2动态和土壤——大气界面CO2释放的研究]()
戴万宏[1]2002年在《农田土壤空气CO_2动态和土壤——大气界面CO_2释放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温室效应气体的产生与释放导致气候变暖,已是当前世界最受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其中,上壤呼吸释放CO_2是大气温室气体CO_2的重要来源,也是描述土壤生物活性和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田间定位...
![流域降雨侵蚀产沙与地貌形态特征耦合关系研究]()
崔灵周[1]2002年在《流域降雨侵蚀产沙与地貌形态特征耦合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小流域是我国生态环境恢复重建与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基本单元,其侵蚀产沙规律及发展趋势预报一直为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界研究热点。地貌形态是影响小流域侵蚀产沙的主要下垫面因素之一,其量化参数一般继承坡面地貌特征量化方法(如坡...
![施用氮肥对小麦面条加工品质的影响]()
李青常[1]2002年在《施用氮肥对小麦面条加工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试验于2000—2001年在山东农业大学教学基地农场进行,选用烟农15号和济麦19号两个代表性小麦品种,研究了氮肥不同施用量对小麦加工品质和产量的影响,尤其是重点研究了氮肥对面条加工品质的影响,并探讨了其生理生化基础。试验主要结...
![土壤团聚体水稳定性及其与土壤可蚀性之间关系研究]()
卢金伟[1]2002年在《土壤团聚体水稳定性及其与土壤可蚀性之间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团聚体的水稳定性与土壤可蚀性密切相关。ChanandMead(1988)Cooteetal.(1988)等以及国内的王佑民等认为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评价土壤可蚀性的最佳指标。本文...
![黄土区土壤钾素径流流失规律研究]()
彭浩[1]2002年在《黄土区土壤钾素径流流失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黄土高原是我国,也是世界上土壤侵蚀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土壤侵蚀引起土壤养分径流流失,导致土壤生产力降低这一问题已引起人们普遍关注,但有关土壤钾素径流流失研究方面的报道不多。本文通过在5个不同坡度径流小区进行的8次人工模拟冲刷试验,探讨...
![精确农业实践中农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研究]()
郝鹏飞[1]2002年在《精确农业实践中农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研究》文中提出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过程中,以变量管理为核心的精确农业思想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精确农业是针对农田作物生长状况以及生长条件的差异,区别对待,采用不同的调控措施,挖掘产量潜力,力图达到全局优化,以最低代价取得最优效果,保证农...
![土壤磷素地理平衡点研究——以雄县轻壤质潮土为例]()
王贺利,张晓红,刘养洁[1]2012年在《土壤磷素地理平衡点的指标选取与确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资源更新原理、系统原理和土壤磷素循环原理为指导,以雄县实验区土壤为例证,研究了土壤磷素地理平衡点的概念内涵、特征及其指标选取和确定方法.张晓红[2]2002年在《土壤磷素地理平衡点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