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艺学论文

  • 覆膜集雨栽培对半湿润易旱地区作物水分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覆膜集雨栽培对半湿润易旱地区作物水分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王彩绒[1]2002年在《覆膜集雨栽培对半湿润易旱地区作物水分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采用垄上覆膜集雨保墒、垄间沟内种植作物的栽培方法,在属于半湿润易旱区的陕西关中平原的杨凌地区(年降雨量为550~600mm)红油土上,进行了冬小麦(Triticumaestivum)、夏玉米(Zea-ma...
  • 供水与磷素营养对作物的效应研究

    供水与磷素营养对作物的效应研究

    赵长海[1]2008年在《叁种土壤下玉米水肥交互效应比较研究》文中认为在中国农科院可控温室条件下,采用盆栽试验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方法,利用采自陕西长武的黑垆土、河南封丘的潮土、湖南祁阳的红壤等在不同水热梯度下形成的叁种土壤,研究比较了不同水氮磷钾交互对玉米不同叶龄期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养分吸...
  • 成垄压实条件下氮素迁移转化规律研究

    成垄压实条件下氮素迁移转化规律研究

    赵允格[1]2002年在《成垄压实条件下氮素迁移转化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氮素化肥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施肥方法或农业管理措施不当,导致氮素以NH_3挥发、NO_3~--N淋溶及反硝化等途径损失,严重影响了氮肥利用率。在黄土高原地区,夏玉米生长正逢雨季,是氮素淋溶的主要季节。为此,根据阻...
  • 土壤——作物体系中的水热耦合效应及模型与特征参数研究

    土壤——作物体系中的水热耦合效应及模型与特征参数研究

    尉芹[1]2004年在《土壤钾转化、烟株钾吸收及烟碱累积的水热耦合效应与特征参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的烤烟种植面积、总产量和收购量均占世界第一位,近几年烟叶质量虽然有了较大幅度提高,但与先进产烟国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结合我国烟叶生产的实际及现状,主攻烟叶质量是符合给卷烟工业提供优质原料,增...
  • 黄土中水盐运动实验研究

    黄土中水盐运动实验研究

    乔云峰[1]2001年在《黄土中水盐运动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查阅了有关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于土壤水盐运动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综述,根据目前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并结合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黄土地区溶质运移机制及耦合模型”的具体内容,采用室内实验为主的方法对于含盐黄土在淋洗条件下的盐分运...
  • 稻田长期垄作免耕下土壤肥力及环境效应的研究

    稻田长期垄作免耕下土壤肥力及环境效应的研究

    高明[1]2001年在《稻田长期垄作免耕下土壤肥力及环境效应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在不断提高土地生产力的同时,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要达到这一目标,稻田垄作免耕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以1990年建立的长期定位试验为基本材料,研究了稻田长期垄作免耕,常规平作和水旱轮作几种耕...
  • 土壤生态退化与生物修复的生态适应性研究——以金沙江干热河谷为例

    土壤生态退化与生物修复的生态适应性研究——以金沙江干热河谷为例

    杨万勤[1]2001年在《土壤生态退化与生物修复的生态适应性研究》文中提出土壤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系统、土壤系统和环境系统之间通过物质循环、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协调而构成的有机功能整体。土壤生态退化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及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作用或二者共同作用下造成的土壤生态系统结构破坏...
  • 供水条件下施氮对作物产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供水条件下施氮对作物产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翟丙年[1]2001年在《供水条件下施氮对作物产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文中指出旱农地区降水变动不定,灌溉区也常常难以按作物需求理想供水,水、肥配合很难如愿以偿。要充分发挥水分和养分的增产作用,必须确定水分、养分投入的关键期、高效期和迟钝期,特别是水分、养分亏缺后的补偿效应,以便复水后及时补救,这样才能...
  • 基于CST和GIS的闽东南土壤基层分类研究

    基于CST和GIS的闽东南土壤基层分类研究

    黄金良[1]2001年在《基于CST和GIS的闽东南土壤基层分类研究》文中指出土壤基层分类是沟通土壤分类与土地利用的桥梁。基于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基层分类注重土系与景观的关系,继承了发生学分类的优点,同时又采用GIS技术,借鉴SOTER原理与方法。因此,进行基于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基层分类无论对区域土地...
  •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容重对玉米生长和水分利用的调控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容重对玉米生长和水分利用的调控

    刘晚苟[1]2001年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容重对玉米生长和水分利用的调控》文中研究指明土壤容重是土壤的一项重要特性,它与土壤其他特性如土壤机械阻力直接相关,影响植物根系的发育继而影响地上部的生长。一些报道证实,土壤机械阻力象水分胁迫一样能诱导根源信号调控植物的生长。水分胁迫信号已得到广泛研究并在生...
  • AM真菌特性及其对柑桔生长影响的研究

    AM真菌特性及其对柑桔生长影响的研究

    杨晓红[1]2001年在《AM真菌特性及其对柑桔生长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丛枝菌根(arbuscularmycorrhiza)是植物根系和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mycorrhizalfungi,AM真菌)形成的共生体(Symbiont)。参与丛枝菌根形成的植物是大多数的陆生植物,参与丛...
  • 细沟水蚀动力过程试验研究

    细沟水蚀动力过程试验研究

    张晴雯[1]2001年在《细沟水蚀动力过程试验研究》文中提出过程预报模型方法是目前研究土壤侵蚀问题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可为水土保持实践提供科学依据,细沟侵蚀物理机理研究是过程预报模型的重要内容。现有的土壤侵蚀过程预报模型虽然在概念上是以物理过程为基础的,但其数学表达式并非完全基于物理过程。水流输沙能力...
  • 川渝地区土壤可蚀性评价

    川渝地区土壤可蚀性评价

    侯大斌[1]2001年在《川渝地区土壤可蚀性评价》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土壤环境条件、理化性质、数量和分布特征等为基础,应用美国“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和“土壤侵蚀预报模型”(WEPP)中的土壤可蚀性K值,辅以计算机和EXCEL软件,并结合定量分析和对比分析方法,对川渝地区各土壤类型的土壤可蚀...
  • 土壤和超富集植物中磷、砷相互关系

    土壤和超富集植物中磷、砷相互关系

    范稚莲[1]2001年在《土壤和超富集植物中磷、砷相互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研究了叁种不同性质的土壤(黄壤、红壤和褐土)对磷(P)、砷(As)的吸附关系和超富集植物对磷、砷的吸收关系。结果表明:1、叁种土壤中,黄壤对As的吸附量较大,其次是红壤,吸附量较低的是褐土。2、在黄壤和褐土中添加不同...
  • 区域土壤侵蚀遥感定量监测技术研究

    区域土壤侵蚀遥感定量监测技术研究

    李智广[1]2001年在《区域土壤侵蚀遥感定量监测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结合全国第二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与信息系统建设和《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编写等项目,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研究了全国土壤侵蚀遥感调查中的土壤侵蚀遥感分类分级、定量监测技术,以及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的结构、...
  • 芦荟属植物叶的结构和蒽醌类物质含量的比较及其相关性的研究

    芦荟属植物叶的结构和蒽醌类物质含量的比较及其相关性的研究

    沈宗根,胡正海[1]2003年在《芦荟属植物叶的结构和蒽醌类物质含量的比较及其相关性的研究》文中认为芦荟属(Aloe)植物的药用部分为叶,主要药用成分是芦荟素或高那特芦荟素,芦荟宁和芦荟苦素等蒽醌类物质。用解剖学、植物化学、组织化学结合荧光观察等技术比较研究了芦荟属9种植物叶结构的异同和主要蒽醌类物...
  • 坡耕地土壤结皮的成因及其作用研究

    坡耕地土壤结皮的成因及其作用研究

    范文波[1]2001年在《坡耕地土壤结皮的成因及其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黄土结皮是黄土高原农耕地上广泛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它在坡面降雨侵蚀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以黄土高原南部坡耕地为对象,利用土壤学、侵蚀学、农学的原理和方法,采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和野外定位观测相结合,宏观试验和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技术...
  • 小麦/蚕豆间作群体根系生态生理特性对氮磷养分有效性的影响研究

    小麦/蚕豆间作群体根系生态生理特性对氮磷养分有效性的影响研究

    李玲玲[1]2001年在《小麦/蚕豆间作群体根系生态生理特性对氮磷养分有效性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试验于2000年3-10月在甘肃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重点学科网室内进行,选取小麦/蚕豆间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盆栽、箱栽、池栽等手段,研究了二作根系生态生理特性在整个生育期的时空差异及氮磷肥供应水平...
  • 利用石灰改良四川酸性土壤的研究

    利用石灰改良四川酸性土壤的研究

    张天彬[1]2001年在《利用石灰改良四川酸性土壤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酸性土壤上的低pH、铝、锰毒害以及某些缺素问题早已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通过室内测定、培养试验、盆栽试验、田间试验首次系统地进行了利用石灰改良四川酸性土壤的研究。对单缓冲法、双缓冲法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前者在测定四川土壤的石灰...
  • 干旱条件下氮、磷、钾元素随滴灌水运移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干旱条件下氮、磷、钾元素随滴灌水运移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王计平[1]2001年在《干旱条件下氮、磷、钾元素随滴灌水运移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水资源严重不足,是世界上13个淡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山西省旱薄丘陵区耕地面积较大,干旱问题尤其严重;并且在作物生长中期,由于干旱施肥困难,肥料浪费严重,如何在水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寻求更有效的节水、节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