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水土壤中硝态氮异化还原成铵过程的研究]()
殷士学[1]2000年在《淹水土壤中硝态氮异化还原成铵过程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淹水土壤中硝酸还原过程主要由两类微生物参与。一类是反硝化细菌,其特点是电子(NADH)通过呼吸链传递给氮氧化物,将氮氧化物逐步还原,主导产物为N_2/N_2O,还原过程伴有呼吸磷酸化产能。另一类是硝酸异化还原成铵(DNRA...
![我国几种土壤中铁锰结核的物质组成与表面化学性质]()
谭文峰[1]2000年在《我国几种土壤中铁锰结核的物质组成与表面化学性质》文中提出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ED/EDS)、扫描电镜(SEM/ED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全量分析、化学选择溶提等技术,研究了我国几类土壤铁锰结核的形态构造、氧化锰矿物类型与形貌、物质组成、对...
![稀土元素对土壤氮磷形态分布转化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刘琰[1]2000年在《稀土元素对土壤氮磷形态分布转化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无植株土壤培养实验,分析测定了不同浓度稀土与尿素并施后土壤矿质氮、铵态氮、硝态氮及pH值。结果表明,当稀土施用量在10mg/kg以上时,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尿素水解并减弱水解后铵态氮的硝化作用,减少氮素的气态...
![高压静电场对蔬菜作物生物效应的研究]()
宋颖琦[1]2000年在《高压静电场对蔬菜作物生物效应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压静电场(HighVoltageElestrostaticField)是一种人工综合效应场。现已证明其能量可被植物吸收利用,并对生长发育起到良好促进作用。从高效农业及无公害蔬菜生产的角度出发,这种场效应已日益受到科研工作者的...
![微生物肥料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
刘健[1]2000年在《微生物肥料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从不同种类的微生物肥料对几种作物的应用效果、促生机理和在土壤中定殖动态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将11种细菌和2种AM真菌共20株不同菌株制成固体或液体的微生物肥料,通过盆栽试验施用或接种在甜瓜、西瓜、小麦和花生上,结果表明:①...
![高产农田氮素肥效与调控途径]()
李荣刚[1]2000年在《高产农田氮素肥效与调控途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是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用养分循环指标测定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性”项目(GrantDEB-9303261)的延续,是农业部1996年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太湖地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对策”的主要内容。文章采用宏观(调查数...
![有机和无机(矿物)控释材料及其控释机理研究]()
吴平霄[1]2000年在《有机和无机(矿物)控释材料及其控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课题利用有机—无机(矿物)控释材料对氮肥、磷肥、钾肥和微肥进行改性,制取控释肥料。本研究课题属于土壤肥料学、粘土矿物学、农业平衡施肥原理与化工控释技术交叉结合的前沿课题。利用有机—无机(矿物)控释材料研制控释肥料不仅...
![不同卫生无害化处理技术对污泥养分效率与环境生态效应的影响]()
吴慧兰[1]2000年在《不同卫生无害化处理技术对污泥养分效率与环境生态效应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采用室内分析、培养试验、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热喷、堆肥、辐射三种无害化处理技术对城市污泥农艺性状、养分、重金属存在形态以及其供肥行为和环境生态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经热喷、辐...
![稀土元素的生态效应及土壤中稀土有效态的研究]()
张菊花[1]2013年在《赣南稀土矿区农田土壤稀土元素分布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稀土元素对生物具有显著的“低促高抑”的“hormesis效应”,并表现出生物富集性、动物脏器组织的选择性吸收与蓄积性等生物效应,因此存在环境风险。在稀土资源开发活动影响下,稀土元素通过各种途径进入矿区土壤环境系统,并...
![喷灌条件下田间小气侯的变化和SPAC系统土壤水分运移规律的研究]()
刘海军[1]2000年在《喷灌条件下田间小气侯的变化和SPAC系统土壤水分运移规律的研究》文中提出喷灌具有明显节水增产效益,我国目前喷灌面积已达200万hm~2。但是喷灌系统设计时,应用的一些基础参数如腾发量等,一般都是在传统地面灌溉条件下通过试验得出的,由于没有考虑喷灌的特点,所以在实际的应用中,...
![图们江下游地区耕地土壤资源评价]()
李明玉[1]2000年在《图们江下游地区耕地土壤资源评价》文中研究指明图们江下游地区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东南部的中朝俄三国交界处,地处东北亚金三角核心地带。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成为国家级边境开放城市,日益引起国内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合理利用土壤肥力,从而进一步...
![GIS支持下的吉林西部平原土地盐碱化研究]()
张殿发[1]2000年在《GIS支持下的吉林西部平原土地盐碱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者在参加了导师林年丰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吉林两部农业生态地质环境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省攻关项目等多项科研工作,在实践中认识到土地盐碱化是本区的主要生态地质环境问题,盐碱化土地资源亟待研究、治理、开发与利...
![不同经营体制下土壤养分空间变异规律及管理技术的研究]()
姜城[1]2000年在《不同经营体制下土壤养分空间变异规律及管理技术的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及精准农业管理技术研究十分活跃,进展迅速。而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土壤养分管理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对作物的推荐施肥仍是基于15~20ha大小的地块,忽视土壤养分在地块内...
![耕作制度地理信息系统]()
庄兆洪[1]2000年在《耕作制度地理信息系统》文中研究指明人多地少是我国农业的最基本特征。在耕地资源十分有限的条件下,复种指数和粮食生产潜力是我国农业生产潜力研究的重要环节。对确定本世纪农业技术发展策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于1997—2000年,以长江三角洲三省一市农业资料及试验资料为依据,摸索...
![用分子标记预测植物和动物杂种优势的研究]()
吴晓林[1]2000年在《用分子标记预测植物和动物杂种优势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植物和动物商品生产中进行品种或品系间杂交,利用杂种优势的实践由来以久。杂种优势(heterosis)一词是Shull于1914年提出的,指的是杂种活力相对高出其亲本的现象。现代动植物育种中的杂种优势多为中亲杂种优势,即杂种...
![封丘土壤水力学特性及其土壤传递函数的研究]()
朱安宁[1]2000年在《封丘土壤水力学特性及其土壤传递函数的研究》文中认为当前,土壤水与溶质(盐分、养分、污染物质)运移、土壤优势流问题的研究已成为土壤水研究的热点,而研究这些问题所必需的大量的土壤水动力学特性参数的田间资料,包括含水量(θ)、饱和导水率(K_s)、非饱和导水率(K(θ))和土壤水...
![地面覆盖对盐渍土盐分和水分影响的研究]()
纪永福[1]2000年在《地面覆盖对盐渍土盐分和水分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试验设在甘肃河西走廊中部的临泽县小泉子治沙站大田中进行,当地土壤盐渍化的主要因素是地下水位高、水质矿化度高、地面蒸发强烈、盐分表聚明显等。本研究采用覆盖措施对当地盐渍土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的盐分表聚作用进行控制,覆盖材料选择塑...
![旱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径流与土壤水分平衡模型试验研究]()
王晓燕[1]2000年在《旱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径流与土壤水分平衡模型试验研究》文中指出针对北方旱区干旱少雨、土地贫瘠、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我国已经在旱地保护性耕作体系及配套机具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在保护性耕作的研究与推广中尚有如下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对保护性耕作体系的水土保持效...
![农业土壤中化肥氮的形态转化机理及其调控研究]()
冉炜[1]2000年在《农业土壤中化肥氮的形态转化机理及其调控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通过大量实验室试验和盆栽试验,研究了农业土壤中化肥氮的形态转化机理及其调控途径,结果表明:(1)与氮转化有关的土壤微生物活性受土壤类型控制。土壤有机质含量、粘粒含量和pH对土壤氨化活性、脲酶活性、氨氧化活性、亚硝酸盐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