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慧[1]2012年在《甜菜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基因的克隆及其遗传转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甜菜是我国糖料作物之一,在我国北方地区种植,在育种过程中,主要的目的是培育出高产、高糖、高品质的新品种甜菜。在甜菜的生产中病虫害较多,从而影响到甜菜的质量和品质。为了使植物生长性状得到改变,基因工程是最直...
王全富[1]2003年在《大豆植株氮素动态变化与籽粒蛋白质积累关系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试验选用东北大豆产区不同基因型春大豆品种(系),高蛋白东农42、中蛋白绥农14、低蛋白东农163为材料。在盆栽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基因型大豆籽粒蛋白质、亚基组分积累的特点,及其与植株氮素积累、运转动态变化...
李长涛,石春海,吴建国,徐海明,张海珍[1]2004年在《利用基因型值构建水稻核心种质的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992份水稻品种为材料,通过13个性状的测定和评价,进行水稻核心种质的构建方法研究。采用调整无偏预测法(AUP)无偏预测水稻性状的基因型值,用基因型值计算不同遗传材料间的马氏距离,分别用3...
陈红[1]2011年在《促进我国水稻育种创新的新品种保护政策研究》文中提出植物新品种权是知识产权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原动力。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是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推动农业育种创新、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确保农业...
夏九成,杨克诚,张怀渝[1]2004年在《控制双亲的混合选择对热带玉米群体墨白964的改良效应》文中研究表明用控制双亲的混合选择法改良MW964在四川生态条件下的适应性。经过4轮混合选择后群体的播种至抽丝日数、播种至散粉日数和雌雄间隔(ASI)有显着的选择增益,株高、雄穗主轴长度、秃尖、穗粗、行粒数...
王征[1]2013年在《杜仲组织培养及愈伤组织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杜仲(EucommiaulmoidesOliv.)是我国特有的经济和药用植物,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实验在唐亮的研究《杜仲优良无性系快速微繁殖技术研究》的基础上,优化了杜仲组织培养体系,着重建立了以愈伤组织诱导、愈伤...
周元飞[1]2003年在《水稻白叶枯病和稻瘟病抗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研究》文中指出白叶枯病和稻瘟病是水稻的两大病害,发病时可以导致产量下降甚至绝收,长期以来给水稻生产带来巨大风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方法培育抗病品种可以有效的降低这种风险,而且是水稻高产、优质、多抗综合育种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
葛鑫[1]2003年在《淮北地区不同类型小麦氮肥施用技术的研究》文中认为试验于2000~2002年在江苏省淮北地区进行,以本地区大面积推广的中筋小麦品种陕农229和强筋小麦品种济南17为供试材料,设置了不同施氮量、氮肥不同基追比及追氮时期处理。研究施氮方式对不同类型专用小麦产量、群体动态、氮素吸收利...
阙金华[1]2003年在《水稻优质高产氮肥精量确定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0-2001年,在江苏太湖稻区昆山市(玉山镇)和锡山区(羊尖镇)、沿江高砂土稻区泰兴市(根思乡)、里下河稻区高邮市(高邮镇)与建湖县(上冈镇)以及淮北稻区东海县(平明镇)试验基地上各定位试验5-6块田,每块田设置高产施氮...
陈娟[1]2006年在《水稻颖果的发育及其发育过程中生理活性的变化》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粒重差异显着的四个水稻品种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并在田间肥力水平和生态气候条件一致的基础上,研究了水稻颖果的发育及其发育过程中生理活性的变化动态,重点研明了水稻生理活性与水稻颖果灌浆之间的关系,探讨了水稻大粒形成的...
曾永法[1]2003年在《油菜高产、优质栽培综合农艺措施的数学模型及优化方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试验针对长江中游特定的生态条件,采用四元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研究品种、密度、播期、氮肥四个因子五个水平对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根据试验所得的数据资料,建立各因子对油菜产量、含油量、硫甙含量、芥酸...
方位宽[1]2003年在《影响宿根甘蔗萌发的若干因素探讨》文中指出本实验在大田条件下,测定5个甘蔗品种第一年宿根蔗萌发初期叶片的淀粉、可溶性糖、蔗糖、还原糖、N、P、K、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及酸性转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并收集气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气温与土壤相对含水量的相互协调,有利于提高叶...
常成[1]2005年在《小麦及近缘种属籽粒硬度、多酚氧化酶性状的分子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麦籽粒硬度是胚乳质地的反映,它是国际通用小麦分类指标之一,与磨粉品质、食品加工品质关系密切。硬度主要受pina和pinb基因控制,若其发生突变,籽粒一般表现为硬质。多酚氧化酶(PPO)是导致鲜湿面条、...
马捷[1]2016年在《水稻(ORYZASATIVA)细胞壁上有机、无机硅抑制镉离子吸收的化学机制》文中提出作为一种典型的喜硅植物,水稻(Oryzasativa)中硅的含量占其干重的百分之一到百分之十。除了水稻叶细胞壁上及特化细胞内沉积的无机二氧化硅外,初步证据已表明细胞壁上也可能存在有机硅。水稻体...
徐建飞,金黎平[1]2017年在《马铃薯遗传育种研究:现状与展望》文中指出马铃薯是世界第叁大粮食作物,马铃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保障世界和中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优良品种是支撑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基础。马铃薯经常遭受病虫害的侵袭和非生物胁迫,加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人们对食物营养的重视,迫切需要选育出更抗病...
周会[1]2003年在《能源甘蔗亲本选配及遗传分析》文中指出利用遗传交配设计对能源甘蔗9个亲本组配的20个组合、8个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地上部鲜重、锤重、丛有效茎数和丛重的遗传既受基因的加性效应也受基因的非加性效应所控制,但以非加性效应为主;株高、茎径和锤度的遗传主要是受基因的加性效应控制,...
许明[1]2003年在《IPT基因遗传转化谷秆两用稻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稻生育后期叶片过早衰老,导致同化能力降低,制约着水稻产量的进一步提高,细胞分裂素是一种重要的延缓植物叶片衰老进程的植物激素,IPT基因是细胞分裂素生物合成的关键酶基因,将叶片衰老特异表达的启动子P_(SAG12)与IP...
杨蕊菊[1]2003年在《小黑麦抗旱生态适应性研究》文中指出小黑麦是小麦和黑麦之间人工合成的新型作物,不仅产量潜力高、营养品质好、粮饲兼用、而且对不良环境有很好的适应性,近年主要在国内外高寒地区扩展种植。小黑麦抗逆性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抗寒、抗病、耐盐碱、耐酸、耐瘠薄等方面,对其抗旱性的研究报道很少...
袁俊秀,杨芳萍,杨文雄,刘小平,刘效华[1]2010年在《基因型与地点对河西灌区春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文中认为选择13个春小麦新品种(系)种植于河西灌区7个不同生态点,以研究小麦子粒蛋白质、湿面筋、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等主要品质性状在不同地区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所测品质性状受基因型、地点及基因...
孔维萍[1]2003年在《利用AFLP进行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群划分的研究》文中认为选育优良自交系和玉米杂种优势群划分是玉米杂种优势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建立杂种优势模式的重要依据和提高育种效率的基础性研究。本研究选用我国60个玉米材料,其中包括一些骨干自交系及几个主推杂交种,然后利用AFLP(am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