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葆郁[1]2003年在《四种起重机规范结构疲劳设计的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疲劳破坏是机械零件和结构的常见的失效形式。对于港口起重机来说,由于港口装卸作业的性质和要求,其工作载荷大、工作频繁而且工作条件又比较差。因此,港口起重机零构件发生疲劳破坏的情况甚于其它类型的起重机。起重机结构的疲劳破...
朴小东[1]2017年在《航空导管旋转弯曲疲劳试验系统设计与实践》文中认为现有的弯曲疲劳试验系统有叁种:简支梁弯曲疲劳试验系统,悬臂梁弯曲疲劳试验系统以及旋转弯曲疲劳试验系统。由于前两种试验方法只能在铅垂面内进行弯曲,交变应力峰值加载部位仅为最高和最低两点,这与导管组件实际的工作环境相差甚远,相比之...
姜香梅[1]2002年在《有限单元法在风力发电机组开发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型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运行在复杂的自然环境中,所受载荷情况非常复杂,而且随着风力机组的大型化发展,柔性塔架的出现、玻璃钢叶片的应用,使得风力机及其零部件的静动态问题更加突出。本文基于有限单元法静力学和动力学基本理论,根据...
周航[1]2002年在《一种便携式低频波形记录、再生装置的研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介绍了一种利用8051单片机控制语音合成芯片T6668实现的便携式低频波形记录、再生装置的设计方法。装置使用SRAM62256作为存储器,通过存储体切换,数据寻址空间可达128KB。通过本装置,能在普通模拟示波器上实现...
黄诚[1]2002年在《焊接缺陷断裂的可靠性评定》文中指出针对焊接结构断裂缺陷安全性评定方法的研究正方兴未艾,本文是其中基于概率方法评定的部分研究内容。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焊接缺陷可靠性评定的原则和技术实现上,将较为先进的可靠性方法引入焊接缺陷的安全性评定中,大大提高了其评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使评定过...
巩伟杰[1]2002年在《LC4铝合金应力腐蚀与腐蚀疲劳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试验测试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LC4铝合金的腐蚀疲劳特性,通过试验探讨了环境介质对LC4铝合金疲劳断裂行为的影响,分析了影响其环境敏感断裂特性的主要力学因素。结果表明,LC4铝合金具有强烈的环境断裂敏感特性,...
姚永永[1]2007年在《钢箱梁桥面铺装层材料与结构优化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钢桥面铺装是大跨径钢箱梁桥建设的关键技术之一,一直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和工程界的高度重视与关注,国内自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兴起建设大跨径钢箱梁桥的热潮,但从已建成的数十座钢箱梁桥的使用状况看来,目前尚未形成行之有效的铺装层材料与...
韩菊红[1]2002年在《新老混凝土粘结断裂性能研究及工程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属国家基础性研究重大项目(攀登计划B)《重大土木与水利工程安全性与耐久性的基础研究》之5.2(1)课题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9778045)《新老混凝土的粘结机理研究》课题子项。研究新老混凝土粘结性能和工程应用技术已...
朱旻昊[1]2001年在《径向与复合微动的运行和损伤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切向微动、径向微动、滚动微动和扭动微动是四种基本的微动运行模式,但至今绝大多数的研究都集中在切向微动,关于两种基本微动模式复合的研究还未见报道。开展径向和复合微动模式的研究,在铁路、汽车、航空、航天、核反应堆、电信、电力系统、...
卜海峰[1]2001年在《压力容器用钢疲劳可靠性研究》文中指出疲劳破坏在现代工业中是十分普遍的,尽管人们对疲劳问题已引起重视,但是,近年来疲劳事故仍然不断发生。因此克服疲劳、消除隐患,用疲劳分析方法指导设计已成为现代工业技术中的重要课题。目前机械工程设计处于变革时代,正由传统的“安全系数”保障强度裕...
蔡国栋[1]2001年在《高应变SCT试样研究》文中认为接管高应变区是压力容器的一个薄弱环节。实物容器试验表明:即使在容器正常设计压力下,接管区峰值应力已大大超过材料的屈服极限,如果存在裂纹等缺陷,这在该处发生失效破坏的概率最大;疲劳试验也表明,容器在循环载荷下最先在该处穿透破坏,因此结构安全性研究...
李震[1]2001年在《预应变对不同组织合金钢缺口试样断裂行为的影响》文中提出本文对两种不同晶粒度的低合金高强钢(WCF-62)的试样在常温下获得均匀预应变后(0~20%),在-196℃、-125℃和-100℃下预应变和未预应变的试样进行了四点弯曲试验,测量了宏观和细观力学参数,以及断口参数。并结合...
孙玉武[1]2001年在《自升式平台后服役期结构强度及损伤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渤海8号平台是一座由槽口式改为悬臂式的自升式平台,并已经进入后服役期阶段的老龄化平台。由于改装改变了平台的结构形式和应力分布,造成承载能力与外载荷的不匹配。本文根据渤海8号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对处于升船钻井状态的平台从静...
鲍彤[1]2001年在《散货船船艏底部结构砰击加强的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船舶在波浪中航行时,由于剧烈的垂荡和纵摇,船底的一部分会露出水面(主要是在迎浪时发生在船体前部,但在低速随浪时也可能发生在船体后部)。当它重新入水时,会与波浪产生猛烈的冲击,这种现象即为底部砰击。如何计算在波浪中运动...
黄世鸿[1]2017年在《金属材料后继屈服面演化的实验与晶体塑性数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承受复杂荷载的金属结构在服役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塑性变形,需要透彻了解金属材料在复杂加载条件下的塑性行为并建立合理的本构模型,以确保服役安全。要合理准确地计算塑性变形,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屈服面能否得到合理描述。但是大...
马冬霞[1]2000年在《悬跨海底管线动力反应分析和振动控制理论研究》文中指出目前,海底管线作为生命线工程之一,由于其所处环境条件的恶劣、边界条件的复杂,其安全性正受到各方面的威胁。地震作用下管线的强度破坏是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波浪升力下管跨疲劳颤振也时刻威胁着悬跨管线的安全。从振动控制的角度来分析管...
张明[1]2000年在《钢纤维自应力/膨胀混凝土构件抗拉性能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钢纤维自应力/膨胀混凝土是一种新型材料,较普通混凝土有两个优点:改善抗渗性能、提高抗裂度。目前,国内外对其研究较少。日本主要研究膨胀混凝土的性能,我国主要研究自应力混凝土和钢纤维膨胀混凝土。本文围绕这种新材料的抗拉性...
董明思[1]2007年在《路用混凝土疲劳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分析了传统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破坏过程,基于断裂力学原理揭示的“过渡层”对混凝土疲劳性能的影响机理,通过对含有过渡层的水泥混凝土试样和通过设置隔离层消除过渡层后的水泥混凝土试样的疲劳对比实验,得出了两者疲劳性能的差异,建立了混凝土的疲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