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瑜[1]2006年在《我国外资并购中的反垄断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外资并购对一国经济的发展既有积极意义,也有负面影响,而垄断是其产生的最大的负面效应。我国现行的外资立法还不足以调整和规范外资并购中的垄断行为,这不仅影响我国市场竞争秩序的公平性、公正性,也直接影响外国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因此对外资并购...
李秀琴[1]2003年在《企业并购中的价值评估——“上海复星”收购“重庆药友”的实证研究》文中提出企业并购作为企业外部交易型战略的最普遍的运作方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并购这一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经营的核心手段,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潮...
陈忠[1]2003年在《唐钢钢铁精品基地发展战略的研究》文中提出中国改革开放的稳步推进、中国成功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预示着21世纪中国将充满更大的机遇和挑战。中国钢铁工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必将继续在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增长的大舞台上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唐钢属全国特大型钢铁...
宋倩倩[1]2016年在《我国食品企业跨国并购融资问题研究》文中指出跨国并购作为企业推动发展进程并赢得国际行业地位的重要方式,日益得到世界各国大小企业的广泛青睐。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也备受关注,我国企业作为全球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主要参与者,渐渐地成为一股新兴力量加入...
刘雅琴[1]2001年在《企业资产重组及其在证券市场中的运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现代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指出了国有企业改革方向,明确建立了我国国有企业以现代化制度为目标,以多样化形式为途径的改革思路和方向,肯定了股份制对公有资本的积极作用,这为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提...
杨沁[1]2017年在《基于不同动因的政府干预壳资源并购绩效研究》文中提出壳资源并购形成于我国资本市场“总量控制、限报家数”的企业上市准入制度,是我国资本市场上并购重组活动中重要而特殊的组成部分。由于壳资源并购自始至终受到我国特有的制度约束,政府高度介入其间并对之产生了深刻影响,因此,从我国实际出发...
周隆斌[1]2002年在《企业并购市场的作用机制分析及其运行效率考察》文中认为本文在市场机制的层面上讨论了企业并购的作用机理,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考察了并购机制的运行效率,并得出了相关结论。企业并购既是企业在成长过程中的自发行为,也是市场在演进过程中的必然选择。以企业为主体,企业并购表现为针对企业产权...
齐斌[1]2002年在《浅论并购中企业及所有者与经营者和其他劳动者的关系暨法律规制》文中认为中国加入WTO之初,国内外经济环境迅速变化,企业并购步伐正在加快,跨国公司对中国企业的战略性持股也已成为可能。由于企业并购的复杂性,它所涉及的法律问题也非常多。如何对企业并购的方方面面进行法律规制,是摆在中国...
黄萌[1]2012年在《资本市场企业并购重组的市场化改革研究》文中认为自国务院于2010年9月6日出台了《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以来,如何进一步推进资本市场企业并购重组的市场化改革成为我国政府与企业的关注重点。研究资本市场企业并购重组的市场化改革相关问题,理论上有助于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
张丹丹[1]2018年在《B公司并购L公司财务风险控制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并购已逐渐成为我国精细化工企业扩大市场占有率、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然而,收益与风险总是相伴而行,企业在并购重组活动中不可避免并购风险,其中财务风险尤为突出,由于不能有效控制并购财务风险而...
牛有江[1]2002年在《论企业并购后的品牌策略》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讨论企业购并后,随着市场因素、竞争者因素、企业自身因素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企业会面临着的与平时不同的品牌策略的抉择。本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讨论了企业并购中的品牌问题的产生和具体表现;第一部分主要讨论企业并购的不同类型及其...
吴祥[1]2008年在《国内企业横向并购中的管理整合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全球范围内的产业升级和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企业并购规模和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全球的并购活动处于前所未有的增长态势。与世界范围的企业并购浪潮同步,我国企业的并购活动也日益频繁,许多大企业的并购行为成为引人注目的经济现...
杜立君[1]2002年在《核心能力导向的企业并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经济走向一体化的今天,我国企业面临着来自国际和国内的双重竞争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企业都把并购作为快速发展扩张的有效途径。然而,我国企业并购的成功率却很低,如何提高我国企业并购的成功率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将核心能力理论...
熊德章[1]2002年在《重庆电炉股份有限公司营销战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在原有计划经济时代定点生产和定向销售被取消的情况下,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进一步拓展市场,扩大自身生存空间。笔者曾在重庆电炉股份有限公司工作多年,...
王志成[1]2002年在《加强人力资源整合,获得企业竞争优势——中国印刷物资总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新世纪,世界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谁能掌握人才资源,谁就会在新的市场大潮中纵横驰骋,长足发展。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国有企业面对新的国际和国内环境变化,必须转换观念,积极应对...
车卫红[1]2009年在《我国钢铁企业并购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企业并购是一项复杂的资本运营活动,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并购活动愈来愈频繁,全球并购浪潮渗透到了许多领域,其中也包括钢铁行业。在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较低的情形下,为了求生存、谋发展,国内许多钢铁企业纷纷通过并购来整合资源、提高...
李艳[1]2004年在《中国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的问题和对策》文中提出企业并购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合理配置资源的手段;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途径,也是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变迁的有效途径。投资银行在推动并购浪潮的同时,逐渐成为资本市场的核心,在重新组合生产要素,优化资源配置,为企业提供金融支持...
谢银玲[1]2010年在《上市公司对外资敌意并购之反收购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全球跨境企业对中国内地上市公司的敌意收购为考察对象,以公司自身治理的法理基础为起点,通过世界并购浪潮对现代企业的洗礼、国际组织有关并购的立法和实践分析,以及世界两大法系代表性国家、地区产业政策与经济发展政策的研究与借鉴,...
付兴[1]2010年在《我国企业并购中的政府行为分析及职能定位》文中研究说明企业并购是企业间相互竞争最激烈的方式,是大公司发展的必经之路,西方国家的并购历史己经长达一百多年。我国企业并购虽然只有20多年的历史,但近年来的发展却极为迅速,并且己经逐渐成为我国企业发展壮大、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战略手段。但...
袁艳玲[1]2011年在《山东邮政速递物流核心竞争能力研究》文中认为1980年、1984年中国邮政先后开办了国际快递和国内快递业务。此时的邮政速递业务由原国家邮政局直属的中国邮政速递局负责规划管理,由各省、市邮政局属地经营,中国邮政快递市场占有率高达99%以上。20世纪90年代,外资和中国民营快递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