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兰[1]2003年在《英汉爱情和时间谚语中隐喻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与传统的隐喻观不同,认知隐喻观认为隐喻是认知的,概念的,它广泛的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是人们对抽象概念认识和表达的有利工具。为了进一步探讨隐喻的认知功能和不同文化中隐喻的特征,本文首次尝试对英汉时间和爱情谚语中的隐喻进行比较研究...
李肃宁[1]2001年在《俄汉语空间关系表达形式和手段的对比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将基于功能语法的相关理论就空间关系语义范畴进行俄汉语对比。文中以俄汉语中静态空间关系和动态空间关系的表达形式和手段、确定这些空间关系的参照系的语用价值,以及空间关系的形状为重点进行对比。文中对一些空间语义场的相关概念做了界...
苏章海[1]2014年在《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演变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在对“对比语言学到底在做什么?对比语言学做了些什么?对比语言学还应该做什么?”叁个对比语言学学科的核心问题进行思考的基础上,凝练出“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从学科诞生之日起至今是如何演变的?这种演变对学科发展有何影响”两个基本的研究...
闵子[1]2012年在《韩汉空间维度词对比研究》文中认为认知语言学认为,从语义和语法上来说,空间表达比其他非空间表达更为基本’,空间范畴是语言中表达其他很多关系范畴的基础。空间维度形容词具有[+空间][+实体][+形状][+方向][+延伸]语义特征,与其他空间词语相比,其语义上的隐喻、转喻现象、构词...
崔玉芹[1]2000年在《论语篇连贯的静态与动态分析》文中提出语篇不仅仅是一个静态的成品,而且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作为成品,它是语言运用的结果或产物;作为过程,它是语言使用者在语言交际过程中的互动。当我们把语篇看作成品时,语篇的形式衔接手段及语义命题相关性对保证语篇连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语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