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氏野马在圈养和放归条件下的行为比较研究

    普氏野马在圈养和放归条件下的行为比较研究

    王俊杰[1]2004年在《普氏野马在圈养和放归条件下的行为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2003年7~11月在新疆野马中心和卡拉麦里有蹄类自然保护区分别对圈养、半散放和放归条件下普氏野马的行为进行观测。采用扫描法和目标法系统的研究了不同个体、小群、群体的行为类型、主要行为时间分配及日活动规律,并加以量化...
  • 脉冲电场对中国红豆杉细胞生长和次生代谢的影响

    脉冲电场对中国红豆杉细胞生长和次生代谢的影响

    叶红[1]2004年在《脉冲电场对中国红豆杉细胞生长和次生代谢的影响》文中指出本文以中国红豆杉细胞为植物细胞模型,研究了脉冲电场对细胞生长和次生代谢物积累的影响。不同生长时相的红豆杉细胞在不同时间的脉冲电场(50Hz,10V/m)作用下,其生长和胞内一种有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物——云南紫杉烷(Tc)的...
  • 驼绒藜属植物生殖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驼绒藜属植物生殖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刘海英[1]2004年在《驼绒藜属植物生殖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对驼绒藜属植物的生殖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包括物候期、开花习性、结实特性、花器官及种子同工酶多态性、种子营养动态、种子生态特性等,并对种子的败育机理进行了探讨。驼绒藜属植物的花期在6~8月,持续时间较长;日开花主要集中在上...
  • 应用微卫星标记进行江豚种群遗传结构和亲缘关系判别的研究

    应用微卫星标记进行江豚种群遗传结构和亲缘关系判别的研究

    蔡垚[1]2004年在《应用微卫星标记进行江豚种群遗传结构和亲缘关系判别的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共包括叁个部分:1.简要介绍了微卫星标记技术的优点、微卫星的突变、微卫星分析的一般流程、微卫星的应用及存在的缺陷等。2.通过4个微卫星座位对中国水域的3个江豚种群进行种群结构和遗传多样性检测。共分析了82头...
  • 棕色田鼠(Microtus mandarinus)和沼泽田鼠(M.fostis)性激素及其受体和Fos在脑内的表达与社会行为的关系

    棕色田鼠(Microtus mandarinus)和沼泽田鼠(M.fostis)性激素及其受体和Fos在脑内的表达与社会行为的关系

    李扬威[1]2017年在《基于比较转录组的棕色田鼠与布氏田鼠低氧适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氧是地球上大多数生物赖以生存的必需元素,低氧(Hypoxia)环境会造成生物体内部组织或细胞缺氧,继而引起机体的应激反应,产生生理病理变化并影响生长发育过程。地下鼠长期生活于氧气含量较低的地下洞道系统中,在...
  • 中国林蛙卵巢的组织学及免疫细胞化学研究

    中国林蛙卵巢的组织学及免疫细胞化学研究

    蒋一淼[1]2004年在《中国林蛙卵巢的组织学及免疫细胞化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卵泡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性类固醇激素及其受体有很重要的调控作用,原癌基因的表达也与卵子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本研究选用中国林蛙为材料,运用组织学方法观察和探讨其卵泡发育周期;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雌二醇、孕酮、睾酮及其受体、...
  • 小鼠肝脏耐热蛋白的初步研究

    小鼠肝脏耐热蛋白的初步研究

    张振峰[1]2004年在《小鼠肝脏耐热蛋白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肝脏在生物体代谢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调节葡萄糖的含量,调节血液中多种蛋白的合成,分泌胆汁,生物降解有毒物质等,另外肝脏还具有几乎无限的再生能力,因此研究肝脏蛋白质的性质对于揭示肝脏的生物学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与肝脏功能相关的蛋白质...
  • 茶树对氟吸收累积特性及降氟措施研究

    茶树对氟吸收累积特性及降氟措施研究

    马士成[1]2012年在《铝对茶树氟吸收、累积、分布特性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茶树作为聚氟植物对氟具有极强的耐性和累积特性,其老叶中氟含量比普通植物高2-3个数量级。尽管适量摄取氟有利于人体预防龋齿等健康功能,但长期大量饮用高氟茶叶可引发“饮茶型氟中毒”。近年来,茶叶降氟成为研究的热点,众...
  • 阴沟肠杆菌B8拮抗相关基因簇的克隆及功能验证

    阴沟肠杆菌B8拮抗相关基因簇的克隆及功能验证

    朱军莉[1]2004年在《阴沟肠杆菌B8拮抗相关基因簇的克隆及功能验证》文中研究说明阴沟肠杆菌B8是从水稻叶面分离获得的一株广谱拮抗菌,最初分离筛选时以白叶枯病菌作为指示菌,发现它对白叶枯病菌具有很强的拮抗活性,网室及田间定殖和抗白叶枯病试验也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进一步发现它对水稻和蔬菜等的多种病原...
  • 原生质体融合提高玫瑰茄细胞生长速率的研究

    原生质体融合提高玫瑰茄细胞生长速率的研究

    廖劲松[1]2004年在《原生质体融合提高玫瑰茄细胞生长速率的研究》文中认为首先,对微甘菊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增殖培养进行系统研究,愈伤组织诱导研究表明:外植体中芽尖诱导率最高,在含2,4-D2.0mg/L、KT1.0mg/L、pH5.8的MS培养基上25℃黑暗条件下愈伤组织诱导效果较好。继代培养的关...
  • 伪狂犬病病毒宿主关闭蛋白的基因克隆、表达及其结构分析

    伪狂犬病病毒宿主关闭蛋白的基因克隆、表达及其结构分析

    马相如[1]2004年在《伪狂犬病病毒宿主关闭蛋白的基因克隆、表达及其结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α疱疹病毒在感染细胞过程中,普遍产生对细胞内大分子合成的显著抑制作用,从而引起宿主细胞蛋白质合成的快速关闭。进一步研究发现单纯疱疹病毒1型中UL41基因编码的磷酸化蛋白与宿主细胞核糖核蛋白体的关闭和mRNA降...
  • 猪瘟病毒E2基因的表达及其间接ELISA诊断方法的研究

    猪瘟病毒E2基因的表达及其间接ELISA诊断方法的研究

    胡慧[1]2004年在《猪瘟病毒E2基因的表达及其间接ELISA诊断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试图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来揭示目前猪瘟仍频繁发生的原因,为广泛开展CSFV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为CSF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为猪瘟诊断提供稳定的标准诊断抗原及诊断方法。本论文由4部分构成...
  • 结合HIV-1 gp41 NHR的环境肽及模拟gp41融合核心结构表位的筛选与鉴定

    结合HIV-1 gp41 NHR的环境肽及模拟gp41融合核心结构表位的筛选与鉴定

    邵继平,符健[1]2019年在《HIV-1gp41蛋白的主要特性及B/T细胞表位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HIV-1gp41跨膜糖蛋白的基因序列及其编码蛋白的结构特征,并预测可能的B/T细胞表位,为艾滋病疫苗及多肽药物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NCBIGenBank数据库获取...
  • 两株功能阻断型CD154单克隆抗体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研究

    两株功能阻断型CD154单克隆抗体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研究

    樊一笋[1]2004年在《两株功能阻断型CD154单克隆抗体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认为1970年,Brestcher和Cohn首先提出并证实T细胞活化的双信号学说。当T细胞通过其抗原受体和CD3复合体识别抗原递呈细胞表达的MHC-抗原复合物并与之发生特异性结合后,获得T细胞活化所需的抗原特异...
  • 单纯疱疹病毒Ⅱ型DNA疫苗的构建及免疫学性质研究

    单纯疱疹病毒Ⅱ型DNA疫苗的构建及免疫学性质研究

    韩双艳[1]2004年在《单纯疱疹病毒Ⅱ型DNA疫苗的构建及免疫学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erpesSimplexVirusⅡ,HSV-2)主要引起生殖器粘膜感染,临床表现为生殖器疱疹(genitalherpes,GH)。GH近年来发病率明显上升,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性病,是我...
  • 结核DNA疫苗的构建、免疫功能及保护效果研究

    结核DNA疫苗的构建、免疫功能及保护效果研究

    朱中元[1]2004年在《结核DNA疫苗的构建、免疫功能及保护效果研究》文中指出结核病仍对人类健康构成重要威胁。全球现有TB患者近3000万,每年病死数近300万。结核病唯一可用的免疫预防制剂是BCG。它的免疫保护力介于0-80%之间,WHO的调查研究表明其保护力也仅为50%。成年人及老年人并不能得...
  • 人OX40L转基因细胞的构建与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其生物学功能的研究

    人OX40L转基因细胞的构建与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其生物学功能的研究

    王勤[1]2004年在《人OX40L转基因细胞的构建与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其生物学功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OX40配体(OX40L或CD134L)属TNF超家族成员,为Ⅱ型跨膜糖蛋白,Mr约34~40kD,编码183个氨基酸。人OX40L由Miura等于1991年克隆,最初命名为gp34,基因长约1...
  • 表达HIV-Ⅰ多价野生基因和合成基因重组痘苗病毒疫苗株的构建及与DNA疫苗联合免疫效果的研究

    表达HIV-Ⅰ多价野生基因和合成基因重组痘苗病毒疫苗株的构建及与DNA疫苗联合免疫效果的研究

    戴凯凡[1]2004年在《表达HIV-Ⅰ多价野生基因和合成基因重组痘苗病毒疫苗株的构建及与DNA疫苗联合免疫效果的研究》文中认为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是引起艾滋病(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AIDS)的病原...
  • NMDA受体主亚基NR1抗原表位分析

    NMDA受体主亚基NR1抗原表位分析

    李桂新[1]2004年在《NMDA受体主亚基NR1抗原表位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N-甲基-D-门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Receptor,NMDAR,NR)是离子型兴奋性氨基酸受体的一种类型,该受体具有生理学和病理学双重作用,不仅与兴奋性突触传递、突触可塑性、学习和记...
  • 雌二醇对鼠正常淋巴细胞和致敏淋巴细胞活化的调节

    雌二醇对鼠正常淋巴细胞和致敏淋巴细胞活化的调节

    李霞,王世婷,侯芸,刘奔,王金龙[1]2005年在《雌二醇对小鼠正常淋巴细胞和致敏淋巴细胞活化的调节》文中提出为探讨雌二醇(E2)对正常和致敏淋巴细胞活化的调节作用,并分析了E2对ConA活化的小鼠正常和致敏淋巴细胞增值、抗体产生及TGF-β生成的影响。结果显示生理水平尤其是相当于小鼠动情间期水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