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1]2004年在《细小病毒B19检测基因芯片的制备及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细小病毒B19是所有真核病毒中最简单的一类单链线状DNA病毒,其基因组全长为5594碱基(nt)。该病毒临床表现谱广泛而复杂。自1990年首次证实我国存在细小病毒B19感染后,陆续报告细小病毒B19是我国孕妇非免疫性流...
刘宏亮[1]2004年在《激肽释放酶的仿生亲和纯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激肽释放酶是丝氨酸蛋白酶家族的一员,可水解由精氨酸、赖氨酸等碱性氨基酸形成的肽键。生物体内激肽释放酶分为两类:血浆激肽释放酶和组织激肽释放酶。激肽释放酶在体内可特异性水解血浆或组织中的激肽原(或前激肽)产生缓激肽,后者则与细胞上的缓...
雷俊川[1]2004年在《应用四环素调控系统建立可调控抗恶性疟原虫DNA疫苗的初步研究》文中提出疫苗为人们所认识并开始应用已有200多年历史,现有的疫苗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经过减毒处理但仍旧存活的病原体,一般称作减毒活疫苗;二是已经杀死的病原体,称作灭活疫苗;叁是用病原体加工或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得到的...
林凡[1]2004年在《电磁脉冲生物效应的剂量研究及安全标准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磁辐射可能导致各种健康效应已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全球化贸易和世界范围内移动通讯的快速发展,需要对电磁场的辐射安全标准的进行协调统一。电磁脉冲辐射存在非热生物效应的证明不断地增加,对以往完全基于吸收能量获得...
夏芸[1]2004年在《红系转录因子FKLF的表达纯化及初步研究》文中指出珠蛋白基因的程序性表达是组织发育时期专一性的。人的5个β类珠蛋白基因在11号染色体的短臂上形成一簇(ε,~Aγ,~Gγ,δ和β),并且它们的表达有两个主要的开关,一是从胚胎型(ε)到胎儿型(γ)基因表达,接着是由胎儿型(γ)到...
喻林华[1]2004年在《小鼠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iNOS和nNOSmRNA的表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是一种具有自由基性质的生物活性分子,能溶于水并具有脂溶性,化学性质非常活跃,作为一种小分子气体信号分子,NO在机体防御、神经信号传导、血管扩张等生理过程中发挥...
赵凯莉,苏晓磊,王艳萍,谭永生,屈银虎[1]2014年在《水性聚氨酯树脂防水涂料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采用水性聚氨酯乳液和水以及水泥和沙子,按照不同的比例进行混合,在室温下进行凝固,制备了水性聚氨酯树脂防水涂料复合材料,进行了金相显微分析、力学性能测试和耐水性测试。结果表明:随着乳液...
张剑英[1]2004年在《酸性植酸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和毕赤酵母中的表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植酸酶是一种新型的可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的重要酶制剂,是一种能水解植酸的磷酸酶类。在动物饲料中富含磷的谷物、豆类和油料等作物中,磷的基本贮存形式是植酸磷,因单胃动物体内缺少能分解植酸的酶很难利用这些植酸...
叶玲玲[1]2004年在《一种高通量定量检测细胞凋亡方法的建立和初步应用》文中提出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是目前生物技术制药产业广泛采用的技术平台,细胞凋亡的发生是培养中限制产量和增加成本的主要环节,预防并控制凋亡也因此成为研究的热点。进行凋亡控制的重要前提是对其进行早期检测。本研究以杂交瘤细胞G7为...
张晓慧[1]2004年在《牛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的分离纯化及其效果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尽管大量研究显示出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AMCC)移植在疼痛治疗中的显着效果,但将其作为基本治疗方法用于临床还存在许多困难,其中有限的细胞来源是AMCC移植广泛应用的最大障碍。牛的肾上腺由于髓质细胞产量大、易分离获取而成...
张凌娣[1]2004年在《同源序列高剂量异常表达及病毒编码蛋白对基因沉默的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RNA沉默是生物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由同源序列引起的RNA降解过程,病毒或转座子入侵、以及体内产生的各种异常结构RNA都可能成为诱导RNA沉默发生的因素。为了认识同源性RNA的结构形式和表达剂量对诱发植...
徐记迪[1]2015年在《柑橘全基因组DNA甲基化分析及调控作用研究》文中认为表观遗传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真核生物中,表观遗传通过调控染色质构象进而影响基因表达来控制植物的发育,其调控机制主要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小干扰RNA。近年来,表观遗传在植物发育...
魏琮[1]2004年在《世界秀头叶蝉亚科系统学研究(半翅目:头喙亚目:叶蝉科)》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系世界范围秀头叶蝉亚科Stegelytrinae(叶蝉科Cicadellidae)的形态、分类、系统发育、生物地理等方面的综合研究。文中综述了有关该亚科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分类特征、材料及研究方法,以及本研...
高峻[1]2004年在《一株好氧海洋磁性细菌YSC-1的分离及其特性研究》文中提出趋磁细菌是国际微生物学研究的前沿之一,但由于种种原因,在这个领域研究者甚少且进展缓慢。近年来,由于几株新菌株的分离和新技术的应用,趋磁细菌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研究采集黄海冷水团附近海域的底泥,加入富集培养基富集两个...
昔奋攻[1]2004年在《部分蜘蛛牵丝Ⅰ型蛋白基因合成及其聚合体的表达研究》文中指出蜘蛛牵丝是构成蜘蛛网的框架丝,是目前已知强度最高的天然蛋白质丝,能够与市售制造防弹衣的人工合成纤维相媲美。它由牵丝Ⅰ型蛋白和牵丝Ⅱ型蛋白按3:2的比例构成,这两种蛋白质丝在结构上存在许多相似之处,其N端均为串联重复结...
刘颖慧[1]2004年在《谷子(Tetariaitalica)中PF40基因功能的研究》文中认为高等植物的空间结构主要由主枝及由侧芽分生组织产生的侧枝的生长发育决定。植物的侧枝发生一般分为两个步骤:在叶腋处形成侧芽原基,随后侧芽原基生长发育成侧枝。在很多植物包括拟南芥中,侧芽的生长会被顶端花序的生长...
骆祝华[1]2005年在《热带太平洋深海硫酸盐还原菌与酵母菌的多样性与生理生态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深海这一极端的生态环境中蕴涵着丰富的微生物资源,硫酸盐还原菌(Sulfate-reducingBacteria,SRB)与酵母菌是其中的两类很重要的深海微生物。SRB是深海环境中碳、硫循环的主要驱动者...
孙丽[1]2005年在《pESP15b/pARA-SP6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旨在建立高效表达目的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系统pESP15b/pARA-SP6。在Novagen公司专利产品pET11a的基础上进行改造组建,即用SP6启动子替代T7启动子,并引入组氨酸标签(Histag)从...
康云[1]2004年在《中国簇毛黄耆亚属的分类修订和系统位置初探》文中认为簇毛黄耆亚属隶属于豆科黄耆属,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横断山区,大多数种类都是狭域分布的。由于缺乏野外工作,标本不够丰富,模式标本不易收集齐全等原因,相当一部分种类的划分尚不能令人满意,应予以修订。除此之外,这个亚属的范围及其系统...
赵海霞[1]2004年在《植酸酶phyA基因活性中心密码子的改造及基因工程菌培养条件的研究》文中提出采用PCR技术对来源于黑曲霉N25植酸酶phyA基因表达片段进行定点突变,在不改变其所编码氨基酸的情况下,选用毕赤酵母偏爱的密码子对该基因最保守序列中81位和85位的Arg密码子进行同义突变,将突变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