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壶瓶山昆虫物种多样性研究

    壶瓶山昆虫物种多样性研究

    姜洋[1]2004年在《壶瓶山昆虫物种多样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简要分析了目前我国昆虫物种多样性研究的现状和问题,初步探讨了其发展趋势和方向。借助“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项目为平台,在2002年和2003年的5月和9月间,对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两个主峰壶瓶山(南坪)和顶坪山(...
  • 内皮抑素的理化性质研究

    内皮抑素的理化性质研究

    孙立旺,车呈凯,牟国营,陶祥臣,朱伟[1]2013年在《内皮抑素结构修饰及修饰后内皮抑素的理化性质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采用低分子肝素(LM-WH)和聚乙二醇(PEG)对内皮抑素(ES)进行结构修饰并探讨修饰后ES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活性,寻找一种较好的内皮抑素修饰物。方法:采用高碘酸氧化...
  • 植物C带染色体自动分析系统研究

    植物C带染色体自动分析系统研究

    汪建[1]2004年在《植物C带染色体自动分析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染色体作为主要的遗传物质DNA载体,研究它的结构和功能是细胞遗传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现代遗传学、育种学等都要进行染色体的组型分析,但长期以来都是依靠目视和手工完成,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经过一系列的研究,我们利用计算机、数...
  •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藓类植物群落与森林群落关系的研究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藓类植物群落与森林群落关系的研究

    李孝伟[1]2004年在《宝天曼自然保护区藓类植物群落与森林群落关系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采用样线、样地调查法,对宝天曼自然保护区藓类植物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如下:1)宝天曼自然保护区主要藓类群落为19个,分别属于石生、土生、树生和腐木生四个群落类型。2)宝天曼共有藓类25科、75属、23...
  • 拟南芥嫁接体的发育过程和大分子物质在嫁接体中的转运

    拟南芥嫁接体的发育过程和大分子物质在嫁接体中的转运

    王芳[1]2004年在《拟南芥嫁接体的发育过程和大分子物质在嫁接体中的转运》文中研究说明采用半薄切片技术,对C24拟南芥自体嫁接组合嫁接体的发育过程进行了组织学观察。C24拟南芥下胚轴自体嫁接后4d,在接穗和砧木中就已有管状分子和筛分子的分化。嫁接后7d,在嫁接面处形成贯通接穗和砧木的维管组织桥。C...
  • 盐胁迫下拟南芥突变体sos2中活性氧的产生以及AtMCA基因功能的研究

    盐胁迫下拟南芥突变体sos2中活性氧的产生以及AtMCA基因功能的研究

    林惠琼[1]2004年在《盐胁迫下拟南芥突变体sos2中活性氧的产生以及AtMCA基因功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植物在盐胁迫下会产生并积累活性氧导致氧化胁迫。活性氧对核酸、蛋白、膜造成伤害。有效地控制活性氧的产生和清除机制,并对它造成的伤害进行及时的修复,是植物在盐胁迫继续生存的重要保障。sos2是近...
  • 应用气孔特异性启动子-KST1改良植物抗旱性的初步探讨

    应用气孔特异性启动子-KST1改良植物抗旱性的初步探讨

    徐春英[1]2004年在《应用气孔特异性启动子-KST1改良植物抗旱性的初步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植物激素脱落酸(ABA)在种子成熟、休眠以及植物对各种各样环境胁迫的适应都起着重要的作用。ABA的重要生理作用之一是促进气孔关闭,而气孔是植物体与外界环境间水分和气体交换的门户,对植物的光合与蒸腾具...
  • 太行山中段植物群落的生态关系研究

    太行山中段植物群落的生态关系研究

    席跃翔[1]2004年在《太行山中段植物群落的生态关系研究》文中认为太行山雄居华北平原西缘,是海河的发源地。建设太行山森林生态体系,对华北平原及京津地区生态安全和改善老区生产生活环境十分重要。太行山绿化工程是全国重点林业建设工程之一。本文的主要工作就是对太行山中段植物群落的生态关系进行研究,揭示太行...
  • 旋毛虫分子分类和49ku结构基因在昆虫细胞中表达研究

    旋毛虫分子分类和49ku结构基因在昆虫细胞中表达研究

    路义鑫,郭昭林,宋铭忻,李冬梅[1]2004年在《旋毛虫分子分类和49ku结构基因在昆虫细胞中表达研究》文中认为18SrRNA基因是一类编码核糖体小亚基RNA、长约1800bp的DNA序列,由于在生物体内含量较大占80%左右,且在进化过程中非常保守,核苷酸的替换率较低,因而它是探讨生物高级分类群系统...
  • 深圳仙湖数字植物园空间格局分析与制图研究

    深圳仙湖数字植物园空间格局分析与制图研究

    杨晓华[1]2004年在《深圳仙湖数字植物园空间格局分析与制图研究》文中指出空间格局的研究是GIS空间分析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空间格局是指空间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状况,实质上是其镶嵌结构,它是空间异质性的具体表现,又是各种空间要素不同尺度上作用的结果。空间格局研究的目的是在表面无序的斑块镶嵌的空间中发...
  • 来源于Pseudomonas pseudoalcaligenes的有机磷降解酶基因ophc2的克隆与表达

    来源于Pseudomonas pseudoalcaligenes的有机磷降解酶基因ophc2的克隆与表达

    邓敏捷,伍宁丰,梁果义,初晓宇,姚斌[1]2004年在《一种新的有机磷降解酶基因ophc2的克隆与表达》文中指出将来源于假产碱假单胞菌(Pseudomonaspseudoalcaligenes)的有机磷降解酶OPHC2进行了N端及内肽的氨基酸序列测定,根据得到的氨基酸序列设计合成了简并引物,通过PC...
  • 秦岭冷杉种群生殖生态学研究

    秦岭冷杉种群生殖生态学研究

    孙会忠[1]2004年在《秦岭冷杉种群生殖生态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秦岭冷杉(Abieschensiensis)为中国特有种,主要分布于秦巴山地,现为渐危种,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陕西境内秦岭冷杉多呈星散分布,其中宁陕菜子坪、火地塘和佛坪分布数量最多。通过广泛踏查和对19块样地的详细调查及对原始数据...
  • 向小鼠导入人类MCP和CD59基因的整合和表达研究

    向小鼠导入人类MCP和CD59基因的整合和表达研究

    李聚学[1]2004年在《向小鼠导入人类MCP和CD59基因的整合和表达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在探索了提高小鼠超数排卵效果的基础上,利用显微原核注射技术将hMCP和hCD59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中,采用PCR和Southernblot对仔鼠进行了外源基因的整合检测,并利用细胞毒实验对检测到的转基因阳性小...
  • 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效应研究

    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效应研究

    张黎[1]2004年在《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效应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筛选出生长稳定,产生SW量大的优良的豆类丝核菌菌株,为该菌进行发酵动力学研究奠定基础,并获得该菌在生长及形态上的系统鉴定资料;同时研究该菌的次级代谢产物的抗肿瘤病理及免疫效应,从而探索SW的抗肿瘤应用;探索该菌或其次级代谢产...
  • 海藻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及红藻海头红化学成分的研究

    海藻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及红藻海头红化学成分的研究

    张翼[1]2004年在《海藻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及红藻海头红化学成分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主要由叁章组成。第一章详述了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筛选模型的建立及海藻组分对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的研究,第二章详述了红藻海头红化学成分的研究,第叁章对海藻生物活性成分研究概况进行了简要的综述。阿尔茨海默氏病是老...
  • 生后发育中NR2B在C57BL/6小鼠听皮层脑片LTP诱导中的作用

    生后发育中NR2B在C57BL/6小鼠听皮层脑片LTP诱导中的作用

    毛玉婷[1]2004年在《生后发育中NR2B在C57BL/6小鼠听皮层脑片LTP诱导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说明以往研究表明,NMDA受体NR2B亚单位表达的变化与动物出生后早期的发育可塑性具有相关性。动物出生后的早期经验能影响NR2B亚单位的表达。据测NR2B亚单位与经验依赖性的发育可塑性密切相关,改变...
  • 褪黑素修饰超氧化物歧化酶及其性质的初步研究

    褪黑素修饰超氧化物歧化酶及其性质的初步研究

    何毅[1]2004年在《褪黑素修饰超氧化物歧化酶及其性质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关于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化学修饰,国内外学者已做了较多且较为深入的研究。修饰后的SOD与修饰前比较,其稳定性大大提高,并且免疫原性降低或消除,是酶分子改造中一个较为成功的方面。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拓展了关于SOD化学修饰...
  • 二氧化硫及其衍生物对小鼠几种脏器超微结构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二氧化硫及其衍生物对小鼠几种脏器超微结构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白剑英[1]2004年在《二氧化硫及其衍生物对小鼠几种脏器超微结构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二氧化硫是一种常见的全球性大气环境污染物,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许多学者关注的焦点。山西省作为煤炭大省,在为全国提供能源的同时也给本省带来了非常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迫切需要我们尽快搞清二氧化硫的实际健康...
  • 中国陆地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研究

    中国陆地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研究

    王翠红[1]2004年在《中国陆地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研究》文中认为生物多样性是当今生物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机制和分布格局以及保护利用问题一直是生物学和环境科学所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由此出发,以中国(台湾除外)陆地为研究区域,通过植物多样性数据、动物多样性数据、地理因子、气候因子、...
  • 毒死蜱降解微生物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毒死蜱降解微生物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王金花[1]2004年在《毒死蜱降解微生物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以有机磷杀虫剂毒死蜱为研究对象,对毒死蜱的测定方法,降解微生物的富集分离,微生物降解特性及降解酶的降解特性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本文建立了液体介质中毒死蜱的提取测定方法。液体介质中毒死蜱的提取采用旋涡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