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圆口铜鱼卵巢发育及卵子发生的初步研究

    圆口铜鱼卵巢发育及卵子发生的初步研究

    张贤芳[1]2003年在《圆口铜鱼卵巢发育及卵子发生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1年10月—2002年10月,收集长江木洞江段和金沙江攀枝花江段的圆口铜鱼雌性165尾,用常规解剖观察及组织学、电镜等技术对其卵巢发育及卵子发生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圆口铜鱼卵巢一对,左右各一,位于鳔和消化...
  • 抗链霉素单克隆抗体制备与ELISA方法的建立

    抗链霉素单克隆抗体制备与ELISA方法的建立

    奚茜[1]2012年在《食品中链霉素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链霉素(Streptomycin,SM)具有性质稳定、抗菌谱广、生产工艺简单、疗效好等特点,尤其对结核分枝杆菌有强大抗菌作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动物疾病治疗、预防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但链霉素具有严重的耳毒性和肾毒性,它在动物源性食品...
  • 大眼鳜精巢及精子发育

    大眼鳜精巢及精子发育

    车静[1]2003年在《大眼鳜精巢及精子发育》文中研究说明大眼鳜(SinipercakneriGarman)左右精巢完全分离,输精管位于精巢的腹侧凹沟内,有血管伴行。输精管末端略显膨大,相连,左右合并呈“Y”型,开口于尿殖孔。光镜观察表明,性成熟大眼鳜的精巢属于小叶型,各小叶呈辐射状分布,一个小叶由...
  • 龙牙百合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基因的遗传转化研究

    龙牙百合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基因的遗传转化研究

    刘菊华[1]2003年在《龙牙百合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基因的遗传转化研究》文中认为针对尖孢镰刀菌的致病机理:菌丝阻塞维管束引起水分代谢失常和菌丝在植物体内产生毒素(镰刀菌酸)损害膜结构造成代谢失常,从而导致植物萎焉。本实验以龙牙百合为研究对象,应用细胞工程中的离体培养方法并结合转基因技术,以...
  • 沙芥形态与解剖学研究

    沙芥形态与解剖学研究

    贾晋[1]2003年在《沙芥形态与解剖学研究》文中认为本试验采用石蜡切片研究了沙芥发芽期、幼苗生长期各器官形态及解剖结构的变化过程;并对采自鄂尔多斯市野生沙芥花、果实、种子及人工栽培的叶片旺盛生长期、叶片生长衰退期的根、茎、叶等材料进行了形态及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沙芥发芽期根、茎、叶各器官内组织已...
  • 鸡胚原始生殖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鸡胚原始生殖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于敏莉[1]2012年在《维甲酸对鸡胚生殖细胞增殖和减数分裂调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家禽的胚胎发育有独特的规律,通过对家禽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germcell,PGC)的体外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其胚胎发育过程及影响因素,并可对其基因进行遗传操作,制作各种研究模型,从而为生殖生物学和发...
  • 荷叶铁线蕨生态群落调查与等位酶分析

    荷叶铁线蕨生态群落调查与等位酶分析

    潘丽芹[1]2003年在《荷叶铁线蕨生态群落调查与等位酶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荷叶铁线蕨(AdiantumreniformeL.var.sinenseY.X.Lin)是叁峡库区特有植物,为面临灭绝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对其进行保护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很有必要。本试验以荷叶铁线蕨为材料,通过对生态学及遗传学等方...
  • 水稻抗瘟基因部分序列的克隆及同源性分析

    水稻抗瘟基因部分序列的克隆及同源性分析

    李艳萍[1]2003年在《水稻抗瘟基因部分序列的克隆及同源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抗稻瘟病的水稻品种的基因组DNA为模板,根据已知的NBS-LRR类抗病基因结构中氨基酸的保守区域,设计简并引物,通过PCR扩增获得了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两个DNA片段,同时根据该品种携带的Pi-2(t)抗性基因的序列...
  • 人类干扰对王朗自然保护区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影响

    人类干扰对王朗自然保护区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影响

    郭海燕[1]2003年在《人类干扰对王朗自然保护区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大熊猫栖息地不断被割裂,分布区急剧缩小,主食竹类大面积开花枯死,导致大熊猫在种群数量上发生了变化。为确切掌握大熊猫的数量、分布、栖息地环境等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管理计划,我们以王朗自然保护区的大熊猫调查...
  • 重金属污染下红壤微生物生态特征及生物学指标研究

    重金属污染下红壤微生物生态特征及生物学指标研究

    滕应[1]2003年在《重金属污染下红壤微生物生态特征及生物学指标研究》文中认为本项目选择红壤作为研究材料,采用室内培养、野外调查以及相关数学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了重金属污染红壤的微生物生态特征及其影响机制,提出了镉、铅单一污染和镉、铅、铜、锌复合污染下红壤微生物学敏感性生态参数及其动力学变化...
  •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结构蛋白抗原表位的分析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结构蛋白抗原表位的分析

    周艳君[1]2005年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结构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抗原表位的鉴定》文中认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reproductiveandrespiratorysyndromePRRS)是一种以妊娠母猪繁殖失败和仔猪出现呼吸困难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由于PRRSV以侵害免疫系...
  • 猪瘟病毒E2基因克隆、序列分析及最佳猪瘟免疫程序的制定

    猪瘟病毒E2基因克隆、序列分析及最佳猪瘟免疫程序的制定

    赵志军[1]2003年在《猪瘟病毒E2基因克隆、序列分析及最佳猪瘟免疫程序的制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有效地控制了猪瘟在我国的急性发生和大流行。但自8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了温和型、非典型性猪瘟。本研究主要是对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猪瘟病毒野毒株...
  • 猪瘟病毒E0基因在原核与真核表达系中的表达

    猪瘟病毒E0基因在原核与真核表达系中的表达

    陈振海[1]2003年在《猪瘟病毒E0基因在原核与真核表达系中的表达》文中研究指明猪瘟病毒(classicalswinefevervirus,CSFV)EO糖蛋白既是包膜蛋白,又是一种核酸酶,其活性对病毒在宿主体内的持续感染有直接关系。鉴于EO蛋白在病毒感染,诱导机体免疫及与宿主细胞相互关系中的作用...
  • 革兰阴性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研究

    革兰阴性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研究

    张玲[1]2008年在《产ESBLs腹泻病原菌的耐药性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文中指出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德国发现第一例产ESBLs(Extend-Spectrumβ-Lactamases,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克雷伯菌以来,在全球各地不断有ESBLs报道。革兰阴性杆菌是导致感染的最重要病原菌,过去的...
  • 输注异基因脾细胞诱导大鼠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

    输注异基因脾细胞诱导大鼠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

    黎承杨[1]2003年在《输注异基因脾细胞诱导大鼠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比较异基因脾细胞经受体门静脉和口服两种途径输注诱导免疫耐受的疗效。方法:将供体SD大鼠的脾细胞经门静脉或经口服途径输注给受体Wistar大鼠,一周后把SD大鼠的皮肤移植到相应的Wistar大鼠上。皮肤移植术后观察移植...
  • 人源性神经营养素-6的基因克隆表达和功能鉴定

    人源性神经营养素-6的基因克隆表达和功能鉴定

    张承武[1]2003年在《人源性神经营养素-6的基因克隆表达和功能鉴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神经营养素(neurotrophin,NT)是一类由神经组织或其靶组织产生的小分子蛋白质。自从20世纪50年代初发现神经生长因子以来,人们已经先后发现了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r,NGF...
  • 太平洋暖池区深海沉积物中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

    太平洋暖池区深海沉积物中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

    王鹏[1]2005年在《深海沉积物微生物多样性及其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文中提出西太平洋暖池区在全球气候变化中起着引擎作用,是地球科学研究的焦点之一。本文首次采用多种分子标志结合的方法,对西太平洋暖池区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了该区微生物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为研究深海生物圈...
  • Tob在大鼠学习和记忆中的作用

    Tob在大鼠学习和记忆中的作用

    张雪寒[1]2005年在《大鼠海马和杏仁体记忆相关受体和基因的研究》文中认为NMDA受体在突触可塑性中发挥重要作用,长时程增强(LTP)被认为是学习记忆的突触机制。在许多脑区,如杏仁体和海马,LTP的诱导需要NMDA受体的激活。尤其是在海马CA1区,NMDA受体的NR2A亚基参与LTP的诱导,而NR...
  • 红发夫酵母(Phaffia rhodozyma)的诱变和原生质体融合及发酵优化研究

    红发夫酵母(Phaffia rhodozyma)的诱变和原生质体融合及发酵优化研究

    朱明军[1]2001年在《红发夫酵母Phaffiarhodozyma培养生产虾青素的研究》文中提出红发夫酵母Phaffiarhodozyma因含有在水产养殖、食品和医药工业有广阔应用前景的虾青素而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论文对红发夫酵母PhaffiarhodozymaAs2.1557的生长特性和培养参...
  • 重组人-α干扰素基因(Hu-IFN-α)在草鱼体内的整合与表达

    重组人-α干扰素基因(Hu-IFN-α)在草鱼体内的整合与表达

    陈开健,章怀云,肖调义,张学文,苏建民[1]2005年在《重组Hu-IFN-α基因在草鱼中的整合和表达》文中研究表明采用显微注射法将人α干扰素(HuIFNα)重组基因转入草鱼Ⅰ~Ⅱ细胞期的受精卵,然后对转化培育出的草鱼个体提取血液总DNA进行PCR和Southern杂交检测及ELISA检测,以研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