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宝[1]2003年在《南海北部浮游生物中的放射虫分类学和生态学研究》文中指出放射虫是一类大洋性浮游原生动物,广泛分布于从赤道到两极的各种海域,同时垂直分布于从海洋表层到几千米的深层水体中。放射虫也是海洋微体古生物中的一个重要类群,沉积物中的化石放射虫蕴涵大量的古环境和古气候信息,在古海洋学研究中...
李景[1]2007年在《香猪生长相关基因的结构与表达》文中认为哺乳动物的生长主要受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调控,将生长激素基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基因作为影响香猪生长速度的候选基因,克隆并分析基因的组织特异性表达规律并研究基因变异与香猪生长速度性状表型之间的关系。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从香猪的基...
童剑亮[1]2003年在《双相视觉脉冲反应与OptokineticNystagmus(OKN)眼动》文中认为大范围运动图形能诱发传统的视动震颤(optokineticnystagmus,OKN)眼动,它对于眼运动(oculomotor)控制研究及临床有关疾病诊断有重要意义。本论文的第一部分是将“信号...
何晓兰,侯喜林,吴纪中,刘桂华,钦佩[1]2004年在《叁角叶滨藜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文中认为以藜科植物山菠菜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基因的保守区设计引物,通过RTPCR技术,从叁角叶滨藜cDNA中分离了两个BADH基因片段BADH3和BADH5,并利用巢式PCR、cR...
徐涤[1]2003年在《海带外生菌的初步研究》文中认为采用生理生化和16SrRNA基因序列比对的方法对从两个海区采集的海带孢子体以及实验室中保存的海带配子体样品的外生菌分别进行组成分析,16SrRNA基因序列揭示了在海带孢子体和配子体的外生菌中都存在一些与现有数据库中序列的遗传关系较远的菌株。对两个...
吴梅花,张丽,牛一丁,方天祺,哈斯阿古拉[1]2005年在《拟南芥逆境胁迫诱导表达基因rd29A启动子的克隆与序列分析》文中提出以拟南芥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得到逆境胁迫诱导表达基因rd29A的启动子片段,将其克隆到pUC19质粒中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获得的启动子片段大小为937bp...
谭小力[1]2003年在《拟南芥长链脂肪酰辅酶A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及功能鉴定》文中指出油料作物种子中脂的降解对幼苗的建成十分重要,它为幼苗提供从自养生长转化为异养生长所需的能量及生长必需的物质。在成熟期,脂的降解能清除由于衰老而产生的对细胞有害的游离脂肪酸,使这些降解的脂重新进入到合成途径中。种子萌发...
樊瑜波,蒲放,蒋文涛,张明,郑永平[1]2002年在《下肢假肢接受腔生物力学评价及CAE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接受腔设计的合理性将直接决定假肢使用的方便性和舒适程度,但目前其设计仍依赖于设计者的个人经验与技巧。有限元方法已被证明可用于对残肢/接受腔应力分布的估计,但其建模、分析过程复杂,这方面工作只局限...
晁敏[1]2001年在《应用流式细胞计研究超微型浮游植物在中国东、黄海典型水域的分布》文中认为本文主要内容为流式细胞计在中国东、黄海对超微型浮游植物的检测结果报导,所做工作包括:2000年秋季及2001年春季的两个航次、2001年夏季(7月)在长江口区的定点长时观测,此外,还在春季航次E2站进行了现...
樊晓晖,杨海波,何先保,黄企光,黎肇炎[1]2001年在《桂北五步蛇金属蛋白酶原基因800bp片段的克隆和序列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扩增桂北五步蛇金属蛋白酶原基因,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从广西桂北山区五步蛇毒腺中抽提蛇毒总RNA,采用一步法(RT-PCR和PCR在同一试管内进行)扩增金属蛋白酶原基...
王家权[1]2001年在《动脉粥样硬化的流体力学机理的理论研究和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血流动力学因素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但时至今日血流动力学因素确切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了解,因此更深入地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的生物力学机理对于掌握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和发...
李建荣[1]2001年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基因免疫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是危害世界养禽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IBDV主要侵害雏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导致免疫抑制。用弱毒苗和灭活苗免疫鸡群是目前防治IBD的主要方法,但...
呼海燕[1]2001年在《AVP和OT对大鼠DRG神经元膜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精氨酸加压素(Argininevasopressin,AVP)和催产素(Oxytocin,OT)对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实验应用细胞内微电极记录技术,记录...
陈强[1]2001年在《高效液相离子交换色谱在细菌学上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利用高效液相离子交换色谱系统研究细菌学,探讨了该方法在细菌定性、定量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叁个方面:首先,利用离子交换色谱系统表征细菌生理、生态方面的变化,首次成功地在色谱上区分了短小芽孢杆菌的芽孢及营养体;考察了不同的培养...
李琦[1]2002年在《一、色氨酸类似物标记法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二、大肠杆菌硫氧化还原蛋白DsbA和DsbE的氧化还原性质、构象变化和功能关系》文中指出本论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用色氨酸类似物标记法研究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第一章);第二部分是大肠杆菌硫氧化还原蛋白DsbE和DsbA的氧化还原性质...
王娓[1]2002年在《羊草草地分解者亚系统能量流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东北羊草草地典型羊草群落和碱茅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2000-2001两年的野外测定和室内分析,完成了羊草草地分解者亚系统能量流动的研究工作。应用收获法和重量损失法对枯枝落叶输入与分解的季节动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
韩榕[1]2002年在《He-Ne激光对小麦增强UV-B辐射损伤的修复效应及机理》文中认为本文采用He-Ne激光(5mW.mm~(-2))辐照方法,对增强UV-B(10.08kJ.m~(-2).d~(-1))辐射下,小麦幼苗在生长、发育、生理、生化等方面的损伤修复效应,从个体、细胞、DNA分子等水平...
侯伟健[1]2002年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与蛋白激酶C信号转导通路及即早基因表达在铅暴露小鼠记忆功能改变中的作用》文中认为一、慢性铅暴露小鼠脑组织蛋白激酶C活性变化及其与记忆行为改变的关系前言学习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其物质基础是中枢神经系统高度的可塑性,包括神经网络、神经环路及突触连接等不同水平的...
朱启文,汤浩[1]2002年在《宽频噪音对AD模型鼠听觉记忆的影响及其中枢机制》文中认为衰老及阿尔采默病(Alzheimerdisease,A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显着特征之一是中枢学习记忆功能障碍。认为选择性海马CA_1区锥体神经元坏死直接与记忆损伤有关,成为神经变性领域的中心课题之一。本文利用双...
张远东[1]2002年在《荒漠绿洲过渡带植被与绿洲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采用植被数量分析方法,分析了荒漠绿洲过渡带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优势种生态位、群落排序与分类、种群空间格局,以及它们与土壤因子之间的关系;通过划分景观样带,分析了阜康土地利用景观生态格局的特征、动态及其影响因子;通过阜康叁工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