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甘膦抗性和降解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草甘膦抗性和降解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潘渠[1]2001年在《草甘膦抗性和降解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文中指出从施用过百草清,农达的农田和草甘磷生产厂内土壤中分离获得了11株抗草甘膦的细菌菌株和37株降解草甘膦的真菌菌株。这11株抗草甘膦菌株均不能利用草甘磷,它们的抗性是不同的,其中A10菌株的抗性最强,可抗7g/L的草甘磷钠...
  • 叶绿体核糖体蛋白PSRP-1部分cDNA序列的克隆

    叶绿体核糖体蛋白PSRP-1部分cDNA序列的克隆

    袁旭[1]2001年在《叶绿体核糖体蛋白PSRP-1部分cDNA序列的克隆》文中提出在高等植物的叶绿体中,叶绿体核糖体合成了组成4种能量传递复合物的30种蛋白质、约20种核糖体蛋白及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等含量丰富的蛋白质,在叶绿体的蛋白质代谢中具有重要地位。几种叶绿体特有的核糖体蛋白质(PS...
  • 蛋白质C端序列分析方法学研究

    蛋白质C端序列分析方法学研究

    李军勇[1]2001年在《蛋白质C端序列分析方法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蛋白质序列分析是蛋白质化学研究中的核心技术。运用Edman降解进行蛋白质N端顺序测定已成为十分完善的技术,并已经实现了自动化。C端与N端一样,在蛋白质分子结构分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其顺序测定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对N端封闭的蛋白...
  • 微生物油脂的开发研究

    微生物油脂的开发研究

    刘军锋[1]2013年在《第叁代生物柴油的开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物柴油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其生产方法是将原料油脂和短链醇在催化剂的催化下,转化合成生物柴油(如脂肪酸甲酯/脂肪酸乙酯)。生物柴油已在各国广泛生产和应用,2008年全球生物柴油产量已达到1400万吨,近几年生物柴油产量正以较快的速度...
  • 氰氟草酯在稻田生态系统中的降解研究

    氰氟草酯在稻田生态系统中的降解研究

    赵莉[1]2001年在《氰氟草酯在稻田生态系统中的降解研究》文中提出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如果使用不当,可能对环境造成损害。农药进入环境以后在环境诸因子(水、光、微生物等)的影响下降解生成各种代谢物,同时农药也不可避免地进入生物体内,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化。有的代谢产物毒性降低,有的代谢产物毒性比母...
  • 遥感技术在岷江上游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岷江上游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中的应用

    张宏伟[1]2001年在《遥感技术在岷江上游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岷江上游流域是《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中所列的重点治理区域,是长江的重要源头区域之一。由于长期的人类活动干扰,尤其是对天然林资源的过度采伐,森林资源衰退严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遥感技术具有的宏观、综合、动态、快速的特...
  • 光合细菌利用工业有机废水产生5-氨基乙酰丙酸的研究

    光合细菌利用工业有机废水产生5-氨基乙酰丙酸的研究

    刘秀艳,徐向阳,叶敏,项硕[1]2008年在《光合细菌利用工业有机废水产生5-氨基乙酰丙酸》文中指出【目的】利用本实验室筛选的5-氨基乙酰丙酸(5-aminolevulinicacid,ALA)高产紫色非硫红假单胞菌株,以味精、柠檬酸、啤酒和豆制品生产废水作为底物,进行光合细菌利用废水产生ALA并去...
  • Co2浓度升高对微藻类生长和光合作用影响的研究

    Co2浓度升高对微藻类生长和光合作用影响的研究

    于娟[1]2004年在《海洋微藻对UV-B辐射增强与CO_2加富共同作用的复合响应》文中指出大气CO_2水平在21世纪将倍增。随着工业化的发展,除了CO_2,氯氟代烃(CFCs),CH_4和N_2O也将增多,这些气体的增多将使臭氧层减薄,使到达地球表面的UV-B辐射呈增强趋势,CO_2和UV-B将随...
  • AM真菌特性及其对柑桔生长影响的研究

    AM真菌特性及其对柑桔生长影响的研究

    杨晓红[1]2001年在《AM真菌特性及其对柑桔生长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丛枝菌根(arbuscularmycorrhiza)是植物根系和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mycorrhizalfungi,AM真菌)形成的共生体(Symbiont)。参与丛枝菌根形成的植物是大多数的陆生植物,参与丛...
  • 芦荟属植物叶的结构和蒽醌类物质含量的比较及其相关性的研究

    芦荟属植物叶的结构和蒽醌类物质含量的比较及其相关性的研究

    沈宗根,胡正海[1]2003年在《芦荟属植物叶的结构和蒽醌类物质含量的比较及其相关性的研究》文中认为芦荟属(Aloe)植物的药用部分为叶,主要药用成分是芦荟素或高那特芦荟素,芦荟宁和芦荟苦素等蒽醌类物质。用解剖学、植物化学、组织化学结合荧光观察等技术比较研究了芦荟属9种植物叶结构的异同和主要蒽醌类物...
  • “绿荷包”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on.cv.Luhebao)胚胎发育过程的显微、亚显微观察

    “绿荷包”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on.cv.Luhebao)胚胎发育过程的显微、亚显微观察

    李西良[1]2016年在《羊草对长期过度放牧的矮小化响应与作用机理》文中认为长期过度放牧是造成草原生产力降低的首要原因,迄今,学术界对草原初级生产力形成的基础——植物个体及性状水平对放牧的响应机制,认知尚且有限。因此,本论文以欧亚温带草原东缘优势植物羊草(Leymuschinensis)为对象,研究...
  • 绵羊小肠寡肽吸收规律的研究

    绵羊小肠寡肽吸收规律的研究

    王岗[1]2001年在《绵羊小肠寡肽吸收规律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利用慢性血管插管技术和差异灌注营养技术主要研究了绵羊小肠中肽吸收的规律,探讨了不同浓度、不同来源的肽对绵羊小肠肽吸收的影响,通过测定MDV、PDV组织肽及门静脉处TMAA净流量计算出绵羊小肠对肽的吸收率及肠壁利用游离氨基酸合成肽的合...
  • 一个潜在的可区分猪瘟兔化弱毒和野毒方法的探索

    一个潜在的可区分猪瘟兔化弱毒和野毒方法的探索

    孙敬锋[1]2001年在《一个潜在的可区分猪瘟兔化弱毒和野毒方法的探索》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对广西部分猪场的健康猪扁桃体材料以及流产胎儿和死胎中的猪瘟病毒闭(HCV)进行检测,试验所用引物为成熟的引物A_1/A_2,它对所有的HCV都可扩增。检测结果,70份...
  • 表达两种不同外膜蛋白的禽大肠杆菌融合株的构建及初步应用

    表达两种不同外膜蛋白的禽大肠杆菌融合株的构建及初步应用

    鱼艳荣[1]2001年在《表达两种不同外膜蛋白的禽大肠杆菌融合株的构建及初步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从陕西省主要养鸡地区病死鸡及鸡胚中分离的主要血清型致病性禽源大肠杆菌,采用超声波裂解和N-十二烷酰肌氨酸进行外膜蛋白(Omp)的提取,用SDS-PAGE进行Omp分型,结果18株菌共出现了3种Om...
  • 抗α毒素单链抗体的基因克隆和表达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抗α毒素单链抗体的基因克隆和表达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赵宝华[1]2001年在《抗α毒素单链抗体的基因克隆和表达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应用RT-PCR技术,从两株分泌具有中和活性的抗A型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2E3和1A8中,分别扩增出抗体V_H和V_L基因,用linker(Gly_4Ser)_3基因,将...
  • 犬2型腺病毒基因重组活疫苗的基础研究

    犬2型腺病毒基因重组活疫苗的基础研究

    邱薇,扈荣良,夏咸柱[1]2001年在《犬2型腺病毒基因重组活疫苗的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犬腺病毒是哺乳动物腺病毒中致病性最强的一种。CAV-2和CAV-1具有交叉免疫作用,可同时保护动物抵抗CAV-1和CAV-2的感染,且CAV-2弱毒苗克服了CAV-1弱毒苗的所有缺点,因此目前世界上用于犬腺病毒...
  • 表达和共表达H9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和鸡Ⅱ型干扰素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

    表达和共表达H9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和鸡Ⅱ型干扰素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

    程坚[1]2001年在《表达和共表达H9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和鸡Ⅱ型干扰素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文中研究说明H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近年在我国部分地区广泛流行,给养禽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油乳剂全病毒灭活苗虽对该亚型禽流感的控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其存在干扰免疫监测及成本较高等缺点,使用受...
  • 我国部分地区禽大肠杆菌病流行病学、免疫保护机理和与低致病禽流感病毒的致病协同

    我国部分地区禽大肠杆菌病流行病学、免疫保护机理和与低致病禽流感病毒的致病协同

    高崧[1]2001年在《我国部分地区禽大肠杆菌病流行病学、免疫保护机理和与低致病禽流感病毒的致病协同》文中研究指明禽大肠杆菌病是家禽最常见的细菌病之一,给养禽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我国有关该病的流行病学资料零散、缺乏代表性;在该病的免疫保护机理方面,外胰蛋白型、外膜蛋白本身与免疫保护间的关系未见报...
  • 马传染性贫血病病毒L株前病毒全基因组克隆及序列分析

    马传染性贫血病病毒L株前病毒全基因组克隆及序列分析

    王柳[1]2001年在《马传染性贫血病驴白细胞弱毒及其亲本马强毒(L株)基因组序列比较分析以及弱毒感染性分子克隆的构建》文中指出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简称马传贫)是反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的成员之一,是马传染性贫血病(EIA)的病原体。由于慢病毒给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慢病毒的免疫...
  • 反刍动物常用饲料丙酸产量和吸收率的测定及其模型的研究

    反刍动物常用饲料丙酸产量和吸收率的测定及其模型的研究

    韩飞[1]2001年在《反刍动物常用饲料丙酸产量和吸收率的测定及其模型的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分为叁个部分,主要研究在饲喂基础日粮条件下,牛羊常用饲料由瘤胃发酵的丙酸转化形成的葡萄糖(POEG)的测定,规范绵羊瘤胃丙酸产量和吸收率的测定技术,为代谢葡萄槽(MG)数据库的建立提供技术数据和支撑。1、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