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实践:实用主义解释学的两条进路吴三喜,张文琦(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24;加州大学河滨分校人文艺术与社会科学学院,里弗塞德,92507)摘要:...
马克思恩格斯语境中的六种“实证主义”李天保【摘要】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学说是否属于实证主义的争论,一般预设只有一种实证主义标准,即数理自然科学范式普遍推广应用的模式,从而导致争论长...
试论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基础地位陈九双(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思政部,河南开封475004)摘要: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探索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活动...
马克思实践观的历史溯源和当代价值赵鑫(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25)摘要:通过对马克思原著从实践批判、生产实践再到与认识相结合的真理实践的历史性分析得出马克思的实践观...
直观认识与符号认识:异质性哲学引论徐长福内容提要异质性哲学的主旨在于从学理上解释认识与实践的反差,尤其是理论性认识与实践的反差。该反差是指,一些对实践的预先认识,尤其是理论性认...
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内在逻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存在论和科学观思想张德昭1,邓莉2(1.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400044;2.中共重庆市委《党课参考》编辑部...
马克思哲学核心范畴的内涵演变及其本真精神再解读李成旺(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84)摘要:基于思想生成视野把握马克思哲学核心范畴的内涵演变,是呈现马克思哲学本真精神...
论马克思的人民幸福观*吴育林吕培杰[摘要]幸福是人类的永恒追求,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幸福理念。马克思扬弃了西方传统幸福观,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幸福异化镜像,以“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人之“我性”——寻获及说明陈志烨(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湖南长沙410082)摘要:从思之何以思出发,可寻获到的人的本质是“试图让自己的难受或不安在时间中极小化”,笔者将其称...
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发展成熟:从形而上学伦理的批判走向感性直观的实践伦理韩步江(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210094)摘要:《巴师夏和凯里》手稿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后从生产...
美好生活的追求与人的个性发展李霞(德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德州253023)[摘要]美好生活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不同时代的人的需要不同,对美好生活的界定也不一样。对于美好生活...
论马尔库什基于生产范式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阐释杨亚玲(河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洛阳471023)[摘要]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内涵,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争论也成为...
对于《实践论》的思考陈星林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要:毛泽东通过《实践论》这本书主要论述了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针对当时党内盛行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但是我们也可以用其中的原理来思...
论价值的实践视角“何以可能”王宏兴,孙功,张丽丽(安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淮南232001)摘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从实践视角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实现了世界观上的根...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实践观探析李刚1,2(1.南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通226019;2.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2488)摘要:《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马克思实践观形成的轨迹探究李劲,温静(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北京100091)摘要: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实践的观点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
21世纪语境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文本结构再探析张娜(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上海200234)摘要:《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虽为千字短文,却具有极高的思想史地位,深入研读...
马克思“新世界观”的“实践转向”※李弦王让新(电子科技大学,四川成都611731)[摘要]《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发端,同时也是马克思“新世界观”建立的标志...
马克思主义“生活观”探析尹红领(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郑州450001)摘要: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活”的一系列论述,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理论把握和现实追寻,形成了马克...
马克思的人的本质观及其时代价值探析梅轩畅(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开封475000)摘要:马克思曾从不同角度表达人是能动的、有意识的一种类存在物,又在科学实践观基础上将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