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梅[1]2003年在《弧菌和盐度胁迫下饵料中添加抗氧化物质对虾体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研究了弧菌和盐度胁迫下,饵料中添加抗氧化物质(维生素E、维生素C和中草药)对南美白对虾生长状况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所测定的生理指标包括肝胰腺内抗坏血酸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的含量,生长率、...
解飞霞[1]2003年在《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囊膜蛋白VP28与对虾鳃细胞膜蛋白的分离和结合活性分析》文中认为使用差速离心、蔗糖垫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从人工感染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spotsyndromevirus,WSSV)的克氏原螯虾中提取WSSV,Bradford法测定病毒浓...
杨奇慧[1]2003年在《不同水平维生素A对幼建鲤免疫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两个试验研究了维生素A缺乏和高水平维生素A对幼建鲤生产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一研究维生素A缺乏对幼建鲤生长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选择体重为11.37±0.55g(P>0.05)的健康幼建鲤240尾,平...
隋大鹏[1]2003年在《微生态制剂对南美白对虾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因子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从海水和养殖对虾体表及体内分离纯化得到223株细菌。从中筛选出若干生长旺盛、特征明显、消化酶活性较强且对弧菌有一定拮抗性的菌株,保种备用。临用时按一定比例制备成微生态制剂。以南美白对虾(Penaeusvanna...
郑大海[1]2003年在《环境因子对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tarda致病力和牙鲆Paralichthysolivaceus抗病力的影响初探》文中研究指明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tarda)是目前在水产养殖中有极大危害的病原菌,它是由Hoshina(1962)首次报道。...
吴皓[1]2003年在《环丙沙星在鳗鲡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残留的消除规律研究》文中提出以鳗鲡(Anguillajaponica)为实验材料,对环丙沙星在其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行为及药物物中长期残留的消除过程作—研究。研究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研究环丙沙星在鳗鲡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将鳗鲡以50mg环丙沙星/...
杨代勤[1]2002年在《黄鳝营养需要与消化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黄鳝的营养需要和消化酶进行了比较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不同产地的271尾野生黄鳝的食性的研究表明,全长小于100mm的稚鱼,其食性随着全长的生长而变化,稚鱼前期以摄食轮虫、枝角类为主,后期以水生寡毛类、摇...
张海林[1]2002年在《武汉市湖泊富营养化遥感评价》文中提出湖泊富营养化是我国湖泊水污染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时、有效地对湖泊水体的富营养化状态进行监测和评价对湖泊环境保护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利用武汉市东湖各子湖多年可靠的地面监测资料和1999年9月Landsat-7的TM各波段的卫星遥感数据,建立了各...
吴桂汉[1]2002年在《贝虾混养池中菲律宾蛤仔(Ruditapesphilippinarum)摄食率和排汇率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探讨滤食性贝类在贝虾混养池中的作用地位,本论文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菲律宾蛤仔的不同壳长、饵料浓度、温度、盐度和昼夜节律对其摄食率的影响以及壳长、饵料种类、温度和盐度对其...
张纹[1]2002年在《海水养殖鱼类寄生新贝尼登虫(Neobenedenia)的数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采用形态学观察、数量形态学研究、RAPD分析和28SrDNA基因同源序列比较等技术方法,从不同层次对福建沿海养殖鱼类暴发流行性寄生虫病害的主要病原——新贝尼登虫(Neobenede...
王晓丽[1]2002年在《尼罗罗非鱼胰岛显微和亚显微结构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应用光镜、电镜及特殊染色等技术对尼罗罗非鱼(Tilapianilotica)的胰岛及其细胞类型和形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尼罗罗非鱼的胰脏与肝脏混合存在,属于肝胰脏。胰岛则散布在胰腺内,无固定的形态,有的胰岛只有几个胰岛细胞,胰...
李立伟[1]2002年在《台湾海峡鱼类单殖吸虫病病原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作者对台湾海峡鱼类感染单殖吸虫的种类、宿主分布和感染情况,以及寄生于花鲈(Lateolabraxjaponicus)的两种指环虫(Dactylogyrusinversus,D.gotoi)的季节动态进行了调查,对花鲈的两种指环虫...
陈军[1]2002年在《光合细菌在鱼种培育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应用光合细菌(PSB)在不同水温、不同浓度条件下,进行鲢、鳙夏花,鲤、鲢、鳙鱼种,黄颡鱼种的养殖试验。主要针对各项水化指标,浮游生物指标,防病治病和促长效果及经济效益进行探讨。光合细菌的水质改良效果表明:投放光合细菌能明显改善水体的...
钟蕾[1]2002年在《肠型点状气单胞菌和鱼害粘球菌融合子的构建及其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试验以肠型点状气单细胞菌58-20-9菌株和鱼害粘球菌G_4菌株作为初发菌株进行原生质体融合,构建融合子,并对其进行形态结构、生理生化、酶类性状及病原性、抗原性等方面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融合子遗传标记的...
罗玉双[1]2002年在《呋喃唑酮在草鱼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残留检测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对呋喃唑酮的药效及其药代动力学与残留检测进行了系列研究。首先进行了呋喃唑酮对叁种草鱼致病菌ST_(78-3-3),58-20-9,56-12-10的体外抑菌效果实验,测得该药对叁种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
马旭洲[1]2002年在《黑龙江鲂生物学的研究》文中认为黑龙江鲂(MegalobramaskolkoviiDybowsky)隶属于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鲌亚科(Culterinae)、鲂属(Megalobrama),为中国平原鱼类区系复合体鱼类。黑龙江鲂...
陈晓佳[1]2000年在《养殖鲍及其杂交子代的生化遗传研究》文中认为鲍养殖在我国水产养殖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品种优劣是影响鲍产业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根据我国鲍养殖特点,研究鲍杂交育种及其遗传基础,有重要现实意义,同时也为贝类杂交育种理论提供新资料首先,本文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我国叁种(含亚种)...
田东[1]2001年在《淡水虾养殖专家系统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青虾为例,抓住目前淡水虾养殖所面临的问题,采用基于生命周期的软件工程方法,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研制开发了包括养前、放养、生长期、收获期、越冬期全过程管理的淡水虾养殖专家系统。在可行性分析、目标分析和养殖过程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了知识库、推理机...
蔡生力[1]2001年在《对虾大颚腺的结构和生理功能及其卵巢发育的内分泌调控》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组织切片和电镜制片方法研究了中国对虾大额器组织结构和超显微结构;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了中国对虾卵巢不同发育阶段大颚腺、肝胰腺、卵巢和血淋巴中孕酮和雌二醇含量的周期变化;通过体外组织培养方法,研究了类固醇激...
张晓鹏[1]2001年在《闽江福州段水体病毒的检测》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植物病毒中的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mosaicvirus,TMV)和动物病毒中的肠道病毒(Enterovirus)和轮状病毒(Rotavirus)作为检测对象,对闽江福州段进行了水体病毒的检测。利用化学凝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