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乐于作文的四步曲论文_李美爱]()
李美爱福建省永安市燕南埔岭小学366000要让学生乐于写作,要想充分发挥学生在习作过程中的自主性、主动性,首先要帮助学生解决一个“作文难”的问题,扫除学...
![论汉字简化与文化传承的关系论文_徐晓蓓]()
徐晓蓓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玄滩镇中心小学校646105汉字是贯穿古今风雨中的一件中国独有的国宝。它的命运折射出中国的起伏兴衰。汉字所承载的中华文化太深厚了,可以说一个汉字就是一个中...
![课题研究报告论文_马海涛 闻佳萌]()
——用“说文解字”的方法学习汉字马海涛闻佳萌河北省定兴县肖村乡石象小学072650一、课题的研究背景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基石...
![浅谈段玉裁的“指事”观论文_孙启荣]()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说文解字》(1963):“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1]许慎对指事字的表述虽然简洁明了,但是却未能充分指出指事字的...
![从玉部管窥段玉裁对《说文》的阐释发明论文_唐琼珊]()
广西大学文学院广西南宁530004摘要:本文以玉部字为例,从部中列字次第、训诂方法、释义原则、文献征引四个方面,探讨段玉裁对《说文解字》体例的阐释发明。关键词:说文解字;说文解...
![浅析《说文·鱼部》与《尔雅·释鱼》的异同论文_苏慧]()
苏慧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市011517摘要:《尔雅》是我国第一部按义类编排的词典,它广泛收集和整理了先秦及秦汉间所出现与认识到的人类社会、自然界中的诸种事物,共收...
![《说文解字》缶部字研究论文_华琼]()
华琼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014摘要:本文以《说文解字·缶部》中的21个字为研究对象,在探究字义的基础上系统归纳了缶部字的意义体系和用途意义体系。关键词...
![“目”部字意义演变及成因初探论文_张月悦]()
云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学院云南昆明605500摘要:“目”是人体最重要的视觉器官,是人体信息输入输出的重要途径,对“目”部字用字演...
![源义素与声符词之关系考察论文_张林华]()
暨南大学文学院广东广州510632形声字由形符和声符组成,人们一般认为,形符表义,声符表音,但在很多时候,声符也有表义功能。蒋绍愚说过:“在某些意义相关的词之间,语...
![形声字之语源义探析论文_傅湘云]()
暨南大学文学院广东广州510632形声是最能产的一种造字方法。形声字由声符和形符组合而成,大多数形声字的声符都具有示源的功能。声符的示源功能是声符显示形声字所记录的词的源义素的...
![香辣联盟:葱姜蒜论文]()
香辣联盟:葱姜蒜□吴正格解葱“葱”字,甲骨文写作“”,象葱形。《说文·部》写为“”(音同葱),是葱的先字。造“”字是有因由的:此字上部的“”,义为百卉,以二屮象其...
![从构件功能看《说文》中来源不同的同形构件-以“八”为例论文]()
从构件功能看《说文》中来源不同的同形构件——以“八”为例张院利(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陕西咸阳712082)摘要:同形构件在汉字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大量存在,往往体现不同的构意、承担不...
![浅议《说文解字》中的互训词论文_王认]()
(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北京100024)摘要: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词典,其中的释义方式丰富多彩,而互训是主要方式之一,表现为甲、乙两个词语互相训释。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
![《说文》亦声字误为会意字例析论文]()
《说文》亦声字误为会意字例析郭抒远李宁北方民族大学摘要: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明确标注“亦声”的字有217个,但许氏的标示仍有不全之处。据我们统计《说文》中有四十三个会意字实则为...
![让“说文”与“解字”交融共生论文_赵蓉蓉]()
浙江省瑞安市塘下镇下林小学325204新课标指出:“小学中段学生做到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
![汉语言文字学史研究中的汉语词义问题探索-以郑樵的假借研究为例论文]()
...
![部首“氵”的历史演变论文_安怡静]()
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吉林延吉133000指导教师:董淑华[摘要]“氵”是在汉字部首中比较重要、与水相关的部首,所包含的在汉字中占比较为可观,并且构...
![“水”部首的同化异化论文_安怡静]()
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吉林延吉133000指导教师:董淑华[摘要]长期以来,学界对“氵”和“冫”的研究较多,但很少单独涉及&l...
![从“群”字看中国传统伦理文化论文_杨路平]()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本文由安徽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1710370001。摘要:本文以“群”字为考察对...
![泄与泻的辨析论文_钟缘1,尹紫薇2,张冰冰3,简维雄2]()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长沙410208【摘要】现代中医对于泄泻的命名较为简单,甚者以腹泻代替泄泻,但在古代文献中,医家对于泄泻的分析十分细致,命名规则复杂,往往根据命名,我们可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