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中伟[1]2015年在《民事传闻证据规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传闻证据规则,又称传闻证据排除规则,它是指除非法律有特殊规定,传闻证据不具有可采性。传闻证据规则是英美证据法规则中最为古老的证据规则之一,曾被称为“英美证据法的基石”。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演变,传闻证据规则已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体系。在英美法系的...
王德新[1]2018年在《家事审判改革的理念革新与路径调适》文中研究说明家事审判是以婚姻家庭案件为审判对象,以相应的诉讼程序、非讼程序和审判机构的组成和运作为主要内容的法院审判活动和机制。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一方面以财产案件的审判为本位塑造了民事诉讼的理念和制度,另一方面家事审判长期依附和...
张常会[1]2017年在《民事再审检察监督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在司法界,围绕司法公正和独立的价值取向而展开的权力监督体系和模式在不断地构建和完善中。2013年9月23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的《人民检察院民事诉讼监督规则(试行)》及相应的实务运用,实践中不断面临新的问...
谢夏影[1]2014年在《论民事诉讼程序价值间的关系》文中指出为了适应民事诉讼理论的发展和司法实践的客观需要,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12年对我国《民事诉讼法》进行了修订,民事诉讼程序价值间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允分体现。本文试图结合对民事诉讼程序价值及其相互间关系的探讨,就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的进...
何四海[1]2013年在《当事人民事诉讼权利的救济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当事人民事诉讼权利救济机制是指构成救济系统的各救济方式,在当事人诉讼权利救济过程中所形成的功能构造、相互关系和运行规律的总和。诉讼权利救济机制包含异议、复议、上诉及申请再审四种救济方式。其中,异议和复议是诉讼权利的独立救济方式,因一...
李澄[1]2004年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若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解决因犯罪行为引起的民事责任问题,我国采取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立法模式。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已成为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近年来该制度在实际运行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引发了学术界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争论,有的学者提出废除刑...
虞浔[1]2013年在《1997年以来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进程中上海的实践与探索》文中提出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以改革法院民事审判庭审方式为先导,以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正式提出推进司法改革为标志,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正式拉开帷幕,并延续至今。上海作为海派文化的发源地,自开埠以来就处...
罗晖[1]2015年在《刑事预审制度研究》文中提出与所有的法律制度一样,刑事预审制度并非与生俱来的,而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现今,刑事预审制度已经成为了西方两大法系各国刑事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表面上看,两大法系各国建立刑事预审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在案件进入审判程序之前对刑事案件进行起诉审查,以确...
吴章发[1]2008年在《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民主与法制的进步,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有关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法律规定相对简单、内容含糊、疑问较多,在实践中不易操作、被害人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的问题日益突出。理论界也引发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性质、价值及范围...
于鹏飞[1]2012年在《认识与反思:近叁十年劳动教养制度研究史》文中认为劳动教养制度作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话题,其在政治话语掩盖下已经存活了50多年。当我国在国家层面踏上法治国家征程,将人权保障写入宪法,在刑事法领域确立了罪行法定、无罪推定等原则,且法律体系日趋完备的背景下,有关劳动教养制度的合理...
周万毅[1]2001年在《完善我国刑事执行制度的构想》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旨在为完善我国的刑事执行制度提供笔者的对策:制定健全的刑事执行法。为此,采用学理解释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剖析了我国现行刑事执行制度存在的问题,指出导致弊端的深层原因在于未能正确认识刑事执行的本质,提出解决之道在于制定健全的刑事...
刘炳良[1]2001年在《试论完善民事证据立法中的几个问题》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除引言及结论外,正文共分五部分,从立法模式、证明标准、举证责任制度、证人出庭作证制度、证据规则等几个方面,围绕如何完善民事证据立法进行了论述:第一部分、民事证据立法模式的选择本部分首先介绍了国外现行民事证据立法模式和我国民事...
陈乃哲[1]2002年在《论民事裁判文书改革的目标价值与基本原则》文中提出探索民事裁判文书改革的基本进路,应当是对民事裁判文书改革的目标价值、基本原则有一个系统、清晰的认识。从民事裁判文书的法律功能和社会功能两个维度考察,其应当追求的目标价值包括公开价值、公正价值、权威价值、激励价值、自律价值、效率...
李红枫[1]2001年在《行政诉讼证据制度之检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证据制度是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自建立行政诉讼制度以来,在行政法制建设上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这对于保障公民权利,促进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我们还必须看到当前行政诉讼制度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笔者认为,当前行政诉...
杨文升[1]2001年在《完善与发展我国律师制度的构想》文中研究指明在近现代法治国家中,律师制度在国家法律制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律师制度的发展与完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法治状况和民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一个法治国家没有健全的律师制度是一种历史的倒退,是一种社会的愚昧。我国的律师制度由于恢复和发展的...
刘根菊,杨立新[1]2002年在《对侦查机关实施强制性处分的司法审查》文中研究指明侦查机关实施的强制性处分,是指侦查机关采用的强制措施和为了顺利获取证据所使用的带有强制性的方法、手段等。侦查机关在刑事诉讼中实施强制性处分主要包括叁类:强制性侦查行为,包括强制检查人身、搜查、扣押等等;刑事诉讼中的强制...
马永梅[1]2012年在《辩论主义与我国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完善》文中研究说明辩论主义是大陆法系国家民事诉讼程序中的一个主要术语,是民事诉讼程序基本原则之一,界分了法院与当事人之间在诉讼进程中的作用和分工。随着社会民事诉讼观的出现,古典辩论主义的含义因国家对诉讼程序管理的加强而发生变化,发展成为经由阐...
方炜[1]2001年在《《案例》:中天华南(集团)有限公司》文中研究表明从国外的情况来看,重组是80年代的主旋律。到了90年代,回归核心业务或行业,寻找竞争优势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案例中华南集团有限公司的故事分为叁个阶段,第一阶段广州公司的多元化发展历程,第二阶段为重组方案出台,第叁阶段华南集团未雨...
李武康[1]2001年在《论刑事立案监督及其完善》文中提出刑事立案监督是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所赋予人民检察院的一项全新的检察业务,它与侦查监督、审判监督、执行监督共同构筑了检察机关完整的刑事监督体系,从而使人民检察院成了完全意义上的法律监督机关。笔者是一名来自检察司法实践第一线的工作人员...
刘荣渊[1]2001年在《举证责任辨析》文中研究指明证据法学是诉讼法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举证责任制度又是证据法学中的相对核心内容。举证责任制度是联系静态的证据和动态的证据审查、运用、质证、采证等活动的纽带,是联系诉讼中当事人和法官的桥梁,是诉讼活动中随时发挥作用的不可缺少的法律制度。笔者在十余年的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