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责任制的定位与规则,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责任制论文,法官论文,规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中图分类号:DF82文献标志码:A文章...
审计监督与其他监督制度结合机制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审计监督论文,机制论文,制度论文,与其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为深入推进依...
逻辑与后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逻辑论文,后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中图分类号:D9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4...
大众主义传统与法制理性:国家处理社会矛盾的“双轨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双轨制论文,大众论文,法制论文,社会矛盾论文,理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
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宪法依据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体制改革论文,宪法论文,司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
当前民事商事审判工作的九个重点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事论文,民事论文,审判工作论文,重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2015年12...
范凌琳[1]2016年在《论人民陪审员职权重新定位》文中指出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提出《关于授权在部分地区开展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2015年5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和司法部联合印发了《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和《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办法》,在全国五十家法院进行试...
王嘎利[1]2004年在《论我国民事庭审模式之完善》文中研究指明民事庭审程序在民事诉讼程序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对于民事庭审模式的研究却没有引起学界应有的关注。本文从完善我国民事庭审模式的角度,对民事庭审模式的有关问题作一初步研究。全文分为导论、正文和结语叁大部分。在导论部分首先对庭审模式的定义和构成要...
曲玉梁[1]2011年在《民初大理院及其民事判解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理院的最初设立是由于清末“仿行宪政”、修律变法,它作为近代法制意涵下最高审判机关,享有“统一解释法令权”和“最高审判权”,独立于其他机关之外。这既决定了民初大理院与清末修律之间割舍不断的关系,也表明了对民初大理院总体认识...
刘思齐[1]2016年在《人民法院审判权运行制度及其改革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当今中国面临深刻的社会转型,其中重建政治权力合法性、统合社会价值观以及化解社会矛盾的要求,让司法和法院成为焦点。此时,法院却在面临巨大工作压力的同时,遭遇了严重的公信力危机。这与我国审判权运行制度中存在的许多与审判权权力属性不...
杨晓辉[1]2006年在《论我国陪审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文中提出陪审制度是西方国家一项颇具特色的法律制度,它“起源于古代奴隶制国家的雅典和罗马,被扼于封建专制社会,称颂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盛行于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仿效于世界各国,亦实行于前苏联、东欧一些国家,并移植于我国。”陪审制度所彰显的维护人民主...
丁朋超[1]2016年在《我国民事合议制度内部关系的再改革》文中指出以案件责任制改革为重点,以还权于合议庭为目标的我国民事合议制度内部关系的改革面临旧有痼疾尚未祛除和因错案追究制、审判长制的不当推行引发的新问题两种窘态。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一方面缘于合议制及改革措施存在缺陷,另一方面也因为改革受到现阶...
蔡长林[1]2001年在《民事诉讼程序公正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程序公正,作为诉讼程序法专业领域之研究对象具有重要价值,程序公正的理论出现及实践,对中国提倡法治社会的目标产生深刻的影响。因而,对程序公正进行系统、深入、理性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尝试着从民事诉讼程序公正的理论、实践两领域为出发点...
李维兵[1]2004年在《我国职务犯罪侦查制度的反思与完善》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我国职务犯罪侦查功能发挥不够理想的现状出发,从侦查制度上分析原因,通过与国际刑事准则和其他国家、地区相关规定的比较考察,提出制定实体与程序一体、刑事与行政、纪律处分一体的单行法;改革机构设置,聚合侦查资源;改革立案程序,完...
丁晓峰[1]2017年在《人民监督员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民监督员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本土特征,为化解检察机关自侦案件“无人监督”尴尬境遇所采取的重要举措。制度经过十四年的运行,由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自侦案件的处理情况进行监督,在调动普通群众主动参与司法活动的热情、发挥保障人权以及防止检察权滥...
何强[1]2004年在《我国民事公诉的建构探析》文中研究说明赋予检察机关针对特定民事案件提起民事诉讼的权力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通行做法,不论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无论是英美法系国家,还是大陆法系国家,政治制度、检察制度、文化传统不同却不影响世界各国普遍实行民事公诉制度。而我国一直以来对是否...
史建辉[1]2004年在《论监督司法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文中研究说明监督司法在本文特指有关机关、单位和个人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力或权利作为监督主体对监督对象法官裁判性行为和个人行为(非裁判性行为)是否合法、合理作出评价,并通过一定程序处理的活动,是国家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我国监督司法的监督主体众...
钟俊[1]2015年在《论司法公正及其实现》文中提出公正是司法活动的永恒主题。在建设法治中国的时代背景下,融合中国传统“公正”观念与西方“正义”原则,将“公正”诠释为“公平正义”,已成为我们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共识之一。同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认为,理解“司法公正”的基本内涵,不...
刘永前[1]2004年在《当代司法权运行的制度创新》文中研究表明司法权是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其他国家权力的制衡促成了近代法治国家的产生与发展,司法权的性质与地位直接影响不同国家法治建设的进路与完善程度;司法权力是一种判断性权力,即法院享有的、对纠纷当事人的事实要求和法律主张依法进行判断,以维...
解娟[1]2004年在《当代中国司法独立的困境与出路》文中研究表明司法独立是法治社会的内在要求,对保证司法裁判的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秩序,满足社会成员对效益的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明确司法的内涵为逻辑起点展开分析,认为当代中国司法独立面临的现实障碍主要有立法层面的障碍、体制层面的障碍和司法文化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