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肺炎衣原体抗体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
李若白[1]2004年在《血清肺炎衣原体抗体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文中提出前言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hypertension,EHT)是常见的心血管病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已成为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由多种因素引...
![高血压病辩证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性及中药干预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郭志华[1]2002年在《高血压病辩证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性及中药干预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高血压病辨证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阐明高血压病中医病证特点;探讨中医药对高血压病胰岛素抵抗的干预作用及其机理;寻求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胰岛素抵抗的有效方法。方法:1将高血压病患者120例,按中医辨证分...
![我国医疗卫生人员高血压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的干预效果评价]()
袁华[1]2016年在《城市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过程和效果评价研究》文中指出高血压是世界范围内主要的公共健康问题,目前中国有高血压患者2.7亿;随着人口老龄化,我国6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患病率已达66.9%,约每3个老年人中就有2个患高血压。在中国,高血压低控制率造成了中风和心脑血管死亡率...
![影响褪黑素催眠作用的诸因素分析]()
王芳[1]2002年在《影响褪黑素催眠作用的诸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褪黑素(Melatonin,MT)是主要由松果腺分泌的吲哚类激素。它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和药理活性。其中,褪黑素作为内源性催眠物质诱导生理性睡眠和调节睡眠-觉醒节律的作用尤其引人注目。为进一步阐明褪黑素催眠作用机制,本文重点研究...
![肥胖患者血清IGF-1、IGFBP-1和IGFBP-3水平与代谢因素的关系]()
袁鹰[1]2001年在《肥胖患者血清IGF-1、IGFBP-1和IGFBP-3水平与代谢因素的关系》文中认为目的:测定我国肥胖患者血清中游离IGF-1、IGFBP-1及IGFBP-3的水平,并分析其与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糖代谢、脂代谢等多项指标的关系,以探讨IGF-1参与肥胖发生与发展的可能机理。...
![男性非糖尿病人微量白蛋白尿与高血压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的研究]()
毛拥军,张荃方,陈祥鸿,沃金善[1]2002年在《男性非糖尿病人微量白蛋白尿与高血压及胰岛素抵抗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价男性非糖尿病人微量白蛋白尿与高血压及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100例男性非糖尿病、健康查体者动脉血压、空腹血糖、胰岛素、甘油叁酯、总胆固醇、尿酸、钠、肌酐及尿钠、...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内皮素、心钠素水平的研究]()
李庆辉[1]2001年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内皮素、心钠素水平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hypertension,EH)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M或ADM),内皮素-1(Endothelin,ET-1)和心钠素(Atri...
![动态血压检测在老年高血压病人中的应用]()
姚金亚[1]2017年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左室质量指数、心踝血管指数与动态脉压指数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血清胱抑素C(CysC)是近年来发现早期肾脏损害的灵敏指标,它不但能够反映老年高血压病早期肾脏损害,并且也能早期预测到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左室肥厚是老年高血...
![缺血性脑卒中血浆MMP-9的测定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章昀,黄鉴政,闻树群,朱永良[1]2002年在《缺血性脑卒中血浆MMP-9的测定及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含量变化,探讨其在脑梗死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37例脑梗死患者发病2~5天和2周,以及30例健康体检者血浆MMP...
![一氧化氮合酶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氨氯地平干预]()
李景荣[1]2001年在《一氧化氮合酶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氨氯地平干预》文中研究表明背景与目的:一氧化氮(NO)在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本课题在建立大鼠高胆固醇血症模型基础上,模拟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变化,应用氨氯地平进行干预,探讨高胆固醇血症心肌I/R...
![正常与急慢性高血压大鼠脑组织通道的研究]()
王俊华[1]2001年在《正常与急慢性高血压大鼠脑组织通道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组织通道是最基本最直接的物质、能量、信息传递通道:脑组织通道和脑组织液流动是一个未经系统研究的领域,本实验的目的是探讨正常大鼠脑组织通道的5个问题:①脑组织液的形成特点;②脑组织通道的形态和对物质传递的功能特点;③脑组...
![巯甲丙脯酸在高血压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杨玉玲[1]1999年在《巯甲丙脯酸在扩张型心肌病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心肌病的治疗受到临床上广泛重视,我院自95年至98年用巯甲丙脯酸治疗扩张型心肌病11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诊断标准排除诊断是主要的,如冠心病、风温性心脏病、肺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
![我国三个膳食结构不同的人群血尿氨基酸水平与血压的关系]()
张新华[1]1990年在《我国三个膳食结构不同的人群血尿氨基酸水平与血压的关系》文中提出在已知的与高血压发病有关的外环境因素中,多数与膳食因素有关,除高钠、低钙、高饱和脂肪酸及高热量引起的肥胖与血压的关系外人们也从动物实验和现场流行病学的角度研究了膳食中蛋白质的量和质与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的关系。为进...
![三种化学结构完全不同的血管活性激素对血管的作用]()
单婕[1]1993年在《三种化学结构完全不同的血管活性激素对血管的作用》文中提出本论文在整体动物、离体组织以及细胞水平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照比较了三种化学结构完全不同的血管活性激素的作用。这三种激素包括肽类加压素(AVP)及甲状旁腺素(PTH),固醇类包括雌激素(estrogen),2种双羟基维生素...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糖尿病肾脏影响]()
黄宇静,伍锦泉,陈玉平,黄力,傅壁峰[1]2012年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在延缓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衰竭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糖尿病肾病患者200例,分别给予血管紧张素转...
![超重在我国中年人群的流行趋势及与其它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
武阳丰[1]1995年在《超重在我国中年人群的流行趋势及与其它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文中认为本研究作为国家“八五”攻关课题“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区、低发区的危险因素及其流行趋势的对比研究”的一部分,其主要目的是:1.了解超重或肥胖这一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在当前我国不同地区、不同职业、不同社会经济背...
![中国凉山彝族和汉族人群血脂、胰岛素和ACE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
单广良[1]1998年在《中国凉山彝族和汉族人群血脂、胰岛素和ACE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于1996-1997年,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聚居区这一当今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原发性高血压研究现场,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彝族农民、彝族移民和汉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应用移民流行病学方法...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相关基因的研究]()
万鑫[1]2013年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与尿酸的相关性及一氧化氮合成通路相关基因的多态性研究》文中认为脑卒中是我国人口中首位的致死和致残病因,发病率约为170.3/10000,其中缺血性卒中(IschemicStroke,IS)约占其中的75%。依据TOAST病因分型,缺血性脑卒中主要病因包括大动脉...
![冠心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代谢相关酶基因突变的研究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治疗的初步探讨]()
许海燕[1]1999年在《冠心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代谢相关酶基因突变的研究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治疗的初步探讨》文中研究指明冠心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代谢相关酶基因突变的研究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治疗的初步探讨冠心病是一种多因素疾病,传统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近年来发现高同型半胱氨酸血...
![外周动脉粥样硬化分布规律的超声评价及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的研究]()
耿斌[1]1999年在《外周动脉粥样硬化分布规律的超声评价及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尤其是冠状动脉缺血性心脏病在世界范围内是导致中老年(年龄>50岁)死亡最主要的原因。随着超声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应用高分辨率的B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