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褐土区磷肥种类和用量对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

    褐土区磷肥种类和用量对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

    秦艳青[1]2003年在《褐土区磷肥种类和用量对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文中认为2001-2002年,在河南省襄城县烟草研究所通过盆栽和大田试验,就不同磷肥用量和不同磷肥种类对烤烟的生物学、生理性状、产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如下:1.磷肥用量试验研究在施磷量(以P_2O_5计)0-123.7...
  • 宁夏优质枸杞形成的环境条件研究

    宁夏优质枸杞形成的环境条件研究

    李伟[1]2015年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优质枸杞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保健意识的逐渐增强,市场对养生保健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枸杞作为我国名贵的药食兼用经济植物,其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均得到消费者的普遍接受和认可,而宁夏枸杞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享有极高的声誉。宁夏枸...
  • 常规耕作与免耕不同覆盖措施对旱作麦田土壤水分利用影响研究

    常规耕作与免耕不同覆盖措施对旱作麦田土壤水分利用影响研究

    张贵锋[1]2003年在《常规耕作与免耕不同覆盖措施对旱作麦田土壤水分利用影响研究》文中认为通过在半干旱典型地区-定西县李家堡镇进行的春小麦生育期保护性耕作试验,对6种处理的不同生育期土壤含水量变化、不同生育期土壤贮水量变化、土壤水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小麦在不同生育期的耗水特征及耗水量、土壤水分利...
  • 不同基因型烟草钾效率的差异及机理研究

    不同基因型烟草钾效率的差异及机理研究

    张喜琦[1]2003年在《不同基因型烟草钾效率的差异及机理研究》文中认为烟草含钾量低是制约我国烟叶品质的关键因素,提高烟叶含钾量一直是烟草科学研究的热点与难题。本文针对我国钾肥资源短缺及当前烟叶含钾量低的现状,从不同基因型烟草钾效率的差异入手,采用水培、砂培、土培及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供试的七个...
  • 稻田油菜免耕直播施肥技术研究与示范

    稻田油菜免耕直播施肥技术研究与示范

    吴玉林[1]2003年在《稻田油菜免耕直播施肥技术研究与示范》文中认为本研究以油菜施肥技术为研究对象,目的是为水稻—油菜复种免耕直播栽培技术的应用,提供配套施肥技术的可行性和技术依据。本项目试验研究内容包括:一是对水稻—油菜复种免耕直播栽培条件下,施肥方法对油菜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效应的研...
  • 东北森林沼泽景观区表生地球化学特征及勘查地球化学技术方法研究

    东北森林沼泽景观区表生地球化学特征及勘查地球化学技术方法研究

    孔牧[1]2003年在《东北森林沼泽景观区表生地球化学特征及勘查地球化学技术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十多年来,在东北森林沼泽区,虽然几经方法技术研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提出了不同的区域化探扫面方法技术。但是,由于已有的方法技术没有完全排除本景观区广泛分布的有机质干扰问题,使得已完成的区域化探扫...
  • 寒地稻草还田培肥地力技术研究

    寒地稻草还田培肥地力技术研究

    宋国强[1]2003年在《寒地稻草还田培肥地力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黑龙江高寒地区气候特点,研究稻草还田培肥地力技术,实现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采用盆栽、小区试验、定位试验与大面积示范相结合,本地试验与不同生态区基点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探讨直接还田的适宜量、方法、时期、化肥施用技术,研究快速堆制...
  • 钾硫营养对大豆产量及品质影响的研究

    钾硫营养对大豆产量及品质影响的研究

    王鹏[1]2003年在《钾硫营养对大豆产量及品质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探讨大豆施用钾硫营养的可行性及钾硫不同配比方式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本试验采用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两种试验方法,在施用氮、磷营养的基础上,盆栽试验设置单施钾(K)、单施硫(S)、钾硫配施(KS)及对照(CK)4个处理;田间试...
  • 湖北麦冬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

    湖北麦冬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

    佚名[1]2014年在《湖北麦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文中研究指明湖北麦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于2012年,由生物工程学院何家涛教授担任中心主任,赵劲松、邵振中、程光明、苏琛等同志为中心核心研究成员。一、湖北麦冬研究1.湖北麦冬规范化种植技术与GAP生产基地建设认证项目研究2012年中心与湖北隆中药业集...
  • 半干旱山区植被恢复中的土壤质量演变

    半干旱山区植被恢复中的土壤质量演变

    安韶山[1]2004年在《黄土丘陵区土壤肥力质量对植被恢复的响应及其演变》文中认为土壤肥力质量的恢复、保育是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及植被恢复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研究针对土壤学与生态学研究的前沿性科学问题和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的需求,对黄土丘陵区典型地区(宁南宽谷丘陵区)不同植被恢复措施、年限及其不同植...
  • 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区土壤特性与植被恢复技术

    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区土壤特性与植被恢复技术

    张映翠[1]2005年在《乡土草本植物对干热河谷退化土壤修复的生态效应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土壤退化是指在各种自然,特别是人为因素影响下所发生的导致土壤的农业生产能力或土地利用和环境调控潜力,即土壤质量及其可持续性下降,甚至完全丧失其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学特征的过程,包括过去的、现在的和将来的退化...
  • 羊草草地分解者亚系统能量流动研究

    羊草草地分解者亚系统能量流动研究

    王娓[1]2002年在《羊草草地分解者亚系统能量流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东北羊草草地典型羊草群落和碱茅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2000-2001两年的野外测定和室内分析,完成了羊草草地分解者亚系统能量流动的研究工作。应用收获法和重量损失法对枯枝落叶输入与分解的季节动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
  • 土壤溶质运移参数估计理论与应用研究

    土壤溶质运移参数估计理论与应用研究

    叶乐安[1]2002年在《土壤溶质运移参数估计理论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土地资源的日益减少和退化,使得人类必须提高土壤生产能力,改良和利用盐碱化土地,以增加粮食的供应。农业化肥和农药施用的日益增多,工业废水和其它废弃物质的不合理排放,给土壤和地下水带来了严重污染,直接威...
  • 基础农田信息获取、表达方法与应用研究

    基础农田信息获取、表达方法与应用研究

    孙景荣[1]2002年在《基础农田信息获取、表达方法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对基础农田信息的获取、表达方法和应用方面进行研究,其目的是在田间实现快速实时地定位获取基础农田信息,并以一种直观的方式来表达基础农田信息,为指导配备了DGPS接收机的农业机具变量作业提供决策依据。在本论文中,通过对国内...
  • 重庆市典型岩溶山地生态退化机理研究

    重庆市典型岩溶山地生态退化机理研究

    李阳兵[1]2002年在《重庆市典型岩溶山地生态退化机理研究》文中指出早在1983年已把岩溶地区视为和沙漠边缘一样的脆弱环境。已往的研究大部分忽视了土地利用方式对岩溶生境退化影响的过程探讨,且局限于大尺度的或单一因素的研究,缺乏从中小尺度和生态系统角度阐明岩溶生境的致损与恢复机理.探讨岩溶生态系统退...
  • 水稻土供硅能力评价方法及水稻硅素肥料效应的研究

    水稻土供硅能力评价方法及水稻硅素肥料效应的研究

    刘鸣达[1]2002年在《水稻土供硅能力评价方法及水稻硅素肥料效应的研究》文中指出硅对于水稻的生长发育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研究水稻上供硅能力及硅素肥料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辽宁部分地区15种水稻土为供试材料,采取田间试验、盆栽试验、室内培养及化验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地研究了评价水稻土供硅能力...
  • 可持续农地整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可持续农地整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叶艳妹[1]2002年在《可持续农地整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实施农地整理不仅可以增加耕地面积,而且可以改善农地生产环境,这已被国内外乡村土地整理的经验充分证明。例如德国、日本、澳大利亚,我国的台湾地区、江苏、浙江、上海、安徽、山东等地的实践都表明,通过农地整理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5~...
  • 应用~(15)N研究施氮时期对寒地水稻体内氮的分配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应用~(15)N研究施氮时期对寒地水稻体内氮的分配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姜佰文[1]2002年在《应用~(15)N研究施氮时期对寒地水稻体内氮的分配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文中提出本试验在北方特有的寒地气候条件下,利用本地区有代表性的两个水稻品种,研究施氮时期对水稻生物性状的影响,并利用~(15)N示踪技术测试了不同时期盆栽水稻吸氮量,分析了水稻吸氮量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揭...
  • 内蒙古典型草原几种优势植物生态适应对策研究

    内蒙古典型草原几种优势植物生态适应对策研究

    李金花[1]2002年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几种优势植物生态适应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揭示草原的退化机理,采用野外放牧强度控制实验和盆栽刈割实验相结合,从克隆形态、生殖、资源(生物量及营养成分)分配格局等方面研究了退化草原优势植物冷蒿(Artemisiafrigida)、星毛委陵菜(Potentil...
  • 西鄂尔多斯的生物多样性特征与适应性进化分析

    西鄂尔多斯的生物多样性特征与适应性进化分析

    张颖娟[1]2002年在《西鄂尔多斯的生物多样性特征与适应性进化分析》文中指出内蒙古西鄂尔多斯地区位于古地中海边缘,是我国温带荒漠草原向荒漠过渡的典型地区。特殊的自然生态背景,使西鄂尔多斯成为内蒙古乃至全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植物特有现象最明显的区域。该地区集中分布着一批古老残遗物种,这些物种大多为群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