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航[1]2011年在《外语课堂师生意义协商:互动与优化》文中研究表明“外语课堂的师生意义协商互动”是指师生“共同体”在外语课堂教学情境中预见、感知、或体验到理解困难时共同做出努力,对所使用的目的语(外语)进行交互调整,以保证课堂交互活动的顺利进行,最终达到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发展之目的。作为一种特殊的...
姚晓琳[1]2002年在《汉俄外来词对比研究——以现代汉语和现代俄语为主》文中指出本文以历史性、对比性的研究方法阐述了汉语和俄语吸收外来词的历史阶段和发展现状及趋势,力图以文化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等理论来解释和阐明有关问题。作者认为,汉俄外来词在发展趋势上都有字母外来词增多和外来词语素化的共同特点。从...
冯玉榜[1]2002年在《高中生英语语言技能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1年9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掌握语言技能是语言学习的主要目的。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听与读是吸收信息的技能,说与写...
胡杨[1]2002年在《中学英语素质教育目标及途径方法研究》文中认为“聋哑英语”、“应试英语”一直是困扰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的一大难题。开展中学英语素质教育的目标及途径方法研究,既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推进中学英语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本文依据新教材(SEFC)重新构建中学英语素质教育教学目标体系,并...
马华[1]2002年在《俄语简单句结构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80年语法》和Л.А.Новиков的《现代俄语》(1999)这两部着作的俄语简单句结构模式理论中所存在的问题入手,对俄语简单句结构模式的建构在理论上做了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在形式和内容辩证统一原理的基础上,阐明了建构俄语简...
卢加伟[1]2014年在《中国英语学习者二语会话中语用非流利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二语习得领域,学习者二语会话中出现的停顿、修正等各种非流利现象往往被看作是二语口语能力欠佳的表现。然而,就像在母语中会经常出现非流利现象一样,二语会话中的一些非流利现象并不一定是由语言能力问题导致的。相关研...
邓一恒[1]2002年在《国际条约句子层次英译中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旨在研究国际条约在句子层次上的英译中问题。作者试图借鉴普通翻译理论和语言学方法来分析条约的翻译。确切的说,作者结合了语用学的言语行为理论,交际翻译法和奈达的叁步翻译步骤来构建理论框架,进行条约翻译的研究。在法律翻译领域长期以来一直存...
陆向鹏[1]2010年在《词块教学法对高校非英语专业英语学习者接受性和产出性词汇影响的对比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逐渐认识到学习者的语言水平不仅仅表现为语法能力,词汇知识同样是衡量学习者语言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由此,国内外的研究者开始关注词汇知识的研究。研究发...
张京鱼[1]2002年在《操汉语的英语学习者对心理谓词的习得:语义突显层级模式》文中提出操汉语的英语学习者对心理谓词的习得:语义突显层级模式刘妲[2]2016年在《中国学习者英语心理动词习得研究》文中指出动词论元结构是句法-语义学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其中,心理动词的论元结构具有复杂性,即:心理状态动...
董亚茹[1]2016年在《新加坡小学华文教材与教育戏剧》文中研究指明新加坡小学华文教育自新加坡1965年独立至今,经历了近50年的变迁。这期间.新加坡政府发布5份意义重大的报告书。至2007年.新加坡教育部合计颁布6套《小学华文课程标准》,发行11套小学华文教材。2010年,新加坡政府推出《乐学善用...
何曲[1]2002年在《影响英语口语教学的诸因素论析》文中指出在我国,英语口语的教学在中初级阶段一直未受到重视。高级阶段的口语课程也仅为英语专业的学生设置。然而,社会的发展要求英语学习者不仅要有熟练的读写能力,更要具备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因此,怎样采用适当的方式提高英语学习者的口语能力,成为英...
何霜[1]2002年在《壮语、泰语亲属称谓之文化内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壮语和泰语同源,其亲属称谓具有不少相同或相似之处,由于壮、泰两族分离有一、两千年之久,在不同地理环境、民族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下,壮、泰语亲属称谓又有所不同。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此,透过壮、泰语亲属称谓之比较层面,我们窥见的是壮...
汪彤[1]2002年在《“说明结构”在简单句中的表达手段》文中研究表明题目:“说明结构”在简单句中的表达手段姓名:汪彤学号:970152096系别:俄罗斯语言文学系张凤珍[2]2013年在《现代俄语中的制约范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制约范畴在人类思维和语言表达中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涵盖面十分广泛,包...
万建魁[1]2002年在《高中英语课堂互动及其调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培养交际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英语教学过程是一个把自然语言转换成语言知识,再把语言知识转换成语言能力的过程。英语教学的出发点是知识,落脚点是能力,中间需经历漫长的技能训练过程,使学生内化语言知识,逐渐摆脱语言规则的束缚,最终...
周露洁[1]2015年在《关于美国俚语的社会语言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俚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变体,有着悠久的历史,虽然在俚语的发展过程经常伴随着否定和反对的声音,但是现实是,美国俚语得到了广泛的社会认可,在文学作品中有广泛的应用。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结合美国俚语的运用实际,对美国俚...
马睿颖[1]2012年在《建国以来英语专业主导教材发展走向及其启示》文中提出本文排比分析了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初我国九套大学英语专业(以下简称“英语专业”)主导教材,包括许国璋主编的《英语》、张汉熙主编的《高级英语》、胡文仲主编的《大学英语教程》、李观仪主编的《新编英语教程》、李筱菊主编的《交...
龙翔[1]2010年在《中国英语学习者言语交际中语用失误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语用失误由来已久,它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文化背景之下的言语交际活动中,但真正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提出来研究的历史并不长,自从英国学者JennyThomas1982年在她的硕士论文中首次提出语用失误这一概念以来至今也只有28年的时间...
秦振华[1]2016年在《教师修正性反馈对英语学习者作文词汇习得发展的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师反馈作为写作过程教学法的重要手段,其对中介语发展的影响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迄今为止,国内外大多数学者将教师反馈研究的焦点放在循环验证教师反馈对促进目标语形式准确的有效性上,教师反馈是否有助于学习者...
左艳[1]2002年在《英语整体语言教学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21世纪,科学技术将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对英语教学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论文正是基于这种观点适应英语教学改革的需要,结合我国目前英语教学情况,采用了文献法、比较法、理论分析法等对英语整体语言教学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并运用...
安美华[1]2008年在《英汉数字习语对比》文中研究表明数字习语,是指由基数词,序数词及其它具有数字意义的词构成的习语。本文对英汉数字习语的分类、数字文化、短语结构、相应内涵意义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对比。英语中的数字习语包括数字惯用语,数字谚语,数字俚语等;汉语中的数字习语包括数字成语,数字俗语,数字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