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颅颈连接畸形不稳定因素临床研究

    颅颈连接畸形不稳定因素临床研究

    庞长河[1]2004年在《颅颈连接畸形不稳定因素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和目的颅颈连接畸形在起源上可分为先天发育的和后天获得的两大类。先天性颅颈连接畸形是指环绕在枕骨大孔周围的枕骨、寰椎、枢椎及相应韧带等软组织先天性发育异常。颅颈交界区骨性连接由枕骨大孔、寰椎和枢椎组成,在胚胎发生和发育过...
  • HGF在肝细胞移植治疗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中的表达

    HGF在肝细胞移植治疗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中的表达

    李晓斌[1]2006年在《骨髓干细胞诱导分化的肝细胞移植对大鼠肝切除术后肝衰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和目的:原位肝移植(orthotopiclivertransplantation,OLT)是目前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终末期肝病和代谢性肝病最有效的方法,但由于供肝缺乏等原因在临床广泛开...
  • 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评价

    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评价

    吕强[1]2014年在《后路单节段与短节段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后路单节段与短节段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为选择手术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的分析了30例进行后路单节段与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病例资料,每组15例,分别测量手术前后X线片...
  • 缺血预处理与缺氧后处理对离体心脏保存的心肌保护作用

    缺血预处理与缺氧后处理对离体心脏保存的心肌保护作用

    王学宁[1]2004年在《缺血预处理与缺氧后处理对离体心脏保存的心肌保护作用》文中提出目的:观察缺血预处理与复跳后心脏进行缺氧处理对离体保存心脏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将27只大鼠的离体鼠心脏用langendorff装置灌注稳定20分钟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9只,给予不同的处理。对照组连续灌注K-H液...
  • 口服L-精氨酸对兔桡骨缺损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口服L-精氨酸对兔桡骨缺损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蔚晋斌[1]2004年在《口服L-精氨酸对兔桡骨缺损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兔桡骨中段10mm连同骨膜的骨缺损,冷冻干燥异体松质骨移植后,补充L-精氨酸(L-Arg)对骨缺损愈合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制备冷冻干燥异体松质骨,于40只新西兰白兔两侧桡骨中段造成10mm的...
  • 神经纤维瘤与神经纤维瘤病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进展

    神经纤维瘤与神经纤维瘤病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进展

    陈旻静[1]2004年在《神经纤维瘤与神经纤维瘤病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进展》文中提出神经纤维瘤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良性肿瘤,而神经纤维瘤病又是一种涉及多个系统复杂的疾病,两者在临床有很多重迭面,但两者的病因、病理、治疗及预后又有不同,认知两者,尤其是后者,提高对两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水平,对临床医生及患...
  • 兔骨髓基质细胞源性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及移植修复脊髓损伤实验研究

    兔骨髓基质细胞源性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及移植修复脊髓损伤实验研究

    代广辉[1]2004年在《兔骨髓基质细胞源性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及移植修复脊髓损伤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伤病,其致残率与致死率非常高。对于脊髓损伤的传统治疗方法有脊柱骨折脱位的复位固定、解除脊髓压迫、对症及康复治疗。近年来,随着神经病理生理及神经发育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神经组织细胞移...
  • 肿瘤特异性增殖腺病毒CNHK 500治疗乳腺癌的实验研究

    肿瘤特异性增殖腺病毒CNHK 500治疗乳腺癌的实验研究

    李月敏,宋叁泰,江泽飞,徐建明,张琪[1]2005年在《选择性增殖腺病毒CNHK500治疗乳腺癌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选择性增殖腺病毒CNHK500对乳腺癌的特异性杀伤作用。方法:行病毒增殖实验和细胞生长抑制实验,验证CNHK500选择性复制和杀伤能力;Westernblot检测...
  • 大、巨型垂体腺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大、巨型垂体腺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李荔荣[1]2004年在《大、巨型垂体腺瘤的显微外科治疗》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大、巨型垂体腺瘤的显微手术治疗的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大型垂体腺瘤234例,巨型垂体腺瘤118例,298例经额下硬膜内入路显微镜下垂体腺瘤切除,54例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手术显微镜下垂体腺瘤切除。术后197例行放射治疗。结果大型垂...
  • uPA、P-选择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浸润、转移关系的研究

    uPA、P-选择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浸润、转移关系的研究

    李刚,左毅刚[1]2019年在《浸润性膀胱癌新辅助化疗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浸润性膀胱癌较易出现微转移灶,单纯手术治疗效果不佳、复发率较高。新辅助化疗可以彻底清除近处微转移灶及远处大面积转移,提高患者生存期。新辅助化疗疗效确切,目前大量专家学者正在进行大量研究探索,希望获得更为标准的新辅助化疗方案...
  • 肘管综合征:尺神经前置方式及其疗效比较

    肘管综合征:尺神经前置方式及其疗效比较

    黄隆[1]2004年在《肘管综合征:尺神经前置方式及其疗效比较》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比较两种尺神经前置方式治疗肘管综合征的疗效,寻找最佳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1年至2003年收治的肘管综合征病例45例,分别采用尺神经皮下前置和肌下前置两种不同手术方式,获得随访31例。其中行皮下前置23例,肌...
  • 后颅窝远外侧手术入路的显微外科解剖研究

    后颅窝远外侧手术入路的显微外科解剖研究

    刘亮[1]2004年在《后颅窝远外侧手术入路的显微外科解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后颅窝远外侧手术入路的显微外科解剖[方法]:在30个(60侧)干颅骨上对枕大孔区的重要骨性结构(枕骨大孔、枕髁、舌下神经管等)的形状、大小及毗邻结构进行测量。在10个(20侧)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连...
  • 早期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的多因素分析

    早期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的多因素分析

    周小宁,张灿珍[1]2005年在《早期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的多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ALNM)的相关因素,并对阴性腋淋巴结行角蛋白19(CK19)检测以发现微转移癌。方法收集乳腺癌病例138例,建立数据库,用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并对有意义的指标进行相...
  • 胆囊切除手术病人住院费用结构和相关因素分析

    胆囊切除手术病人住院费用结构和相关因素分析

    陈燕凌[1]2006年在《综合医院单病种住院费用影响因素分析与控制研究》文中认为医疗费用的过度增长,己成为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加强卫生经济管理,降低医疗费用,切实解决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也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医药卫生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积极实施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开展单病种住院费用管理,对有效控...
  • 急性创伤后早期热休克蛋白72表达临床意义的研究

    急性创伤后早期热休克蛋白72表达临床意义的研究

    罗东林[1]2006年在《GR及NF-κB在严重创伤休克大鼠肝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与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关系十分密切,肝脏在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创伤性休克后,肝细胞的损害和功能改变,必然导致机体对应激调节功能的改变。因此,研究创伤休克后肝功能不全的...
  • 氨甲环酸与抑肽酶在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中血液保护功能的对比研究

    氨甲环酸与抑肽酶在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中血液保护功能的对比研究

    徐红党[1]2016年在《氨甲环酸和富血小板血浆对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的血液保护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氨甲环酸对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的血液保护作用目的探讨氨甲环酸(Tranexamicacid,TXA)对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的血液保护作用,并评价其安全性。资料和方法本研究为...
  • 乳腺癌多药耐药基因检测与临床应用

    乳腺癌多药耐药基因检测与临床应用

    曲辰[1]2014年在《长非编码RNAH19在乳腺癌化疗耐药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与目的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迄今为止,手术、放疗、化疗仍然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其中化疗以其在手术前控制和缩小病灶,手术后防止复发转移等特殊作用而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但是几乎不...
  • 人工腰椎间盘置换对椎间孔形态学改变的生物力学研究及临床应用

    人工腰椎间盘置换对椎间孔形态学改变的生物力学研究及临床应用

    林涨源[1]2003年在《人工腰椎间盘置换对椎间孔形态学改变的生物力学研究及临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椎间盘摘除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虽然大多数患者术后症状得以缓解和康复,但仍有5~20%病例术后症状持续存在,甚至加重。为了解椎间盘切除对腰椎的影响,国内外有学者采用影像学...
  • 红细胞在创伤性脑内出血后脑水肿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红细胞在创伤性脑内出血后脑水肿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史保中,赵勇刚,骆东辉,刘劲芳,徐立新[1]2011年在《红细胞在创伤性脑内出血后脑水肿中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红细胞对创伤性脑内出血(TICH)后脑水肿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自由落体打击法造成大鼠脑外伤,借助鼠脑立体定向仪向伤区脑皮质内注射全血(WB);溶解红细胞(LRBC)或压...
  • 自体骨骼肌成肌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慢性心衰的研究

    自体骨骼肌成肌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慢性心衰的研究

    李倩[1]2003年在《自体骨骼肌成肌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慢性心衰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在美国和欧洲等西方社会,缺血性心脏病及其所导致的慢性心衰都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的疾病。在中国,近年来由于医疗条件的改善和医疗护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使人口老龄化逐年加剧,心肌梗死后患者的存活率显着增加,所以心衰的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