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辞赋的“艳”化趋向]()
王秀鹏[1]2004年在《魏晋南北朝辞赋的“艳”化趋向》文中提出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女性及与其情感生活相关的各种题材的赋作数量,和先秦、两汉时代相比,有较大幅度地增多。本文从文学史的角度,拟以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女性及与其情感生活相关的各种题材为内容的辞赋创作为基本研究对象,着眼点在于对魏晋南北朝时期“艳”...
![论翻译中意义的流失]()
唐灵芝[1]2007年在《论等效翻译中文化信息的流失》文中研究说明自奈达的等效翻译理论提出以来,国内外翻译界对其的评价各异。本文对"等效论"的历史发展进行简单的疏理,从跨文化交际和接受美学的角度探讨了"等效论"在实践操作中的语用可能性,指出等效翻译会导致大量的...
![佛经翻译及其对中国学术思想的影响]()
姜永全[1]2003年在《佛经翻译及其对中国学术思想的影响》文中指出本课题主要是研究佛经的翻译及其对中国传统学术思想的影响。课题的来源于日常学习中的灵感和美国翻译家及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的启发。尤金、奈达以研究《圣经》的翻译而闻名于世,并且促进了他的翻译理论的研究。而笔者认为,同是世界叁大宗教之一的...
![《文心雕龙》之深层思维研究]()
郑礼炬[1]2003年在《《文心雕龙》之深层思维研究》文中指出现在,对《文心雕龙》的研究已经成为显学,研究者们提出了不少课题,阐发《文心雕龙》的微言大义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但是在思维方面的着手,还没有见到有影响力的着作。对于一部系统性很强的着作,如其作者所言的(见《序志》篇),其目的是为了解决批评...
![序体研究]()
孙亚萍[1]2017年在《《文选》与《文心雕龙》序体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序体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已成熟,并出现了较多的优秀作品。但目前关于序体的文学创作以及理论辨析,很少有专门论述。《文心雕龙》与《文选》作为六朝时期的成就最高的文学理论着作和文学选集,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可以相互对比参照。通过对前...
![《抱朴子外篇》与葛洪思想研究]()
范江涛[1]2010年在《驳杂与务实:《抱朴子外篇》政治思想新研》文中认为葛洪,魏晋着名士人,道教外丹学派集大成者,其所着《抱朴子内篇》和《抱朴子外篇》,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学界对于《抱朴子内篇》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且大多已成定论,因此本文主要讨论《抱朴子外篇》中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和文化...
![现实主义再阐释——从创作方法到创作原则]()
王梅[1]2002年在《现实主义再阐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五四”时期,西方现实主义概念被引入中国,并成为现代中国文论体系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由此,关于它的形形色色的阐释,也形成中国文论界一种独特的现象。自“太阳社”等把“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理念从苏联介绍到我国之后,“创作方法”已经习惯性地被视为...
![张华文学论]()
李斯斌[1]2011年在《玄言诗批评史研究》文中提出玄言诗盛行于两晋时期,是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诗歌现象。这一诗歌风格在当下的研究中成为热点。自90年代以后,对于玄言诗的评价逐渐摆脱了早期简单否定的看法,而以一种客观的态度重新审视其特点,挖掘其形成与对后来诗歌的影响。目前,玄言诗研究取得的成果相当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