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雍[1]2005年在《越南学生汉语补语习得偏误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对越汉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越南学生在补语学习上存在很多偏误。有的有规律,有的没有规律,因而引发了研究的兴趣。经过文献检索,发现对汉语学习偏误的分析主要集中在欧美学生,亚洲也主要集中在日、韩等国学生,而对于越南学生汉语学习...
曾常年[1]2003年在《现代汉语因果句群研究》文中指出因果关系,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一类现象,也是一对基本的哲学范畴。所以,因果类句群在句群的结构关系类型中的地位相当特殊,作用尤为重要。因果句群又是因果类句群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类句群。因此,本文专题分析现代汉语的因果句群。本文研究的“因果句群”是狭义的...
朱德琳[1]2003年在《程度副词“更”句法灵活性之考察》文中研究指明人们对一部分副词具有位置灵活的印象,但是,对副词的句法位置在什么情况下具有灵活性,灵活到什么程度,受到那些因素的制约,还没有人进行过深入的研究。鉴于以往研究的不足,本文以程度副词“更”为例,考察“更”在带“得”的动补结构、“使”字...
祁峰[1]2003年在《定中式[A单+N]中“形名组合”的选择性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是在结合现代汉语语料库的基础上,从句法、语义和语用等角度对单音节形容词和名词的组合中的选择性关系进行描写和解释,旨在为第二语言教学(尤其是对外汉语教学)提供语言学理论的应用性研究成果。全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
高侠[1]2003年在《现代汉语词语更替现象研究》文中认为本文讨论的是现代汉语词语更替现象。文中分析了词语更替的词例、类型,在此基础上,集中讨论由词语更替现象折射出来的词语运用中的显隐问题,探讨了它们的显隐轨迹、制约因素,并进而分析了现代汉语交际中的词语更替现象给我们的词汇规范问题所带来的启示。本文...
崔凤飞[1]2010年在《关汉卿杂剧连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关汉卿杂剧是近代汉语中重要的文学作品。刘大杰在他的《中国文学史》中说:“文体中使用新语言,是元杂剧文学的一大特色,但这种新语言用的最广泛、最成熟、最恰当的,无人比得上关汉卿。”可见,关汉卿杂剧语言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集中体现了元代以及...
姜蕾[1]2003年在《《儒林外史》所体现的江淮方言语法和词汇现象》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旨在研究《儒林外史》的语言特点,主要从语法入手,同时兼顾词汇,从反复问句、“动+了+趋”式结构、后缀“子”的结构、动词“得”和助词“得”的用法、表示概数的“把”和作为动词的“把”的用法、一部分量词的用法等六个方面,选...
陈莉[1]2002年在《社会语言学角度基于媒体英语的禁忌词语的量化分析》文中提出禁忌词语是英语尤其是口语交流中一项重要的构成部分,有关的专着也较少,充分了解其用法对学生来说是相当必要的,对教师和研究人员也有一定的帮助。而媒体英语中使用了大量的禁忌词语。本文中新建了四个媒体英语库:当代电影剧本英语(C...
郭婷婷[1]2002年在《“除”字句的排除类型及语义识别》文中指出本文讨论的“除”字句,即通常所说的“除”字短语充当状语的句子,这种句子一般可分为“除”字短语A和非“除”字短语B两段。它作为一种特殊句式,历来为语言研究者所关注。在前人的基础上,本文对“除”字句排除项的性质、基本类型进行了全面考察和描...
苏秋菊[1]2014年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情态副词研究》文中认为情态副词是现代汉语副词中比较特殊的一类词,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情态副词的重视不够,研究尚未充分。此外,语法学界在情态副词的一些问题上各执一词,对情态副词进行系统研究的论文不够多。因此本文以情态副词作为研究对象,选取《现代汉语词...
岳立静[1]2006年在《《醒世姻缘传》助词研究》文中认为《醒世姻缘传》是明末清初带有山东中西部方言语法特色的文献材料,对其助词系统进行详细描写和深入分析、比较研究,具有汉语语法史研究意义和汉语方言语法研究价值。就语法研究来说,汉语史与方言的结合研究是当前的一个趋势。然而,虽然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剑这...
王志芳[1]2002年在《名词化现象与英语书面语体正式程度关系之功能解析》文中提出韩礼德的语法隐喻理论不仅为隐喻理论研究开辟了新的视野,同时也为语言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许多西方语言学家都对该理论给予了极大重视,并把它运用到诸多领域。然而,在中国,对语法隐喻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而对语法隐喻...
姚晓琳[1]2002年在《汉俄外来词对比研究——以现代汉语和现代俄语为主》文中指出本文以历史性、对比性的研究方法阐述了汉语和俄语吸收外来词的历史阶段和发展现状及趋势,力图以文化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等理论来解释和阐明有关问题。作者认为,汉俄外来词在发展趋势上都有字母外来词增多和外来词语素化的共同特点。从...
黄献[1]2009年在《广西师范学院现代汉语课程文字部分教学改革刍议》文中认为广西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代汉语课程中现代汉字部分教学时间少,内容缺乏系统性,难以适应信息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将这部分内容从现代汉语课程中分离出来,开设现代汉字学课程选修课,在高师汉语言文字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中,突...
李剑锋[1]2002年在《汉语表述过程中的添加现象考察》文中提出本文以邢福义先生的小叁角思路为指导,对现代汉语表述过程中的添加现象从句法、语义、语用等多个角度进行描写和解释,力图说明这种现象的语法构成、内部语义关系、语用特征及功能与成因。本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引言部分主要界定添加现象,概括其基本特征...
施红梅[1]2014年在《类型学视野下的英汉名词短语关系化对比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以类型学为视角,采用文献收集、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语料1分析与语法判断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语言类型学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理论解释与对比语言学的理论框架有机结合在一起,以英汉小说为语料(提取了两部英语小说中的738个关系从...
申少帅[1]2016年在《基于自主/依存联结分析模型的现代汉语“有”字量度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认知语法(Langacker1987,1991,2008)视角出发,基于自主/依存联结分析模型(牛保义2008b,2011a),通过假设演绎的方法,对现代汉语中的“有”字量度结构(下文称yMC)进行...
滕蕾[1]2013年在《描摹性副词的自主与非自主》文中研究说明论文以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研究》中的描摹性副词(在句法上可以充当动词的准定语,句中位序比较固定,一般只能紧贴中心语,主要是用来对相关行为、状态进行描述、刻画的)为研究对象。将“自主”“非自主”这一对概念应用于描摹性副词的研究,力求为自主描...
娄雅楠[1]2017年在《叁个平面视域下否定副词“不”和“没(有)”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不”和“没(有)”是现代汉语中人们用以表达否定的最常用的两个媒介,它们常常能互相替代,但又各有分工。本文以叁个平面理论为指导,基于中小学语文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选文中的相关语料,试从句法、语义...
李月炯[1]2007年在《现代汉语量词研究与对外汉语量词教学》文中认为量词的大量存在是汉藏语系的特点之一。相比于其它语言的量词,汉语里的量词主要特点是:(1)队伍庞大;(2)应用普遍:绝大多数的数词名词组合都要通过量词的标示计量;(3)语法功能和语义特征比较复杂:量词本身也是一个丰富而复杂的词类,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