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先兆周刊看“神石文化”和“社会小米文化”对先秦文学的影响_文化论文

    从先兆周刊看“神石文化”和“社会小米文化”对先秦文学的影响_文化论文

    由谶纬说“神守文化”、“社稷守文化”对先秦文学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谶纬论文,文化论文,社稷论文,先秦论文,文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
  • 司马“道家”与“老”的概念_道家论文

    司马“道家”与“老”的概念_道家论文

    論司馬談之“道家”概念與司馬遷之“黃老”概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概念论文,道家论文,論司馬談论文,與司馬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 中国古代道教辞典散文文学史的意义_散文论文

    中国古代道教辞典散文文学史的意义_散文论文

    中国古代道教语录体散文的文学史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道教论文,文学史论文,中国古代论文,语录论文,散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中...
  • 论先秦“诗经”与“心”范畴_诗经论文

    论先秦“诗经”与“心”范畴_诗经论文

    论《诗经》与先秦“心性”范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先秦论文,心性论文,诗经论文,范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中图分类号:I207.2...
  • “清华简#183;周公智秦舞”与“孔子删减诗”_孔子论文

    “清华简#183;周公智秦舞”与“孔子删减诗”_孔子论文

    也谈《清华简#183;周公之琴舞》与“孔子删诗”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孔子论文,清华论文,周公论文,也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 论董仲舒理学与黄老思想的关系_董仲舒论文

    论董仲舒理学与黄老思想的关系_董仲舒论文

    論董仲舒新儒學與黄老學的思想聯繫,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董仲舒论文,思想论文,新儒學與黄老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儒學自孔子開創起,...
  • “原道”中章太炎道家思想探析_章太炎论文

    “原道”中章太炎道家思想探析_章太炎论文

    章太炎《原道》篇之道家思想解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章太炎论文,道家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1910年章太炎之《國故論衡》...
  • 试论魏晋南北朝正统法律思想的发展演变

    试论魏晋南北朝正统法律思想的发展演变

    唐小龙[1]2004年在《试论魏晋南北朝正统法律思想的发展演变》文中研究表明魏晋南北朝上承秦汉,下启隋唐,是一个长达近四百年的分裂动荡时代,也是一个承前启后的过渡时代,它全方面地为隋唐时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从历史学和法学结合的角度,以魏晋南北朝正统法律思想为切入点,重点讨...
  • 《史记》《战国策》对战国历史记载之比较

    《史记》《战国策》对战国历史记载之比较

    马洪良[1]2004年在《《史记》《战国策》对战国历史记载之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从文献学的角度对《史记》、《战国策》共同记载的战国时期的历史进行比较研究。通过综合运用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充分利用所掌握的文献资料,分别考辨了《史记》与《战国策》叙事不同、详略不同(其中又细分为《史记》详于《...
  • 先秦儒家民本思想刍议

    先秦儒家民本思想刍议

    张东杰[1]2004年在《先秦儒家民本思想刍议》文中研究指明以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民本思想不仅是儒家文化的精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进步性的思想主题。它是以民为国家政治本体的一种思想体系。民贵君轻,民心向背是儒家民本思想的主旨。从总体上说,民本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产物,对我国封建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 政治主体性的衰落与觉醒

    政治主体性的衰落与觉醒

    曹丽新[1]2004年在《政治主体性的衰落与觉醒》文中研究说明人是政治主体。人的主体性在政治活动中展开和具体化,构成人的政治主体性,即人必须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参与政治,运用民主权利实现对正义和自由的追求。而在现实中,人的政治主体性却不断衰落,人的主体性在政治领域里的空场与在经济领域的爆满形成...
  • 论先秦两汉的颂、赞、箴、铭

    论先秦两汉的颂、赞、箴、铭

    张立兵[1]2004年在《论先秦两汉的颂、赞、箴、铭》文中认为颂、赞、箴、铭四种韵文发源很早,在古代尤其汉代以前的文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但学界对先秦两汉时代文体研究很薄弱,对这几种文体重视不够。本文在对先秦两汉颂赞箴铭四体作品搜集、整理的基础上,对前人关于此四种文体的研究加以整理、甄别,加以探索,重...
  • 《六韬》研究

    《六韬》研究

    徐勇[1]2013年在《当前《六韬》研究中几个问题释疑》文中指出根据《庄子》中的线索、班固《六弢》成书于周显王时的记载、各兵种配合作战及地位、《六韬》的齐文化特色等判定,《六韬》成书于战国中后期,述作者是威、宣时代的稷下大夫们;今本《六韬》是原《六弢》和《太公》各篇残卷的合编本;目前《六韬》佚文辑本...
  • 《黄帝内经》与《淮南子》比较研究

    《黄帝内经》与《淮南子》比较研究

    林琳[1]2003年在《《黄帝内经》与《淮南子》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本课题是《黄帝内经》与《淮南子》比较研究。将《黄帝内经》和《淮南子》置于中国古代文化背景下,全面考察二者的理论体系,并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比较,从而指出这两部巨着之间的亲缘关系。为研究《黄帝内经》成书时代及背景,进行有益...
  • 中国传统家庭伦理及其现代价值研究

    中国传统家庭伦理及其现代价值研究

    裴夕[1]2009年在《传统儒家家庭伦理及其对我国现代家庭伦理建设的启示》文中研究说明家庭伦理是一个古老而又常谈常新的话题,近年来,中国人的家庭生活出现了一些新的走向和趋势,这些新情况对传统的家庭伦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传统儒家家庭伦理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如何面对这些冲击,进而处理好夫妻关系、代际关系、...
  • 《庄子》寓言刍论

    《庄子》寓言刍论

    杨子江[1]2003年在《《庄子》寓言刍论》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文学史上,先秦是寓言创作最为旺盛的时期。其中,尤以《庄子》的寓言更为丰富,且极具文采。“寓言十九”,足见运用寓言的比例之高,堪称诸子之冠。寓言的发展至汉以后由于种种原因而式微,唯其如此,先秦诸子尤其是庄子的寓言,弥足珍贵。研究先秦寓言,可...
  • 老子哲学和孔子哲学比较研究

    老子哲学和孔子哲学比较研究

    崔云胜[1]2003年在《老子哲学和孔子哲学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内在确定《道德经》为老子所作、《易传》为孔子所作的基础上,以《道德经》和《易传》为主比较研究老子哲学和孔子哲学,发现传统典籍记载的孔子不仅向老子学礼,而且学习宇宙本原论、万物生成论的说法是正确的。老子哲学对孔子哲学有着深刻...
  • 西汉儒士的群体认同与价值取向

    西汉儒士的群体认同与价值取向

    汪荣[1]2003年在《西汉儒士的群体认同与价值取向》文中认为先秦至秦汉是中国政治的重要转型时期。然而,秦政昙花一现,是继之而起的西汉王朝承秦之制,又反秦之弊,真正为大一统专制政治奠基并使其颇为完善。其间,西汉儒士们承先秦遗风,纷纷投身于西汉政治活动之中,企图以深厚的学理在西汉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实...
  • 儒家德治思想及其现实意义评析

    儒家德治思想及其现实意义评析

    王媚[1]2003年在《儒家德治思想及其现实意义评析》文中研究指明“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以...
  • “原始—神话思维”初探

    “原始—神话思维”初探

    于丹丹[1]2003年在《“原始—神话思维”初探》文中指出人类迈进二十一世纪之后,面对理性和秩序难以言说的现实,西方知识分子开始向原始思维复归。而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之中,对于史前文明的研究可谓浩瀚如星海。由于考古学上不断有令人惊喜的新发现,随着大量史前文物的出土,研究者的研究视点不断的更新。因此,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