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发展规模经济与培育竞争优势研究]()
祝美群[1]2002年在《乡镇企业发展规模经济与培育竞争优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在发展农村经济、壮大工业经济、扩大出口创汇、增强综合国力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外部约束条件的增强,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市场供求格局...
![我国现阶段发展农业产业化投资基金若干问题的研究]()
蒋春艳[1]2002年在《我国现阶段发展农业产业化投资基金若干问题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农业产业化经营在我国发展比较迅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在产业化的支柱——龙头企业的建设中经常会遇到资金困难,导致龙头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低,经营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弱等,严重阻碍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持续健康发展...
![牡丹江市持续高效示范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及实例分析]()
王旭梅[1]2002年在《牡丹江市持续高效示范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及实例分析》文中认为本文以牡丹江市持续高效农业示范区为样本,通过示范区结构调整的实地调查和研究基础上,对该示范区农业可持续性作出评价,并以其中二个示范点——渤海、大湾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本文主要采用Delphi法与AHP法相结合的综合评...
![国有外贸企业的利益分配机制与人才竞争力]()
郑红[1]2002年在《国有外贸企业的利益分配机制与人才竞争力》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外贸经营权的逐步放开,国有外贸企业的垄断优势尽失,而其自身固有的和随之产生的问题也就暴露无遗。其中,国有外贸企业的人才流失问题尤其突出。外贸企业的性质决定了,人才是其拥有的最宝贵的资源。大量人才的流失,对国有外贸企业的生...
![吉林省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分析与优化对策研究]()
甄理[1]2000年在《吉林省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分析与优化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镇企业在吉林省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中都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在对吉林省乡镇企业调查研究基础上,应用产业经济理论和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相关理论,采用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历史分析与横向分...
![湖南省乡镇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分析与发展战略研究]()
陈文浩[1]2001年在《湖南省乡镇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分析与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湖南省乡镇企业经营管理和发展战略为研究对象,从乡镇企业的发展入手,介绍了乡镇企业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湖南省乡镇企业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乡镇企业的经营管理与发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根据湖南乡镇企业的现状,运用多元...
![小城镇与乡镇企业互动关系研究]()
罗倩文[1]2001年在《小城镇与乡镇企业互动关系研究》文中指出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小城镇的繁荣是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非常引人注目的两大经济现象,也是推动中国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的两大主要力量。但随着改革的深入,乡镇企业与小城镇二者发展脱节的现象十分突出:农村人口城镇化远远滞后于农村...
![湖南西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吴定玉[1]2001年在《湖南西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湖南西部地区是指位于湖南省西部边陲的包括张家界、湘西自治州和怀化的叁个地区。该区域自然资源丰富,而且还拥有奇特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民俗风情等旅游资源。另外,该区域也是多重过渡地带的“结合部”,素有“西部门户”和“黔楚咽喉”之说。20...
![人口高密度地区农业现代化中的农业结构变化]()
熊先根[1]1994年在《人口高密度地区农业现代化中的农业结构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首先从理论上构筑农业结构变化的研究框架,继而以英国、荷兰、日本、韩国等四个人口高密度国家和江苏省为例,实证研究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农业结构变化状况,最后,本着“洋为中用”的原则,参考英荷日韩四国经验与教训,阐述...
![县域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研究]()
雷家金[1]2000年在《县域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沙洋县为个案,对县域非公有制经济的涵义、特点、地位、作用、县域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动因、县域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和县域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前瞻等四个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讨和研究。文章重点阐述了县域非公有制经济的涵义、特点、地位、作用...
![农村小城镇发展问题研究]()
廖永伦[1]2016年在《基于农村就地城镇化视角的小城镇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城镇化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各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本文以新型城镇化为背景,以农村就地城镇化路径的视角为切入点,着重对农村就地城镇化的载体──小城镇──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首先,详细分析阐述了中国城镇化面临的国...
![滇东南99个特困乡的类型研究]()
郭利平[1]2000年在《滇东南99个特困乡的类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1984年,国家统计局公布中国的贫困标准线以来,贫困日益引起各方的关注。中国面积广大,人口众多,自然条件差异很大,贫困一直困扰着中国的经济发展。贫困有多种理解和解释。在西方,贫困研究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开始了。由于国情不同,西...
![中国第三经济增长轴发展态势研究]()
朱峰[1]2000年在《中国第三经济增长轴发展态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区域经济发展空间的差异主要是在受到经济规律作用的同时,亦受到自然环境条件、历史累积、社会制度和人口素质等因素对它的制约。由于任何区域之间在不同的程度上都存在着上述差别,故而区域经济增长的实现并不能在所有地方同时发生,而是在一些条件比...
![贵州省县域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许义娇[1]2013年在《贵州省县域经济低碳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县一直是我国行政区划的基本单位,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小康社会的新切入点。而发展县域经济过程中,往往消耗大量资源能源,产生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环境问题,得不偿失,不利于县域经济长期稳定增长。要提高...